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校園版《朗讀者》傳承經典文學之美——錦州師專“人生初見”經典品讀活動側記

文並攝影/廖琳 記者富寶華 6月22日下午,在錦州師專校園內的慧心亭畔,部分師生圍坐在合歡桑柳邊,銘石古樹前,品讀經典。綠草如茵,熏風細吟,烘托出輕鬆愜意的氛圍,好像是一場促膝論道。

這是由該校圖書館主辦的“人生初見”經典品讀活動,作為學校讀書節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活動借鑒了《朗讀者》的形式,品讀經典文學之美,文藝清新的風格吸引了全校師生的廣泛參與。 怎樣看待愛情,如何面對苦難?如何認識自己?不妨聆聽經典文學作品帶來的啟示。本次品讀活動,採用嘉賓訪談與學生互動相結合的形式,將“人生初見”的主題通過“遇見愛情”、“遇見苦難”、“遇見自己”三個版塊完美呈現。
活動的各個環節可謂匠心獨具,相得益彰,讓經典閱讀變成快樂的體驗。 “杜麗娘與書生柳夢梅”、“賈寶玉與林黛玉”,“遇見愛情”版塊融合了《牡丹亭》、《紅樓夢》等經典名著,通過對文學作品中愛情故事的講述與探討,加深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通過主持人與嘉賓妙語連珠的一問一答,既不落說教式的窠臼,更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同時借鑒了《朗讀者》的形式,
名篇名段都由學生自發朗讀,如怨如慕的配樂,聲情並茂的朗讀,使經典品讀變得詩意盎然,賞心悅目。 如果說“遇見愛情”讓品讀者置身于浪漫的氣氛中,而“遇見苦難”則把品讀者帶入了激情燃燒的歲月,由書信引入,講述了抗戰期間一代愛國知識份子面對苦難的隱忍與忠誠,將個人苦難放置在國仇家恨的大環境之中娓娓道來。使學生在參與中體會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懷。
在崇高的基調裡,“遇見自己”又把品讀的學生們帶出了干戈離亂的年代,回到閱讀本身,學生們即興發言,分享自己鍾愛的文學作品,結合自身經歷講述閱讀心得。師專圖書館副館長逄勃談到:“我們舉辦這樣一個活動就是要避免照本宣科,希望每一個參與者都有所收穫,並且能夠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活動中,還加入了豐富的文藝元素,有配合古典名著的古箏獨奏《枉凝眉》,
有契合金庸經典的流行歌曲獨唱《笑紅塵》,更有粉末登場的昆曲表演,使學生在吸收閱讀養分的同時更獲得了獨特的審美感受。 黃庭堅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書永遠不會被取代,而圖書館仿佛離現在的年輕人漸行漸遠。如果說朗讀是在尋找內心的聲音,那麼閱讀則是在感知內心的溫度。該校彭波館長談到:舉辦這樣的活動旨在“分享閱讀體驗,
朗讀人聲情感”,使閱讀在校園當中常態化,流行化。這只是一個開始,學校圖書館會通過多樣化的服務、完善的資源以及豐富的活動使學生們不僅僅想到要來圖書館,更樂於做圖書館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