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朝人寫了一本書,清朝將之禁毀,日本卻如獲珍寶

明朝人寫了一本書,總結了中華幾千年的科學成就,在中華大地上沒有引起絲毫漣漪,甚至被清廷禁毀,但卻讓日本和西方列強如獲珍寶。

甲午戰爭之後,不少中國留學生去日本鍍金,

在圖書館裡發現一本很受歡迎的科技書,本以為是歐美作品,打開一看,嚇了一跳,原來是中國人寫的。但尋遍當時的中華大地,也找不到這本書。

這就是明朝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大家都聽過,但卻不知道這本書背後隱藏的悲慘故事。本來是民族驕傲的一本科學巨著,卻被埋沒了近300年。在這300年內,中國各方面一落千丈,徹底落伍於世界。

你知道做什麼的?

《天工開物》是本什麼樣的書?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一部綜合性的百科全書式的科學技術著作,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四大發明”在《天工開物》中都有涉及,此外還有中國第一座石油井、鹽井等,

都有比較詳細的製造圖等。此外,有很多觀點超前於世界,比如提出了“物種變異”的觀點。現在普遍認為,德國生物學家伏爾弗在1759年在《發生的理論》中提出該觀點。

你知道做什麼的?

《天工開物》在清朝的命運如何?

《天工開物》只是一本科學總結書籍,

利國利民。按道理來說,不涉及到政治紛爭,清政府應該大力推廣才對。在清初的時候,《天工開物》被清代官刻《古今圖書集成》、《授時通考》廣泛摘引。

但很快情況就改變了,因為《天工開物》中有些字眼,對滿清的稱呼有些不敬,在文字獄製造的白色恐怖氛圍下,《天工開物》被禁毀了,雍正乾隆年間,《天工開物》就徹底消失了。還有一種觀點,說主要是宋應星其他文章,對滿清不滿,

所以他的書也要被“封殺”。

康熙有空學習國外科技,卻無心瞭解國內科技,其實對科技只是葉公好龍也!

《天工開物》在日本和西方的命運:大受歡迎!

《天工開物》在中國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在世界各國的命運如何呢?不得不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只要看到這本書的國家,

都是“如獲至寶”,熱烈歡迎!

1694年,《天工開物》傳到日本,大受日本歡迎,成為社會各界的重要讀物,並引發日本“開物之學”的興起。當然,還促進了日本手工業和農業水準的提高。

從18世紀開始,《天工開物》傳到了歐美各國,受到各國學界的高度重視,很多部分都對歐美產業界有所啟示。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稱為“權威著作”;劍橋大學教授李約瑟稱宋應星為“中國的狄德羅”。

其實,對比《天工開物》在大清和日本、西方的命運之後,或許也能揭開晚清時期,大清弱肉、列強強食的部分原因了。坦率的說,《天工開物》對今天已經沒什麼作用了,但《天工開物》的悲劇卻仿佛無人記起,這才是最大的悲哀!列位看官,對於《天工開物》的命運,你有什麼高見?

其實,對比《天工開物》在大清和日本、西方的命運之後,或許也能揭開晚清時期,大清弱肉、列強強食的部分原因了。坦率的說,《天工開物》對今天已經沒什麼作用了,但《天工開物》的悲劇卻仿佛無人記起,這才是最大的悲哀!列位看官,對於《天工開物》的命運,你有什麼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