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海鉤沉:八路軍最強神槍手槍槍斃命,晚年看電視劇認為太假!

第一軍情作者:打火機

談起20世紀世界軍事上公認的神槍手,免不了要提一下這幾個人,芬蘭西蒙海耶、蘇聯帕芙柳琴科、美國查克·馬威尼等人,不過要從射擊的準確度來說,這些人都要比我軍一個人略輸一籌。

我軍這位最強“神槍手”,名叫魏來國,1925年11月出生于山東榮成,1942年加入八路軍。在1945年被調入東海教導隊接受射擊訓練3個月,在這期間他的射擊技術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之後被調任警備4旅8團4連擔任排長。

1946年,蔣軍54軍兩個美式裝備團進犯山東即墨縣,

他們沿膠濟路向南泉車站發起進攻。當時魏來國所在的4連奉命守衛東蘭格莊陣地。面對敵人武裝到牙齒的兩個步兵連和猛烈的炮擊,魏來國沉重應對攻擊,他自己利用敵人炮擊的空隙時間,用一隻三八大蓋獨自守住了一片墳地,他專找敵人指揮官麻煩,轉瞬間就放到40多敵人。讓進攻南泉車站的敵人兩個連隊嚴重受挫,全排士氣大震。這場戰鬥從早上5點戰鬥到黃昏,
擊退敵人5次瘋狂進攻。他一口氣射出了120發子彈,擊斃敵人110個。

南泉阻擊戰結束後,毛主席聽說此事後,讚揚說:“一個人就消滅敵人一個連,了不起,了不起啊!”之後全軍展開向魏來國學習的運動。大家向他討教射擊訣竅時,有人說,

魏來國天生長著一對老鷹眼,看的准打的遠。魏來國聽了之後,解釋道:“戰場不同於打靶,沒有人天生就有本領,只要你夠勇敢,不怕死,任何困難都不是問題,但是光會打槍並不能擊斃敵人,有些人平時訓練打槍打的非常准,可一到戰場上難免心慌意亂,不能正常發揮水準,主要是他們在開槍射擊的時候不夠冷靜沉著。”在魏來國的有意訓練下,他所在的連部發揮不怕吃苦,
無懼死亡,勇敢頑強的戰鬥精神,短短十多天時間就湧現出了朱德射擊手2名,特等射擊手6名,普通射擊手27名。

1947年,蔣軍以80個旅向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命令8團堅守山東蒙陽縣西南面的白馬光。白馬光地勢險要,左右兩邊高山聳立,中間只有一條公路穿過,前方有黑山作為屏障。魏來國領取的戰鬥任務就是要在黑山,雲石山,天臺上等9個山頭將敵人阻擋下來。

當時連隊剛剛結束萊蕪戰役,還沒有好好休息。接到上級命令後,他們連夜出發,急行軍每天保持在130裡以上,比命令中的10天內趕到蒙陰縣提前了1天到達。

到達目的地後,全連顧不上吃飯休息,立刻爬上山頭挖土修建防禦工事。敵人萬萬沒想到魏來國連隊已經快速佔據了天臺上,次日清晨派出一支連隊大搖大擺的摸上山來,結果遭遇魏來國連隊迎頭痛擊,被打的抱頭鼠竄,一時間不敢再上山。雙方整整對峙了一天。而摸不清底細的蔣軍,又增派了飛機大炮過來狂轟濫炸。之後又發動二次進攻,魏來國沉著應對,他下令少數人在觀察哨前觀察敵人情況,其餘人則在峭壁下隱蔽。等到敵軍炮火延伸打算衝鋒的時候,戰士們就快速沖到前沿陣地進行射擊。而魏來國獨自佔據一個山頭,用一條步槍就封鎖住了一條小溝,他槍口所指,敵人應聲倒下,一口氣擊斃敵人58人。

當時魏來國連隊面對60倍敵人,面不改色發揮出神槍手連隊的本色,全連共擊退敵人4次進攻,此時上級調來5連換下4連去下山休息。結果不到兩個小時,5連就把9個山頭全部丟失。團部急令4連火速上山奪回失去的陣地。魏來國的4連接到命令後,人人眼睛發紅,疲勞感頓消,全連跑步上山進行奪回陣地的戰鬥。經過一番艱苦戰鬥,失去的山頭又重新回到了4聯手裡。

為了堅守住失而復得的陣地,全連發出:“頭可斷,血可流,白馬關口不能丟”的口號,他們在敵人瘋狂的進攻下,硬是堅持了7天7夜,打退了敵人7次進攻,殲敵500餘人。魏來國在第4天奪回5連丟掉的山頭時負傷。戰士們說連長的一支步槍頂的上一挺重機槍。據戰後統計,魏來國斃敵34人,兩次以132發子彈斃敵92,又創造了一個驚人記錄。

鑒於在這次白馬關戰鬥,4連的突出表現,1948年被上級授予白馬關戰鬥模範連。全連榮立集體一等功。授名為“屢戰屢勝模範連”。魏來國在這兩次戰鬥中,用265發子彈擊斃敵人202人,榮獲山東射擊英雄榮譽稱號。

一直到晚年,魏來國對這兩次戰鬥經歷記憶猶新,1985年魏來國離休,級別是副軍級。離休後的魏來國,依然保持著軍人風範,每天晚上9點半吹熄燈號,衣服、床鋪總是疊得很整齊。後來據魏來國兒子說,父親晚年非常喜歡看戰爭片,但每次看過之後就非常生氣,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電視劇完全沒有軍事常識。比如在晚上急行軍,電視上竟然有戰士將手電筒放在胸前耍酷,魏來國看到後氣的大罵:“這樣打手電筒,早就被敵人給一槍給擊斃了,要橫向伸直手臂,遠遠地離開身體啊!”這位戰鬥英雄、革命前輩于2014年5月16日時01分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去世,享年90歲。

次日清晨派出一支連隊大搖大擺的摸上山來,結果遭遇魏來國連隊迎頭痛擊,被打的抱頭鼠竄,一時間不敢再上山。雙方整整對峙了一天。而摸不清底細的蔣軍,又增派了飛機大炮過來狂轟濫炸。之後又發動二次進攻,魏來國沉著應對,他下令少數人在觀察哨前觀察敵人情況,其餘人則在峭壁下隱蔽。等到敵軍炮火延伸打算衝鋒的時候,戰士們就快速沖到前沿陣地進行射擊。而魏來國獨自佔據一個山頭,用一條步槍就封鎖住了一條小溝,他槍口所指,敵人應聲倒下,一口氣擊斃敵人58人。

當時魏來國連隊面對60倍敵人,面不改色發揮出神槍手連隊的本色,全連共擊退敵人4次進攻,此時上級調來5連換下4連去下山休息。結果不到兩個小時,5連就把9個山頭全部丟失。團部急令4連火速上山奪回失去的陣地。魏來國的4連接到命令後,人人眼睛發紅,疲勞感頓消,全連跑步上山進行奪回陣地的戰鬥。經過一番艱苦戰鬥,失去的山頭又重新回到了4聯手裡。

為了堅守住失而復得的陣地,全連發出:“頭可斷,血可流,白馬關口不能丟”的口號,他們在敵人瘋狂的進攻下,硬是堅持了7天7夜,打退了敵人7次進攻,殲敵500餘人。魏來國在第4天奪回5連丟掉的山頭時負傷。戰士們說連長的一支步槍頂的上一挺重機槍。據戰後統計,魏來國斃敵34人,兩次以132發子彈斃敵92,又創造了一個驚人記錄。

鑒於在這次白馬關戰鬥,4連的突出表現,1948年被上級授予白馬關戰鬥模範連。全連榮立集體一等功。授名為“屢戰屢勝模範連”。魏來國在這兩次戰鬥中,用265發子彈擊斃敵人202人,榮獲山東射擊英雄榮譽稱號。

一直到晚年,魏來國對這兩次戰鬥經歷記憶猶新,1985年魏來國離休,級別是副軍級。離休後的魏來國,依然保持著軍人風範,每天晚上9點半吹熄燈號,衣服、床鋪總是疊得很整齊。後來據魏來國兒子說,父親晚年非常喜歡看戰爭片,但每次看過之後就非常生氣,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電視劇完全沒有軍事常識。比如在晚上急行軍,電視上竟然有戰士將手電筒放在胸前耍酷,魏來國看到後氣的大罵:“這樣打手電筒,早就被敵人給一槍給擊斃了,要橫向伸直手臂,遠遠地離開身體啊!”這位戰鬥英雄、革命前輩于2014年5月16日時01分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去世,享年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