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經期發熱的飲食調理——20170605

張曉燕主任醫師

“經期發熱”為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發熱為主證,經淨後發熱自然退淨或稍退者。主要表現為經期連續低熱不退,或退了又熱,反反復複,手心常常很燙或午後有潮熱等。

中醫認為這種狀況是氣血營衛失調、氣血不和所造成的,可分為陰虛、血虛、氣虛和血瘀等類型。對於經期發熱者需積極地通過辯證、尋因來進行調理,並注意放鬆心情、適量運動、規律生活和飲食調理等來緩解經熱症狀。

具體的飲食調理如下:

1宜清淡飲食。應選富含營養又易於消化的食品,如粥類、牛奶、豆漿、麵條、面片、小餛飩、雞蛋羹、豆腐羹、清蒸魚、藕粉、蔬菜湯、鮮果汁等;忌過鹹食品,如醃漬食物、火腿腸、熏肉、鹹菜罐頭、鹹鴨蛋等;忌辛辣的食品或調味品。

2限制脂類。減少脂肪,限制高膽固醇, 慎食或少食動物內臟、腦髓、肥肉、動物脂肪等食物,忌油膩、油炸類食品。

3偏陰虛者,可酌情搭配滋陰的食品,如山藥、百合、枸杞、黑豆、蓮子、甲魚、銀耳、黃瓜、番茄、竹筍、綠豆、豆腐、芹菜、荸薺、菱角、絲瓜、田螺、茄子、小米、蕎麥、兔肉、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麥、莧菜、甜瓜、鴿蛋、黑魚、鴨肉、鯉魚、鯽魚、泥鰍等。

忌過多食用熱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鱔魚、榴槤等。

4體質偏氣虛、血虛者,則應忌生冷及寒涼性食物,如鮮藕、薺菜、白菜、絲瓜、芥菜、蕹菜、西瓜、綠豆、百合、梨子、荸薺等,並酌情選食烏骨雞、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雞肉、豬血、豬肝、紅糖、赤豆、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

總之經期發熱,一定要辨體施膳,注意多吃些清熱降火、安神養血的食物,並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膩食物,注意規律生活並酌情適量運動、合理安排工作、不要超負荷工作並保證充足的休息,以助緩解經熱症狀。

經期發熱的飲食菜譜例一:

早餐:薏米仁粥、素菜包、拌番茄、煮雞蛋

中餐:粳米飯、芹菜炒肉絲、黃瓜嫩雞丁、青菜蝦仁豆腐湯

晚餐:清蒸帶魚、烏雞萵苣湯、清炒白菜、饅頭、南瓜小米粥

經期發熱的飲食菜譜例二:

早餐:蓮子百合粥、麵包、煮雞蛋、拌青菜蘑菇

午餐:紅豆飯、銀耳枸杞炒雞蛋、番茄燒牛肉、絲瓜湯

晚餐:菠菜麵條、胡蘿蔔炒豬肝、饃

全天可食用150克-200克的水果;全天鹽5克-6克;烹飪用植物油25克-30克。

責任編輯

時明慧

張曉燕 主任醫師

從事臨床工作30年,能熟練應用傳統醫學理論,綜合分析營養與疾病的關係,並結合不同人群的營養與膳食特點,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營養處方。

擅長:孕前營養優生干預、孕產期優生優育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壓病、便秘等營養指導和治療。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