華文網

精神類疾病治療24案例精析,治療腦系病的經典中醫論治

(十一)強迫症

【病史】張某,女,25歲,家住金星村。2005年7月18日來診。

前年因與愛人打架而頭痛、失眠,不愛出門,疑心別人說自己,記憶力下降,不願住丈夫家;因4月份刮宮太痛而不願過性☆禁☆生☆禁☆活,

造成心情壓抑,胸悶心慌,食欲少,耳鳴,頭暈,眼乾澀,失眠,易醒,老做惡夢,煩躁不安,有記憶性強迫症:腦海老閃現打架時情景,還有反復性洗手、洗下身的潔癖;月經6天才能過去,以前有血塊,顏色偏黑,生孩子後月經推後,大便幹秘,舌紅苔白,脈弦細。

【診斷】不寐(失眠、強迫症)。

【證機】肝鬱脾虛,血虛至瘀。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補血安神。

【方劑】功能散合逍遙散化裁,酸棗仁東加味。

處方1;當歸、生地黃各2份,桃仁3份,紅花、赤芍各2份,枳殼、柴胡各1份,桂枝1份,郁金各2份,甘草半份,桔梗、川芎各1份,牛膝2份,黨參、白術、茯苓各2份。

上藥共為細末,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沖服7克。

處方2:酸棗仁3份,知母2份,茯苓2份,合歡皮2份,夜交藤3份,木香3份,琥珀3份,甘草2份,蟬蛻2份。

上藥共為細末,

每晚睡前沖服7克。

囑:心態放平穩,多想身邊的快樂事;多找親戚朋友聊天,多運動鍛煉身體。

半個月後,除睡眠不實,還有些反復性動作,其他症狀已無,續服半個月痊癒。

(十二)妄想症(偏執狂)

【病史】趙某,女,37歲,家住蔡家坡鎮。2004年7月24日來診。

其父代訴,1986年起就多夢、惡夢、失眠、頭痛,

有時候夜晚還有“魘狐子”,胸悶,心急心慌,妄言(說鄧小平與她認識;說母親在某年死等),便秘,偶見下腹痛,月經量時多時少,不幹活,呆愣,不講衛生,飲食少,肚子易脹,並有偏執行為,原來臉色通紅,現在面色菜黑,服氯氮平4片,多塞平2片,舒必利3片,一天2次,才能睡好。舌邊紅苔黃厚。

【診斷】狂症(妄想症)。

【證機】血迷心竅,痰熱蒙神。

【治法】活血涼血除瘀,瀉痰清腦。

【方劑】功能散化裁、黃連溫膽湯合金定神化裁。

處方1:當歸、生地黃各2份,桃仁3份,赤芍、丹參行份,香附1份,郁金、牡丹皮、梔子各2份,水牛角、炒酸棗仁各2份。

上藥共為細末,每日2次(早、晚),每次沖服6克。

處方2:黃連1份,陳皮2份,半夏3份,茯苓3份,枳實3份,竹茹3份,甘草1份,郁金2份,石菖蒲2份,

遠志2份,膽南星2份,水牛角2份,厚樸2份。

上藥共為細末,下午沖服7克。

囑:忌生冷、辛辣、油膩葷腥、海鮮及積食。半個月見效後,開始酌減西藥。

1個月後,胸悶、心煩心急、肚脹、便秘、惡夢、頭痛呆愣、妄言基本消失,多夢、心慌仍有些,減一次處方1的藥,晚上服酸棗仁東加味:炒酸棗仁3份,夜交藤3份,合歡皮2份,赤茯苓2份,琥珀3份,知母2份,五味子1份,甘草2份。

上藥為末,每晚沖服8克。

囑:將西藥兩次減完(氯氮平和舒必利都已減至2片)。

又服1個月,去處方1、處方2的藥,將酸棗仁湯化裁的藥加龍齒2份,遠志2份,石菖蒲2份,上午加服1次。另服丹梔逍遙丸2次,每次1袋(6克),與藥面錯開2小時服用,連服半個月。1個月後所有症狀全部消除。

(十三)焦慮症

【病史】劉某,男,57歲。2011年2月21日來診。

整天整夜不睡覺,身體虛乏,坐立不安,心煩心急心慌,恐懼害怕,悲觀厭世,失眠已有2年多,曾患過腦中風(腦部有少量出血),幾天才大便一次而且困難,手掌1裂。原來經常上網至半夜造成的。面暗斑多,唇略絳紅有黑點,指甲色暗,脈弦滑略緊。

【診斷】不寐(焦慮症、失眠)。

【證機】痰熱擾心。

【治法】祛痰熱,清腦安神。

【方劑】黃連溫膽湯合金定神化裁。

處方:黃連、陳皮、半夏、郁金、石菖蒲、遠志、膽南星、水牛角、茯苓、甘草、竹茹、枳實、厚樸、益母草。上藥除黃連、甘草為半份外,餘為等份,共為細末,上午、下午、晚上各沖服7克。

囑:忌生冷、辛辣、油膩、積食。

半個月後,心煩、心急、心慌、坐不住已減輕,睡眠稍有改善。上藥減為上午、下午各服1次,另服酸棗仁東加味:炒酸棗仁3份,夜交藤3份,合歡皮2份,丹參2份,琥珀3份,知母2份,甘草1份,郁金2份。

上藥為末,每晚沖服8克。

又服半個月,焦慮、失眠症狀基本消除。白天服的藥去黃連、水牛角,加黨參1份,上午、下午各服7克,晚上的藥加木香3份,晚上服8克,半個月後康復。

本文案例出自魏建鋒著述的《腦系病中醫論治》。本書內容簡約,樸實,詳細記錄了歷代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和感悟,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些願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謝謝!

又服1個月,去處方1、處方2的藥,將酸棗仁湯化裁的藥加龍齒2份,遠志2份,石菖蒲2份,上午加服1次。另服丹梔逍遙丸2次,每次1袋(6克),與藥面錯開2小時服用,連服半個月。1個月後所有症狀全部消除。

(十三)焦慮症

【病史】劉某,男,57歲。2011年2月21日來診。

整天整夜不睡覺,身體虛乏,坐立不安,心煩心急心慌,恐懼害怕,悲觀厭世,失眠已有2年多,曾患過腦中風(腦部有少量出血),幾天才大便一次而且困難,手掌1裂。原來經常上網至半夜造成的。面暗斑多,唇略絳紅有黑點,指甲色暗,脈弦滑略緊。

【診斷】不寐(焦慮症、失眠)。

【證機】痰熱擾心。

【治法】祛痰熱,清腦安神。

【方劑】黃連溫膽湯合金定神化裁。

處方:黃連、陳皮、半夏、郁金、石菖蒲、遠志、膽南星、水牛角、茯苓、甘草、竹茹、枳實、厚樸、益母草。上藥除黃連、甘草為半份外,餘為等份,共為細末,上午、下午、晚上各沖服7克。

囑:忌生冷、辛辣、油膩、積食。

半個月後,心煩、心急、心慌、坐不住已減輕,睡眠稍有改善。上藥減為上午、下午各服1次,另服酸棗仁東加味:炒酸棗仁3份,夜交藤3份,合歡皮2份,丹參2份,琥珀3份,知母2份,甘草1份,郁金2份。

上藥為末,每晚沖服8克。

又服半個月,焦慮、失眠症狀基本消除。白天服的藥去黃連、水牛角,加黨參1份,上午、下午各服7克,晚上的藥加木香3份,晚上服8克,半個月後康復。

本文案例出自魏建鋒著述的《腦系病中醫論治》。本書內容簡約,樸實,詳細記錄了歷代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和感悟,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些願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