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創投界的春天真的來了嗎?2017年投資風口在哪裡?七嘴八舌聽投資人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各行各業需要有爭鳴才有真知灼見。

在創投界,無論投資人還是項目方,大家關注的問題無外乎兩個:一,現在是否已經穿越資本的寒冬,來到了春天?二,2017年投資的風口在哪裡?在首期杭商全球資本對接會上,圓桌論壇的議題便是就這兩個問題聽投資人說。

會上,由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何淩山擔綱主持人,協同來自美國瑟拉夫集團大中華區首席代表顏家宇、博將資本董事總經理楊玥希、通江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嘉誠、領耘資本創始人楊飛、幫實資本創始合夥人董源以及銀杏谷資本合夥人徐明等6位投資專家,

現場解讀2017年投資人眼中的好專案特徵,一同尋找2017的投資新風口,展開一場乾貨滿滿的頭腦風暴。

圓桌話題1:創投界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何淩山: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整年遠觀來看,被喻為是創投界或投資界的冬天。那從中國目前的交易資料來看,

是不是已經跨過冬天,或者說哪些領域跨過了冬天呢?有請幾位投資人為我們說一說。

顏家宇:首先,資本寒冬只是反映出在過去三四年間,中國這些因為整個大環境的快速進步,還有我們所謂的消費市場的這個數量,基數相當高,因此我認為從中反映出來的只是投資人在一個比較不成熟不理性的行為下所創造出來的一個緩衝。

對我來講,其實在投資市場尤其是創投領域我從來不認為有所謂的寒冬存在。

在過去的100年裡,只有兩個領域呈現出正成長的趨勢。一個是教育,一個是醫療。除此以外,行行業業,包括能源、金融、貴金屬和農業,都有上下波動的低潮,因為現實的大環境就是這樣。但是做創投就不同了,即使是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它依然能通過不斷地創新來改變這個產業,所以,對我來講,做創投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如何做好是一門學問。

楊玥希:作為一個VC的機構投資人,從2015年以來我們投的項目數量確實有所減少。因為自2014-2015年全民創業風潮開啟,隨即就湧現出了一大波創業者。但仔細研究你會發現,其實很多的創業者是不成熟的,可能僅僅是因為有了一個idea之後,就開始涉足創業領域,殊不知這個中的深淺難易。

對於我們來說,一般會選擇更成熟的創業者去投。也許從大環境來看,創業者多了,

但是與此同步的卻是投資機構出手少了。所以,所謂的“資本寒冬”只是資本稀投了。

張嘉誠:資本寒冬的來臨,我覺得我們算是“天天泡在水裡的人”,而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水溫還是非常低的,我認為主要有幾個現象。第一個主要是投資的案例和數量在大規模減少,但同時投資的金額是在上升的,也就是我們早期的投資機構可能偏向於相對成熟一點的團隊和商業模式。第二,一二級市場的價差越來越低了。所以我們投早期項目的話對價格非常敏感,例如我們前期投的一個天使項目是當場簽約的,條款都沒有。但現在就不會這樣了。所以這個時代在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其實簡單來說不能說是資本寒冬,而是更加的成熟和理性,這絕對是一個好事情。

楊飛:我經常陪我媽媽去買東西,對於一個老年人來說,她覺得便宜就是好的,但對我來說,只會買貴的。我媽媽除了夏季,其他季節都穿著冬天的衣服,而我一年四季都穿西裝,也沒有覺得很冷。我認為不管是做企業創投的哪個階段,我覺得每一天都是最好的。即使是最差的時節,對每一個創業者和投資機構來說,也是要抓住時機。所以,所謂冷熱都是非常短暫的。

董源:正如顏總裁所說的,“投資行業是沒有週期性的。”對於優質的項目來說,這個寒冬是不存在的。在我看來,寒冬只存在兩類的專案,第一類是沒有真正創造執行價值的專案,第二類是創業者的不成熟,這兩類它們的寒冬是存在的,除此以外,我認為寒冬都不存在。而且,寒冬對於投資機構而言,反而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徐明:我覺得資本寒冬是因為特殊機制的問題。那麼對於項目來說,其實現在創業的人是越來越靠譜了,因為經過了前兩年的不斷試錯之後,現在行業裡幾乎都是有閱歷的人才在創業,現在創業相對比以前靠譜一點。而就我現在投的標的物來說,我可能會更看重它一些技術門檻的東西。現在創業靠譜的我想可能是B to B業務,B to C業務現在看到的也比較少,因為相對來說流量啊,包括這些互聯網的概念門檻越來越高,所以我覺得下一步的創業是有一定準備的人來創業,而我們也會更關注。

圓桌話題2:2017投資的新風口在哪裡?

何淩山:2017年投資的新風口在哪裡?這個問題是不是太大了?或者請各位投資專家講一講你們比較看好哪些領域就好。

顏家宇:我們投資一向的準則不外乎有三點:第一個是Technology(技術),專案在科技技術的含金量,第二個是Application(應用),有很多人有很好的技術,但是應用可能叫好不叫座。所以我們非常在意在它的技術上,它的應用是否多元化,是不是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第三個是創業者是否靠譜。至於投資,其實重要的不是說我們看哪些領域好,而是看哪些領域我們懂得投,這個比較重要。投傳統業並不一定不能成功,投技術業的也並不一定代表你會發大財。而是你會投什麼這個比較重要。

楊玥希:其實作為投資機構,我們也不知道2017的投資風口在哪。如果說現在的共用經濟、共用單車是風口的話,那麼我們應該是不會投。我們所選擇的投資標準永遠是:有好的初心,有適合的團隊,有可行的落地的商業模式。當然今年從行業來說我們會看更多企業服務類,大資料,雲計算之類的。

張嘉誠:實際上我是從來不信風口的,我有我自己的判斷,我覺得叫投資節拍或投資節奏可能更適合一些。如果說怎麼去判斷該不該投資這個行業,我覺得是看這個投資的滲透度能夠達到20%左右的時候,如果太早或太晚我都不會投。我們今年可能會投得更實在一些,像那些飄在天上的拿錢的項目我們肯定不會投,我們會更關注他的資訊流,更關注他們是不是趕上了傳統的行業,是不是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有效率。

楊飛:我認為所謂的風口都是一時的,要結合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產業環境。目前中國基於產業環境、工業環境以及人的需求,人既要吃的喝的還要醫療、教育、房子等等很多的板塊已經滿足了,但是關於運動健康消費類這一塊,我覺得未來是真實存在的每個人都需要的需求。還有一塊是金融類,其中很多子板塊的細分領域每年的增長率已經超過了50%。

董源:雖然現在主機板市場的定增已經被控,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另一個蓬勃發展的市場:新三板市場。未來三年上市的紅利其實是存在的,大家有沒有想過,什麼樣的公司才能抓得住這個紅利?那肯定是在今天已經做好資本化改造,並且已經完成一定準備工作的機構。所以在這些細分行業中有非常多的整合服務的需求存在,我們可能會把重點放在這裡。國內的很多機構應該圍繞自己所熟悉的領域,縱身下去打一打,去抓這波紅利性的機會。

徐明:其實現在投資機構為迎接風口在做很多的投資生態,像博將資本說的投資服務。我們也已經在進行中。還有就是做一些行業的預判,做好準備從而來迎接風口,而不是等風口來了你才去做,那肯定太晚了。

第二,一二級市場的價差越來越低了。所以我們投早期項目的話對價格非常敏感,例如我們前期投的一個天使項目是當場簽約的,條款都沒有。但現在就不會這樣了。所以這個時代在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其實簡單來說不能說是資本寒冬,而是更加的成熟和理性,這絕對是一個好事情。

楊飛:我經常陪我媽媽去買東西,對於一個老年人來說,她覺得便宜就是好的,但對我來說,只會買貴的。我媽媽除了夏季,其他季節都穿著冬天的衣服,而我一年四季都穿西裝,也沒有覺得很冷。我認為不管是做企業創投的哪個階段,我覺得每一天都是最好的。即使是最差的時節,對每一個創業者和投資機構來說,也是要抓住時機。所以,所謂冷熱都是非常短暫的。

董源:正如顏總裁所說的,“投資行業是沒有週期性的。”對於優質的項目來說,這個寒冬是不存在的。在我看來,寒冬只存在兩類的專案,第一類是沒有真正創造執行價值的專案,第二類是創業者的不成熟,這兩類它們的寒冬是存在的,除此以外,我認為寒冬都不存在。而且,寒冬對於投資機構而言,反而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徐明:我覺得資本寒冬是因為特殊機制的問題。那麼對於項目來說,其實現在創業的人是越來越靠譜了,因為經過了前兩年的不斷試錯之後,現在行業裡幾乎都是有閱歷的人才在創業,現在創業相對比以前靠譜一點。而就我現在投的標的物來說,我可能會更看重它一些技術門檻的東西。現在創業靠譜的我想可能是B to B業務,B to C業務現在看到的也比較少,因為相對來說流量啊,包括這些互聯網的概念門檻越來越高,所以我覺得下一步的創業是有一定準備的人來創業,而我們也會更關注。

圓桌話題2:2017投資的新風口在哪裡?

何淩山:2017年投資的新風口在哪裡?這個問題是不是太大了?或者請各位投資專家講一講你們比較看好哪些領域就好。

顏家宇:我們投資一向的準則不外乎有三點:第一個是Technology(技術),專案在科技技術的含金量,第二個是Application(應用),有很多人有很好的技術,但是應用可能叫好不叫座。所以我們非常在意在它的技術上,它的應用是否多元化,是不是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第三個是創業者是否靠譜。至於投資,其實重要的不是說我們看哪些領域好,而是看哪些領域我們懂得投,這個比較重要。投傳統業並不一定不能成功,投技術業的也並不一定代表你會發大財。而是你會投什麼這個比較重要。

楊玥希:其實作為投資機構,我們也不知道2017的投資風口在哪。如果說現在的共用經濟、共用單車是風口的話,那麼我們應該是不會投。我們所選擇的投資標準永遠是:有好的初心,有適合的團隊,有可行的落地的商業模式。當然今年從行業來說我們會看更多企業服務類,大資料,雲計算之類的。

張嘉誠:實際上我是從來不信風口的,我有我自己的判斷,我覺得叫投資節拍或投資節奏可能更適合一些。如果說怎麼去判斷該不該投資這個行業,我覺得是看這個投資的滲透度能夠達到20%左右的時候,如果太早或太晚我都不會投。我們今年可能會投得更實在一些,像那些飄在天上的拿錢的項目我們肯定不會投,我們會更關注他的資訊流,更關注他們是不是趕上了傳統的行業,是不是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有效率。

楊飛:我認為所謂的風口都是一時的,要結合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產業環境。目前中國基於產業環境、工業環境以及人的需求,人既要吃的喝的還要醫療、教育、房子等等很多的板塊已經滿足了,但是關於運動健康消費類這一塊,我覺得未來是真實存在的每個人都需要的需求。還有一塊是金融類,其中很多子板塊的細分領域每年的增長率已經超過了50%。

董源:雖然現在主機板市場的定增已經被控,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另一個蓬勃發展的市場:新三板市場。未來三年上市的紅利其實是存在的,大家有沒有想過,什麼樣的公司才能抓得住這個紅利?那肯定是在今天已經做好資本化改造,並且已經完成一定準備工作的機構。所以在這些細分行業中有非常多的整合服務的需求存在,我們可能會把重點放在這裡。國內的很多機構應該圍繞自己所熟悉的領域,縱身下去打一打,去抓這波紅利性的機會。

徐明:其實現在投資機構為迎接風口在做很多的投資生態,像博將資本說的投資服務。我們也已經在進行中。還有就是做一些行業的預判,做好準備從而來迎接風口,而不是等風口來了你才去做,那肯定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