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ChinaBang Awards 2017|同樣是無人機,為什麼水下無人機的研發這麼難?

隨著大疆的崛起,近年來國內無人機行業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

然而與無人機滿天飛的盛況相比,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一種無人機叫做水下無人機。水下無人機養在深閨人不識,到底發生了什麼?在 ChinaBang Awards 2017 創業評選活動上,動點科技創始人盧剛博士對國內資深水下無人機企業深之藍創始人魏建倉進行了專訪。

進軍水下無人機行業後

才發現自己入坑了

魏建倉表示他進軍水下無人機行業純屬機緣巧合,“我是軍人出身,

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我們原來在軍隊裡面接觸過(類似)項目。”“後來發現中國缺這樣的一家公司,中國的民營企業中沒有 (做水下無人機) 做的比較好的,同時,我在海軍的同學們的給的資訊說這是將來國家肯定要大力發展的,基於這樣的機會,膽子也比較大,就進入了這個行業了。”不過魏建倉也吐槽,“當時沒有想到這麼難,但是開始以後就不得不一步一步往下走。”

“現在在水下其實比空中有很多難的技術點。

”魏建倉進一步解釋認為水下無人機在研發上主要有三大難點:

1、現在空氣動力學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但流體動力學卻有很多的不成熟的地方。而只有理論上的成熟才能促成機器演算法的成熟,所以如果說要達到相同的功能,“在水下應該比在空中難上萬倍”。

2、我們對水下瞭解的太少,包括到天空都可以觀察,但是在水下觀察的能力比較弱。

3、另外水相對空氣而言,水的阻力很高,我們在水下完成精確的控制,必須是在一個低轉速下,而這就意味著控制變得更難了。

水下機器人不僅設計難度大,而且國內團隊在研發時間上也落後於美國等發達國家。不過,魏建倉卻認為這應該從兩個層面來看,“從軍事和工業的層面看,西方是比我們早很多年介入這個行業,他們在時間、經驗方面積累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這個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國內企業也不用妄自菲薄,魏建倉認為“隨著水下機器人專案的民營化,我認為我們的技術比以前稍微好一些,我們的白鯊水下無人機上面就有 16 項專利,並且在美國已經進入了申請階段,這個至少是他們(國外企業)沒有做過的。”

人工智慧是水下無人機的未來

最後魏建倉認為人工智慧作為水下無人機發展的一個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認為現在所攻克的一些技術還是存留在做小腦以下的階段,我們要解決運動控制能力,解決手和腳的問題。”

所以這些水下無人機都需要線纜讓操作者在岸上或者船上進行操控,但“還有一種水下無人機是自主航行器,其需要在海洋中真正的自主決策,沒有人的干預,這個時候就對人工智慧有非常大的需求了。”

“不過,介於現在能源和續航力的原因,還有系統上面計算能力的不足,我們認為(目前行業)還是初步的智慧化的東西,與我們想像的人工智慧還是有很大的發展。”魏建倉如此表示。

不過有差距就意味著還有進步的空間,魏建倉建議在水下無人機還未完全成熟之前,應該多多地接行業項目,在項目訓練中不斷積累專利與經驗,“做 2B 是在技術平臺上面不停做加法,這樣技術體系才能完善。”而一旦技術成熟後,就可以做減法,針對 2C 市場推出產品了。

本文作者 :

- - - - END - - - -

我們認為(目前行業)還是初步的智慧化的東西,與我們想像的人工智慧還是有很大的發展。”魏建倉如此表示。

不過有差距就意味著還有進步的空間,魏建倉建議在水下無人機還未完全成熟之前,應該多多地接行業項目,在項目訓練中不斷積累專利與經驗,“做 2B 是在技術平臺上面不停做加法,這樣技術體系才能完善。”而一旦技術成熟後,就可以做減法,針對 2C 市場推出產品了。

本文作者 :

- - - -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