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兒中耳炎的飲食調理——20170706

張曉燕 主任醫師

中耳炎是因為中耳內發生細菌感染所致,分急性和慢性兩種。一般臨床表現為耳區脹痛、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下降及耳鳴,有時頭部變動也可覺聽力改變。

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可伴有發、頭痛等全身症狀,一旦發生鼓膜穿孔,可見膿液從耳中流出,此時腫脹的症狀反而減輕。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易轉變為慢性中耳炎,不但會導致聽力下降,而且還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此外,給小兒掏挖耳時,也可能會損傷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導致感染,也可能會蔓延到中耳發生炎症。

對於小兒中耳炎,除了積極極的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和加強日常防護外,飲食調理也相當重要,具體的飲食調理如下:

1清淡飲食,宜吃易咀嚼、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米粥、饅頭、牛奶、豆腐、豆漿等。

2多食具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芹菜、絲瓜、茄子、薺菜、黃瓜、苦瓜等。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喱、花椒等。這些食物溫熱辛燥,化火傷陰,易使中耳炎加重。

4忌食過鹹或醃制的食物,如醃制的鹹菜、鹹鴨蛋、酸菜、臘肉等。

5避免食用堅硬難咬的食物,如花生、西瓜子、開心果、油條等。這類食物因難以咀嚼,可能會加重中耳炎的疼痛。

總之對於小兒中耳炎,家長需注意飲食調理,還應細心觀察小兒的聽覺及語言發育情況。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

責任編輯

時明慧

張曉燕 主任醫師

從事臨床工作30年,能熟練應用傳統醫學理論,綜合分析營養與疾病的關係,並結合不同人群的營養與膳食特點,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營養處方。

擅長:孕前營養優生干預、孕產期優生優育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壓病、便秘等營養指導和治療。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