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風花雪月與篳路藍縷

1

昨天,考完主專業,和好朋友去吃了頓大餐,然後去唱了會歌。

心血來潮,點了很多老歌,老到一旁的人可能都覺得有些無語。從《情深深雨濛濛》到《還珠格格》,只要是我記得的主題曲我都點了。

“情深深雨濛濛,多少樓臺煙雨中。”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人海茫茫,山長水闊知何處。纏纏綿綿,你是風兒我是沙。”

不得不說瓊瑤阿姨的詞真的寫得太好了,哪怕心中只有一點柔情的人聽了這些歌也會有別樣的感覺。尤其是我,這兩部電視劇我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看的時候年齡還比較小,並不是很懂裡面的纏綿悱惻,數年後再聽這些歌,再重溫銀幕上的鏡頭。竟然不由地流下了眼淚。

我的確是這樣一個骨子裡充滿著文藝浪漫的女子。我喜歡風花雪月的東西,喜歡讀情感故事,喜歡文藝到中二的句子,喜歡李清照納蘭容若的詩詞…

2

有人和我說風花雪月和文藝都是些虛的東西,還是實際點比較好。

前兩天我哥給我打電話,說他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多看些電視劇,多看些書。當然,這些電視劇和書不包括情感,情感這種東西太俗了。應該多看些人文歷史,經濟管理。

我不反駁他說的話。

這個社會的確如此,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了。

在古代,你可以像李清照般寫婉約的詩詞,你會被世人尊稱為才女。

再往前點,你可以像瓊瑤阿姨一樣寫浪漫的劇本,你的作品都被拍為電視劇,

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再或者,你可以像王家衛一樣,有自己獨樹一幟的文筆和見解,你會被大家接受和欣賞。

直到後來我看到一句話。

說世人覺得文藝青年有病是因為他們自己的眼光去理解文藝。

世道變壞是從取笑文藝青年開始的。

3

當然,真正的文藝也絕不只是坐在咖啡館裡面看本書、不只是把自己打扮的很民族風文藝風,

不只是即時傷懷,情感細膩、不只是亭臺樓閣,花前月下,對酒當歌、不只是看小眾電影,聽冷門歌曲…每個人文藝的方式都不一樣。

但真正的文藝是苦的。

你會觸景生情,然後想寫些什麼,卻無法將它們連成完整的句子。

你遭遇了很多挫折,卻還是告訴自己梅花香自苦寒來。

你看到了事物不一樣的一面,

卻沒有人可以理解你。

曾看到句有趣的話

內心世界越是華美,在現實生活裡越是抓耳撓腮,無可名狀。那些表現在面上的,不過是千分之一,我們就讚歎其瑰麗,殊不知那只是大千世界在心裡激蕩,撞出來的血,顯現在臉上的腮紅而已。我們總以為那腮紅是文藝,其實裡頭那攤血才是文藝,但是我們沒法看到,看到了也不會相信,那攤血腥才是世間美好的本源。

文藝青年是個很輕佻的詞,當理解了這些之後,我不敢再輕易地說我是文藝青年。

4

扯得有些遠了。

其實這兩天我哥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心理壓力,我甚至在想,我需要把雪小禪,韓寒,納蘭容若的書換成經濟,歷史嗎?整天的感懷有用嗎?

但後來覺得,不需要。我有我自己我喜歡的東西,每件事裡都有可以學到的東西。我不想因為這個世界的快速發展,而去盲目追逐。

然而,其實我深感到這個世界的快速發展,快到連我都有壓力。

昨天我在會話框裡給你們發了句“優秀的人太多了。”的確是這樣。

有人說學校是比較公平的地方,在學校的我們就像溫室的花朵。可是就連學校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措施淘汰。比如說前兩天我們鋼琴主修生的淘汰賽制,排名末尾的幾個人將沒有資格主修鋼琴。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覺得無語嗎?

可是那也沒辦法,適者生存。不優秀的人,很難走下去。你否認也好,這就是現實。

社會已經殘忍和快速到沒有讓你風花雪月的地步了,你只有不停地努力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篳路(輅)是荊柴做的大車,藍縷是襤褸的衣衫。當年的楚國先民,就是穿著破衣,拉著柴車,開墾了山坡林地,創建了楚國,創立了積極進取、革故鼎新、開放融合、至死不屈的楚文化精髓。

這種“工匠精神”挺難得的,也是挺需要的。尤其在這個競爭很大的社會裡,我們更需要有這種精神。

5

渾渾噩噩的生活該結束了。

但就像前面說的,文藝浪漫我不會丟。

我們需要風花雪月的豪情,也需要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

願你優秀和快樂。

當理解了這些之後,我不敢再輕易地說我是文藝青年。

4

扯得有些遠了。

其實這兩天我哥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心理壓力,我甚至在想,我需要把雪小禪,韓寒,納蘭容若的書換成經濟,歷史嗎?整天的感懷有用嗎?

但後來覺得,不需要。我有我自己我喜歡的東西,每件事裡都有可以學到的東西。我不想因為這個世界的快速發展,而去盲目追逐。

然而,其實我深感到這個世界的快速發展,快到連我都有壓力。

昨天我在會話框裡給你們發了句“優秀的人太多了。”的確是這樣。

有人說學校是比較公平的地方,在學校的我們就像溫室的花朵。可是就連學校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措施淘汰。比如說前兩天我們鋼琴主修生的淘汰賽制,排名末尾的幾個人將沒有資格主修鋼琴。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覺得無語嗎?

可是那也沒辦法,適者生存。不優秀的人,很難走下去。你否認也好,這就是現實。

社會已經殘忍和快速到沒有讓你風花雪月的地步了,你只有不停地努力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篳路(輅)是荊柴做的大車,藍縷是襤褸的衣衫。當年的楚國先民,就是穿著破衣,拉著柴車,開墾了山坡林地,創建了楚國,創立了積極進取、革故鼎新、開放融合、至死不屈的楚文化精髓。

這種“工匠精神”挺難得的,也是挺需要的。尤其在這個競爭很大的社會裡,我們更需要有這種精神。

5

渾渾噩噩的生活該結束了。

但就像前面說的,文藝浪漫我不會丟。

我們需要風花雪月的豪情,也需要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

願你優秀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