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滴滴打車越來越少人使用,三點說出消費者心聲(分析到位)

滴滴這個快捷打車軟體,在去年還是非常流行的,

覆蓋面積普及了一二三線城市。去年小編的出行基本都是在坐滴滴打車,很少坐計程車。可是今年發現,不知不覺的,我都不坐滴滴了,身邊的人也極少坐滴滴。

於是自己心裡就分析了一下不坐滴滴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計費問題: 以廣州為例,計程車的起步價為10元/2公里,每1公里/2.4元,時長每分鐘/0.8元。 滴滴快車沒有起步價,里程費每1公里/2元,時長費0.55元/每分鐘,最低消費8元

在計費方式上,

從字面理解對比的話,滴滴確實是比計程車要便宜的,可是為什麼我們覺得貴了呢?其一滴滴作為一個網約車的形式出現,對於消費者來說是新奇事物,從消費者心理上分析應該是便宜很多才會使用,如果價格跟計程車相差不遠就沒意思了。其二滴滴存在一個動態加價,繁忙時間、雨天、車少等情況下價格會上漲1.5倍以上,最多我見過5倍的,那價格可就不便宜甚至比計程車高出很多。

2、效率問題:滴滴屬於網約車,“約”字很重要,它意味著滴滴是要預定的,這就存在著一個時間地點問題,在哪等車?等多久?重點是時間上,等久了消費者會存在一個厭煩心理,就是很煩,等那麼久你車還沒到,簡直就是不想坐了。更糟糕的是如圖所示的司機要求取消,

那這更是崩潰

第三是司機素質問題,網約車在剛出現是吸引人的其中一點就是司機服務好。可是現在的司機素質大不如前。隨著規模的擴大,招收司機門檻不斷降低,可以說是沒門檻了,只要上傳駕駛證身份證及車輛圖片等手續便可申請成為滴滴司機。

這個漏洞的存在是使司機素質下降的重要原因!

如圖所示,在一些小城市,滴滴司機亂收費現象也使使用人更加厭惡!這比什麼價格上調更受傷啊!!!

小編認為現在沒什麼人使用滴滴是因為以上三點。當然也有其他因素使得使用者減少。但個人認為滴滴是個挺方便的出行工具,也希望他們可以越做越好。

小編認為現在沒什麼人使用滴滴是因為以上三點。當然也有其他因素使得使用者減少。但個人認為滴滴是個挺方便的出行工具,也希望他們可以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