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七七祭|成都籍遠征軍埋骨滇西70年 侄兒抱一杯家鄉土撒墓前

七七祭•悼英烈

紀念全面抗戰爆發暨川軍出川抗戰80周年系列報導

大概74年前的一天,現場前線,身邊炮火斷續不止,一位年輕的遠征軍軍官在戰友的懷裡離世。這裡是雲南怒江兩岸,中國軍人和日寇在兩岸對峙,在這條關乎民族生存的地理屏障前沿,這位軍官客死異鄉,長眠於此。

幾十年後,墓地從一片茂密的玉米地中被發現,塵封的歷史由此打開。穿越70多年的碑文斑駁脫色,但銘刻記載卻清晰可辨,這是一位為國捐軀的成都籍將士。

怒江畔雲南施甸縣孤山上的墓地,呼喚著他在成都的親眷族人。在眾多志願者的努力下,通過封面新聞獨家報導和尋找,70多年後,我們在成都找到了這位叫簡少良的犧牲將士家人。

7月6日中午,簡少良的侄兒、弟媳、侄兒媳、侄孫一行4人飛抵雲南,

這趟70多年後特別的“會面”,成都帶來的最特別的禮物,是懷抱一杯成都家鄉的土。他們說,要把這杯家鄉土撒在簡少良的墓前。而因為年事太高,擔心旅途勞頓出現狀況,唯一健在的同輩、今年已87歲高齡的六弟簡紹雲臨時取消了赴滇行程。

六弟激動未眠

特地囑咐帶來一杯家鄉土

6日中午,華西都市報記者抵達昆明機場,隨後不久將轉機前往保山市,地處怒江東岸的施甸縣離保山市不遠,

大概幾十公里。

在機場,記者遇到了專程前往施甸祭拜的簡少良親屬一行。這一次,簡家原本計畫開5個人,除了一直和記者聯繫的簡少良侄子簡張紅,還有簡張紅的妻子、9歲兒子和老母親。“老父親年紀大了,他雖然本人很想來,但考慮到身體狀況,最終他老人家就不親自來了。”簡張紅說。

簡張紅懷裡抱著一個瓶子,裡面裝的是土。“這是專門從老家帶的土。

”簡張紅說,此土是在老家崇州大華鎮的村裡挖的,這是全家去看往大伯最重要的物件,也是老父親簡紹雲特地囑咐的。

老父親簡紹雲雖然身體不好,晚年老兩口也一直生活很平靜,但“消失”70多年的大哥突然有了消息,簡紹雲生活起了波瀾,幾十年的很多記憶又重新打開。在家人前往雲南的頭一晚,簡紹雲幾乎激動未眠,天亮時又反復詢問杯土放好了沒有。

按照計畫,‪今天下午‬,

簡紹雲一家4口將繼續飛往保山,當地政府和志願者團隊將會為他們一家,以及另外幾家來自外省的親屬團做好妥善安排。

記憶重新打開

“大哥去打鬼子,去雲南就沒消息了”

幾天前,華西都市報記者曾到崇州找過簡紹雲老人,簡紹雲對大哥的記憶又重新打開,雖然過去70餘年,但很多事情他還記得比較清楚。

“我在家排行老六,大哥就叫簡紹良(簡少良)。”簡紹雲說。今年87歲的他是家裡排行最小的,簡少良是排行老大,比他大十幾歲。現在,前面的親人都相繼去世,他們這一輩實際上只剩他健在。

這麼多年來,簡張紅不止一次聽到老父親念叨,知道有一個叫簡少良的大伯去打日本鬼子,後來就再也沒消息了,到底人在哪也不清楚。

“家裡人都認為哥哥可能戰死了,但我一直惦念著他。”簡紹雲幾十年的念叨,在最近真的尋到了答案。

簡少良去當兵的時候,簡紹良已經七八歲記事,還記得大哥童年陪伴的片段。“我喜歡跟在他屁股後面跑,讓他用槍打鳥。”那時候,簡家住在崇州大華鎮簡家嶺一帶,簡紹雲有幾個哥哥,後來因為家裡窮,包括簡少良在內幾個兄弟被送到成都水井街學裁縫,謀一個生存的手藝。

根據簡紹雲的回憶和志願者及史學專家的對照,基本確定當年簡少良應該是被抓壯丁當了兵,走上抗日前線,可能就是在水井街被帶走的,最後墓碑名字寫的是簡少良,而不是紹良,應該是登記的時候為了方便簡寫所致。

後來,簡少良在部隊立功升官,簡紹雲還記得不久後,大哥還回過家一趟,衣著灰色軍裝,扛著槍。沒幾天,簡紹雲一家送別大哥,但令簡家人都沒想到的是,一去竟成了永別。此後幾十年,再無簡少良的任何音訊。

撥散歷史塵封

清晰碑刻 指向成都尋找親屬

簡紹雲已經不能再記得,具體是哪年一家送別大哥。根據遠征軍戰史的記載對照,或許當年簡少良跟隨部隊開撥到雲南怒江前線,也就是他最後長眠的地方。

說到遠征軍,就不能不提怒江。這條發源于那曲,最後從緬甸流入印度洋的大江,曾對民族抗戰有著重要意義,在日寇意圖進犯西南,中華民族最危難的那幾年,怒江幾乎是民族存亡的最後一道地理屏障,中日兩軍對峙于江兩岸。

1942年5月,日軍攻陷龍陵縣城,連夜佔據怒江西岸松山,進逼怒江東岸。怒濤滾滾,為防日軍持續進犯,中國軍隊當機立斷炸毀了唯一的通道——惠通橋。之後,憑藉怒江天險等因素,中日兩軍陷入僵持。從1942年5月至1944年5月,兩軍多次有試探性的襲擊,未產生大規模戰役。而從簡少良的墓碑可看見,他犧牲正是在這期間。

1943年的一天,簡少良客死他鄉,他的戰友在戰場周圍將他掩埋,得于一個軍官身份,而立碑銘記。匆匆掩埋,戰友又繼續去打仗了。

日寇被擊潰,敵人被趕走,硝煙慢慢散去。鬱鬱蔥蔥的樹木讓曾經保家衛國的戰場歸於平靜。

就這樣,幾十年過去了。直到20多年前,雲南施甸縣一位叫蘇澤錦的當地志願者,一次偶然的機會走進太平鎮烏木村一塊玉米地,周圍種滿1人多高玉米地的深處,他第一次看到了簡少良的墓地。它靜靜地躺在那兒,看不出有祭掃的痕跡。

出於對軍人的尊重,她刨開了周圍的玉米和墳頭雜草,一座墓門殘破、充滿歷史感的遠征軍墓清晰呈現在眼前。

輕輕拭去碑上泥土,如同撥散歷史塵封。“71軍、歿於癸未年、成都”等字樣,依然清晰可辨。銘刻所載,墓主人是遠征軍71軍87師260團1營3連上士排副成都人簡少良,不幸犧牲于此,戰友將他埋葬在半山腰上,並立下此碑。蘇澤錦回憶說:“我有家人參加過遠征軍,所以對抗日戰爭這段歷史很感興趣。”她仔細記下碑文資訊,並指向成都,尋找簡少良的家屬族人。

家鄉來人祭拜

“一捧墓地的土,也要專門帶回家鄉”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當年抗擊日寇慘烈之戰役,滇緬不在少數。蘇澤錦說,像簡少良這樣的墓,在滇西一帶有很多,大多都是保家衛國的戰士留下,有的只有墳堆。簡少良有完整的墓碑,埋沒在一片玉米地裡,很難引起注意,也碰巧因此而妥善存於至今。由於擔心墓地被破壞,她發現後即聯繫了當地文管所,呼籲村民一同保護。2014年,在多方努力之下,這座遠征軍孤墳,得以重新修繕,新立了墓門架。

滇緬抗戰史專家戈叔亞告訴記者,簡少良犧牲之時,中日兩軍正對峙於怒江兩岸。作為遠征軍71軍87師一員的簡少良,當年應該與部隊駐紮在怒江以西的施甸一帶,1942年5月後對峙2年,互有試探性襲擊。因此,簡少良的犧牲可能性,要麼是在敵我交火中陣亡,要麼是惡劣艱苦環境中染疾而終,他的戰友只能在艱苦的戰場前線,在山上就地找一塊地給他安葬,能在異鄉長眠。

今年6月,從蘇澤錦偶尋簡少良70多年前墓地開啟的尋找簡少良親人活動,通過雲南四川兩地眾多網友和志願者的一一相傳,在本報獨家報導並持續努力尋找下,找到簡少良尚健在六弟——87歲的簡紹雲老人及其後人。

“畏懼他太衝動,家人花了一周的時間,一點點告訴他這個消息。”在昆明機場,簡張紅說到了找到大伯後的細節,這個消息讓老父親包括他在內的每位家人都很激動。雖然這次作為簡少良最親的直系親屬、手足兄弟沒能趕來,但他們一家4口到達雲南,除了特地從老家村子帶來的泥土,明天到施甸縣大伯墓地祭拜後,還將帶一捧墓地的土,專門帶回成都老家,撒到村子裡的那條小溪。“70多年了,我們對這種親情,需要有這麼一個儀式感強的過程,把家鄉的土帶給大伯,讓他聞一聞;把墓前的土帶回老家,就像帶他回家一樣的感覺。”

計畫:民政部門將出具證明材料

記者聯繫施甸縣委宣傳部及相關熱心志願者團隊瞭解到,今天簡少良的4位親屬代表按期抵達施甸縣後,將和另外兩位來自河南的王春泉,來自陝西的鄭發平的親屬會合,7日7日當天,將由專車安排前往三位犧牲將士的墓地進行祭奠活動,並舉行滇西遠征軍陣亡將士墓地普查及遺骸尋找活動啟動儀式,重走當年的滇緬公路,遠眺惠通橋,參觀碉堡等戰場遺跡。

同時,施甸縣民政局將向三位親屬出具證明材料,以便各位親屬向當地民政部門申報烈士。

封面新聞記者李逢春 楊濤 實習生鐘曉璐 雲南施甸現場報導

雖然過去70餘年,但很多事情他還記得比較清楚。

“我在家排行老六,大哥就叫簡紹良(簡少良)。”簡紹雲說。今年87歲的他是家裡排行最小的,簡少良是排行老大,比他大十幾歲。現在,前面的親人都相繼去世,他們這一輩實際上只剩他健在。

這麼多年來,簡張紅不止一次聽到老父親念叨,知道有一個叫簡少良的大伯去打日本鬼子,後來就再也沒消息了,到底人在哪也不清楚。

“家裡人都認為哥哥可能戰死了,但我一直惦念著他。”簡紹雲幾十年的念叨,在最近真的尋到了答案。

簡少良去當兵的時候,簡紹良已經七八歲記事,還記得大哥童年陪伴的片段。“我喜歡跟在他屁股後面跑,讓他用槍打鳥。”那時候,簡家住在崇州大華鎮簡家嶺一帶,簡紹雲有幾個哥哥,後來因為家裡窮,包括簡少良在內幾個兄弟被送到成都水井街學裁縫,謀一個生存的手藝。

根據簡紹雲的回憶和志願者及史學專家的對照,基本確定當年簡少良應該是被抓壯丁當了兵,走上抗日前線,可能就是在水井街被帶走的,最後墓碑名字寫的是簡少良,而不是紹良,應該是登記的時候為了方便簡寫所致。

後來,簡少良在部隊立功升官,簡紹雲還記得不久後,大哥還回過家一趟,衣著灰色軍裝,扛著槍。沒幾天,簡紹雲一家送別大哥,但令簡家人都沒想到的是,一去竟成了永別。此後幾十年,再無簡少良的任何音訊。

撥散歷史塵封

清晰碑刻 指向成都尋找親屬

簡紹雲已經不能再記得,具體是哪年一家送別大哥。根據遠征軍戰史的記載對照,或許當年簡少良跟隨部隊開撥到雲南怒江前線,也就是他最後長眠的地方。

說到遠征軍,就不能不提怒江。這條發源于那曲,最後從緬甸流入印度洋的大江,曾對民族抗戰有著重要意義,在日寇意圖進犯西南,中華民族最危難的那幾年,怒江幾乎是民族存亡的最後一道地理屏障,中日兩軍對峙于江兩岸。

1942年5月,日軍攻陷龍陵縣城,連夜佔據怒江西岸松山,進逼怒江東岸。怒濤滾滾,為防日軍持續進犯,中國軍隊當機立斷炸毀了唯一的通道——惠通橋。之後,憑藉怒江天險等因素,中日兩軍陷入僵持。從1942年5月至1944年5月,兩軍多次有試探性的襲擊,未產生大規模戰役。而從簡少良的墓碑可看見,他犧牲正是在這期間。

1943年的一天,簡少良客死他鄉,他的戰友在戰場周圍將他掩埋,得于一個軍官身份,而立碑銘記。匆匆掩埋,戰友又繼續去打仗了。

日寇被擊潰,敵人被趕走,硝煙慢慢散去。鬱鬱蔥蔥的樹木讓曾經保家衛國的戰場歸於平靜。

就這樣,幾十年過去了。直到20多年前,雲南施甸縣一位叫蘇澤錦的當地志願者,一次偶然的機會走進太平鎮烏木村一塊玉米地,周圍種滿1人多高玉米地的深處,他第一次看到了簡少良的墓地。它靜靜地躺在那兒,看不出有祭掃的痕跡。

出於對軍人的尊重,她刨開了周圍的玉米和墳頭雜草,一座墓門殘破、充滿歷史感的遠征軍墓清晰呈現在眼前。

輕輕拭去碑上泥土,如同撥散歷史塵封。“71軍、歿於癸未年、成都”等字樣,依然清晰可辨。銘刻所載,墓主人是遠征軍71軍87師260團1營3連上士排副成都人簡少良,不幸犧牲于此,戰友將他埋葬在半山腰上,並立下此碑。蘇澤錦回憶說:“我有家人參加過遠征軍,所以對抗日戰爭這段歷史很感興趣。”她仔細記下碑文資訊,並指向成都,尋找簡少良的家屬族人。

家鄉來人祭拜

“一捧墓地的土,也要專門帶回家鄉”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當年抗擊日寇慘烈之戰役,滇緬不在少數。蘇澤錦說,像簡少良這樣的墓,在滇西一帶有很多,大多都是保家衛國的戰士留下,有的只有墳堆。簡少良有完整的墓碑,埋沒在一片玉米地裡,很難引起注意,也碰巧因此而妥善存於至今。由於擔心墓地被破壞,她發現後即聯繫了當地文管所,呼籲村民一同保護。2014年,在多方努力之下,這座遠征軍孤墳,得以重新修繕,新立了墓門架。

滇緬抗戰史專家戈叔亞告訴記者,簡少良犧牲之時,中日兩軍正對峙於怒江兩岸。作為遠征軍71軍87師一員的簡少良,當年應該與部隊駐紮在怒江以西的施甸一帶,1942年5月後對峙2年,互有試探性襲擊。因此,簡少良的犧牲可能性,要麼是在敵我交火中陣亡,要麼是惡劣艱苦環境中染疾而終,他的戰友只能在艱苦的戰場前線,在山上就地找一塊地給他安葬,能在異鄉長眠。

今年6月,從蘇澤錦偶尋簡少良70多年前墓地開啟的尋找簡少良親人活動,通過雲南四川兩地眾多網友和志願者的一一相傳,在本報獨家報導並持續努力尋找下,找到簡少良尚健在六弟——87歲的簡紹雲老人及其後人。

“畏懼他太衝動,家人花了一周的時間,一點點告訴他這個消息。”在昆明機場,簡張紅說到了找到大伯後的細節,這個消息讓老父親包括他在內的每位家人都很激動。雖然這次作為簡少良最親的直系親屬、手足兄弟沒能趕來,但他們一家4口到達雲南,除了特地從老家村子帶來的泥土,明天到施甸縣大伯墓地祭拜後,還將帶一捧墓地的土,專門帶回成都老家,撒到村子裡的那條小溪。“70多年了,我們對這種親情,需要有這麼一個儀式感強的過程,把家鄉的土帶給大伯,讓他聞一聞;把墓前的土帶回老家,就像帶他回家一樣的感覺。”

計畫:民政部門將出具證明材料

記者聯繫施甸縣委宣傳部及相關熱心志願者團隊瞭解到,今天簡少良的4位親屬代表按期抵達施甸縣後,將和另外兩位來自河南的王春泉,來自陝西的鄭發平的親屬會合,7日7日當天,將由專車安排前往三位犧牲將士的墓地進行祭奠活動,並舉行滇西遠征軍陣亡將士墓地普查及遺骸尋找活動啟動儀式,重走當年的滇緬公路,遠眺惠通橋,參觀碉堡等戰場遺跡。

同時,施甸縣民政局將向三位親屬出具證明材料,以便各位親屬向當地民政部門申報烈士。

封面新聞記者李逢春 楊濤 實習生鐘曉璐 雲南施甸現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