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年吃小龍蝦的季節到,然而小龍蝦真像傳說中那麼可怕麼?

然而這些流傳於世的小龍蝦故事是不是真的呢?

小龍蝦本名叫“克氏原鼇蝦”,是一種淡水蝦,原產於美國東南部,所以又叫美國鼇蝦,1927年從美國引進到日本,日本人認為小龍蝦肉質太柴,作為牛蛙飼料,1930年小龍蝦終於來打中國,事實證明我們吃貨的基因是從祖輩傳下來的,小龍蝦被搬上餐桌。

小龍蝦體內的氨基酸組成比肉類優秀,含有人類體內必須而體內又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的8種氨基酸,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

小龍蝦能在污水存貨不代表重金屬超標,它們從污染環境中攝入的重金屬大部分轉移到外殼,體內重金屬大多集中在腮部和內臟,我們吃的尾部並沒有太多重金屬,所以中毒可能不大。

小龍蝦確實有可能攜帶“肺吸蟲”之類的寄生蟲,不過其實很多水生生物都有攜帶的,比如蛙、螺、貝、魚、菱角類。

預防寄生蟲的關鍵是燒熟煮透,在100度燒煮10分鐘以上是很保險的做法,千萬別吃半生不熟的小龍蝦,所以好這口的不怕麻煩還是買來自己做的放心。

下龍蝦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心頭好,很多國家也從中國進口小龍蝦吃呢,所以只要把下龍蝦洗刷趕緊,去腮去內臟(就是尾巴中間那截能帶出來那條黑色的東西),在高溫處理後大可放心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