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左“任”右“芳”,讓華為攻守兼備,守護華為的“女皇”孫亞芳

在當今的商界中,女性管理者往往會憑著獨特的魅力及智慧“出其不意”的制勝。而其中就有著一個人,那就是“華為女皇”孫亞芳。

在“2017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排行榜”中,身為華為董事長的孫亞芳僅此董明珠,位列第二位,但是在這之前,孫亞芳曾多次拿下榜首的位置。

曾經的華為到了現今,已經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以5200億人民幣的年銷售收入擠入世界500強,而也是這之後,孫亞芳才開始在華為的各種活動中頻頻亮相。但就算如此,

許多人對她還是不如“軍人總裁”任正非多。其實在華為內部,她擁有的地位絕不一般,因為自1989年她進入華為後,她逐漸得到了“華為女皇”的稱號。

華為多年的快速發展,少不了兩個人的力量,那便是“首長”任正非和“華為女皇”孫亞芳。

左“任”右“芳”

其實華為發展的路途也充滿了坎坷曲折,從1987年開始直到現在,華為不僅經歷了外部的風雨,也歷經了內部的動盪,很多人先後離職離開了華為進行創業。

但是,一直跟隨任正非開疆擴土到如今的也不少,而這些人多少都在高管的位置上呆過,例如:鄭寶用、徐直軍等。

相比之下,孫亞芳則顯得有些不一樣,因為她不是華為最早的那批人,而是從電信局“半路出家”到華為的。經過一路的成長,穩穩的拿下了董事長的位置。

從1989年孫亞芳進入華為工作開始,幹過市場部工程師,培訓中心主任,也幹過採購部主任,武漢辦事處主任,

還有市場部總裁,人力自願委員會主任,華為大學校長等等一系列工作,直到1999年,孫亞芳坐上了華為董事長的位置。

孫亞芳于1955年在貴州出生,曾就讀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是任正非的老鄉,而是什麼讓孫亞芳坐上了董事長的位置呢?而“推手”任正非又是怎麼考慮的呢?

其實,隨著國家和國際對華為的注重越來越高,業界裡華為的名聲也越來越響,各種事情都堆在任正非的桌子上,

任正非感覺自己實在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應付外面的事情了,而這也便促成了孫亞芳成為董事長這件事。

在這之前,華為公司裡是不存在董事長這個職務的,都是任正非負責著裡裡外外的事物,當設立了這個職位,那便證明了華為需要一個這樣的人處理對外的事事務

當時,為了選舉董事長,華為在深圳麒麟山莊開了股東代表大會。而當時的候選人卻只有一個,

那就是孫亞芳。

“我年紀比較大了。沒有精力去處理社會上的各種關係。孫亞芳同志年富力強,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我將集中精力做好公司內部的管理工作。請大家選舉孫亞芳為公司董事長”。任正非這樣說。

在會議上,任正非展現出了他對孫亞芳的重視,不僅親自介紹孫亞芳的簡歷和工作經歷,還一一找高層單獨談話,在最後的計票中,孫亞芳獲得了全票通過,就這樣正式坐上了華為董事長的位置。在會議結束後的宴會上,任正非顯得非常開始,從來不敬酒的他,在當晚喝了很多的酒。

孫亞芳的出任,也是任正非的直接安排,左“任”右“芳”的格局就此誕生。

“剛柔”互補

儘管孫亞芳坐上的只是一個董事長的位置,但是她的地位不僅僅是如此,因為在業界人士看來,任正非是“首長”,那孫亞芳便是“參謀”。

有這麼一個故事在華為的內部流傳著,那就是在1992年的時候,華為的現金因為貨款回收慢的緣故,導致了嚴重的問題,當時連續幾個月,員工都沒能拿到工資,而就在這時,一筆貨款即時的收回了,任正非拿著這筆錢,正糾結著該怎麼使用時,剛進公司沒多久的孫亞芳,果斷的提出先發員工工資再說。就這樣,領到工資的員工們,頓時士氣大增,各種問題也隨之引刃而解。

除此之外,在業績方面,孫亞芳對於華為在人力資源和“狼性”市場體系上的貢獻也是極大的。而也正因為這些事,孫亞芳方能逐步穩固自己在華為的地位。正是在孫亞芳縝密計畫和辛勤的付出,方才打造出了一個讓對手膽寒、難以突破的市場體系。

和其他企業比起來,華為不斷地和業界的同行進行合作,其中包括西門子、NEC、松下、摩托羅拉等。而之所以有這樣的行動,是因為孫亞芳,孫亞芳認為,只有運營商獲利、生存下去,設備供應商才能生存。所以,就算當初鬥得頭破血流的對手,也是可以成為合作夥伴的。

而在人力資源上,孫亞芳從1996年就開始人力資源體系的建設,後建立、育、用、留的人力資源體系,讓華為成為了精英人才的搖籃,也是華為保持研發動力的源泉,在競爭中優於對手。去年,華為透露其旗下員工規模數量,截至2015年年底,華為全球人數已有17萬人,其中,研發人員就占比45%。

還有一組資料,在孫亞芳的帶領下,華為在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239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2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4%,首次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商。

在外部人們的眼中,孫亞芳這位董事長,並不是一位指揮全域型的領導,但她卻很特別,因為她能和任正非的強勢互補,在任正非不遠出面的場合,她將她的幹練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華為的新聞中,我們看到孫亞芳近幾年多次會見各國高管,包括新加坡總統、比利時國王、埃及總統等。

此外,在稱謂這一細節上,孫亞芳的地位也可見一斑。

在任正非公開發表的個人文章《我的父親母親》中,有這樣一段提到了孫亞芳:8日圓滿結束對該國的訪問,我們剛把胡副主席送上飛機,就接到紀平的電話,說我母親上午10時左右,從菜市場出來,提著兩小包菜,被汽車撞成重傷,孫總已前往昆明組織搶救。

文中的“孫總”便是孫亞芳,因為在公開的場合中,任正非都以孫總相稱,但其他副總都只是以名字相稱,而其他副總裁也以孫總稱呼孫亞芳,這也就不難看出,在華為的決策層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任正非和孫亞芳了。其實,整個華為的實際權力是在孫和任的掌控之下。公司級文件,抄報的一欄只有兩個人以任總、孫總相稱,其他副總裁都要出現姓名。

她會成為華為接班人嗎?

在董事長職位上工作了18年的孫亞芳和華為都面臨著關於繼承人的熱議。

因為在華為,CEO是採用輪班制的,那誰會是孫亞芳的接班人呢?而這個話題終於被放大了,而導火索卻是任正非。

2010年10月26日,有媒體報導稱“華為總裁任正非為兒子接班逼走董事長孫亞芳”,並稱孫亞芳正在辦離職。根據孫亞芳手頭的持股情況,華為方面可能會以30元/股的價格收回其所持華為股份“分手費”接近10億元。而此前,外界普遍預計,孫亞芳是任正非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第二天,華為發佈聲明澄清稱,關於華為公司高層變動的消息純屬憑空捏造的謠言。

不過,劉平在《華為往事》的“任正非的接班人——任平”章節中,說道:任總再偉大,也逃脫不了中國傳統的“父業子承”的觀念。在他的心中,他一手創建的華為帝國的最理想的繼承人就是他的兒子任平。

就這樣正式坐上了華為董事長的位置。在會議結束後的宴會上,任正非顯得非常開始,從來不敬酒的他,在當晚喝了很多的酒。

孫亞芳的出任,也是任正非的直接安排,左“任”右“芳”的格局就此誕生。

“剛柔”互補

儘管孫亞芳坐上的只是一個董事長的位置,但是她的地位不僅僅是如此,因為在業界人士看來,任正非是“首長”,那孫亞芳便是“參謀”。

有這麼一個故事在華為的內部流傳著,那就是在1992年的時候,華為的現金因為貨款回收慢的緣故,導致了嚴重的問題,當時連續幾個月,員工都沒能拿到工資,而就在這時,一筆貨款即時的收回了,任正非拿著這筆錢,正糾結著該怎麼使用時,剛進公司沒多久的孫亞芳,果斷的提出先發員工工資再說。就這樣,領到工資的員工們,頓時士氣大增,各種問題也隨之引刃而解。

除此之外,在業績方面,孫亞芳對於華為在人力資源和“狼性”市場體系上的貢獻也是極大的。而也正因為這些事,孫亞芳方能逐步穩固自己在華為的地位。正是在孫亞芳縝密計畫和辛勤的付出,方才打造出了一個讓對手膽寒、難以突破的市場體系。

和其他企業比起來,華為不斷地和業界的同行進行合作,其中包括西門子、NEC、松下、摩托羅拉等。而之所以有這樣的行動,是因為孫亞芳,孫亞芳認為,只有運營商獲利、生存下去,設備供應商才能生存。所以,就算當初鬥得頭破血流的對手,也是可以成為合作夥伴的。

而在人力資源上,孫亞芳從1996年就開始人力資源體系的建設,後建立、育、用、留的人力資源體系,讓華為成為了精英人才的搖籃,也是華為保持研發動力的源泉,在競爭中優於對手。去年,華為透露其旗下員工規模數量,截至2015年年底,華為全球人數已有17萬人,其中,研發人員就占比45%。

還有一組資料,在孫亞芳的帶領下,華為在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239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2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4%,首次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商。

在外部人們的眼中,孫亞芳這位董事長,並不是一位指揮全域型的領導,但她卻很特別,因為她能和任正非的強勢互補,在任正非不遠出面的場合,她將她的幹練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華為的新聞中,我們看到孫亞芳近幾年多次會見各國高管,包括新加坡總統、比利時國王、埃及總統等。

此外,在稱謂這一細節上,孫亞芳的地位也可見一斑。

在任正非公開發表的個人文章《我的父親母親》中,有這樣一段提到了孫亞芳:8日圓滿結束對該國的訪問,我們剛把胡副主席送上飛機,就接到紀平的電話,說我母親上午10時左右,從菜市場出來,提著兩小包菜,被汽車撞成重傷,孫總已前往昆明組織搶救。

文中的“孫總”便是孫亞芳,因為在公開的場合中,任正非都以孫總相稱,但其他副總都只是以名字相稱,而其他副總裁也以孫總稱呼孫亞芳,這也就不難看出,在華為的決策層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任正非和孫亞芳了。其實,整個華為的實際權力是在孫和任的掌控之下。公司級文件,抄報的一欄只有兩個人以任總、孫總相稱,其他副總裁都要出現姓名。

她會成為華為接班人嗎?

在董事長職位上工作了18年的孫亞芳和華為都面臨著關於繼承人的熱議。

因為在華為,CEO是採用輪班制的,那誰會是孫亞芳的接班人呢?而這個話題終於被放大了,而導火索卻是任正非。

2010年10月26日,有媒體報導稱“華為總裁任正非為兒子接班逼走董事長孫亞芳”,並稱孫亞芳正在辦離職。根據孫亞芳手頭的持股情況,華為方面可能會以30元/股的價格收回其所持華為股份“分手費”接近10億元。而此前,外界普遍預計,孫亞芳是任正非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第二天,華為發佈聲明澄清稱,關於華為公司高層變動的消息純屬憑空捏造的謠言。

不過,劉平在《華為往事》的“任正非的接班人——任平”章節中,說道:任總再偉大,也逃脫不了中國傳統的“父業子承”的觀念。在他的心中,他一手創建的華為帝國的最理想的繼承人就是他的兒子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