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共用單車市場洗牌之際,它是如何半年完成兩輪融資的?

文/陳劍鋒

以“摩拜”和“ofo”為首的共用單車,在經過近兩年爆發式增長後,終於迎來了首個寒冬。如今的共用單車品牌,人人都處於倒閉潮的恐慌狀態,都希望能夠被“摩拜”和“ofo”這樣的行業巨頭收購。

但現實是還是殘酷的,繼僅僅運營了5個月的悟空單車倒閉後,另一單車品牌3Vbike也對外宣佈正式停止運營。

共用單車已經開始進入了下半場,而下半場將會是殘酷的,將會迎來大洗牌,最終會倒下一大批,只剩下一兩家共用單車品牌。從當下的市場看,

最後剩下的也許就是“摩拜”和“ofo”兩家車企了。而據業界人士分析,“摩拜”和“ofo”最後或許也會像“滴滴”和“快的”一樣合併,最終共用單車會成為一家獨角獸公司,至於是“摩拜”還是“ofo”,目前我們無法得知,不過據易觀的一份最新資料顯示,7月以來,ofo小黃車日活躍用戶持續下滑,從1031萬減至513萬,而摩拜的日活躍用戶持續遞增,從653萬增至855萬。

因此,在這樣的大洗牌時期,很難想像能有一家新的共用單車品牌誕生,

並且能夠迅速站穩腳跟,還半年就拿到兩輪融資。筆者很難想像,它是如何做到的?但現實確實真實發生的。

近日,據TechCrunch報導,誕生于誕生於香港的無樁共用單車平臺Gobee Bike宣佈獲得900萬美元A輪融資,並且公司打算用這筆資金進行海外擴張。

該輪融資來自物聯網基金Grishin Robotics。此前,Gobee曾獲得由Swiss Founders Fund領投的種子輪融資。

那麼,Gobee Bike是如何在這種時期,能夠在半年內迅速壯大,並且拿到兩輪融資的,筆者經過分析簡單總結出了幾點,或許可以說明Gobee Bike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

“摩拜”、“ofo”在迅速壯大之後,急於進入海外市場,

根本無暇顧及大陸之外的香港

在胡瑋煒和戴威創立“摩拜”和“ofo”時,或許都沒有想到能夠把共用單車做的如此大,發展如此順利,甚至能夠做到國外。的確,“摩拜”和“ofo”的誕生,也正式催生了共用經濟的概念,算是站在了共用經濟的風口之上。就像雷軍說的,“站在風口之上,豬都能飛上天”。

同時,兩家共用車企在瘋狂的增長過程中,連續多次遭到投資人的青睞,短短的兩年時間,已經完成了7、8次高額的融資,而就在一個月前,雙方的投資人還在因為智慧鎖的問題互撕呢。因此,迫於投資人的期望和自身的壓力,另外再加上或許兩家都有想成為國家化大公司的野心,國內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正好順勢進軍海外市場。因此,遠離大陸的香港,由於相關政策和大陸不一樣,進入香港市場不能像大陸一樣隨時進入,然後又迫於以上的壓力,根本就無暇顧及。

就像Gobee Bike CEO Raphael Cohen說的,“全球擴張的野心以及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是ofo和摩拜不能同時都處理好的,這自然會為其他的小玩家留下發展空間,比如歐洲和北美市場”,因此,Gobee Bike此時進入香港正是時候,再加上共用單車潮,就更容易推動其發展了。

Gobee Bike在抓住天然的優勢同時,還具有其自己的特色

Gobee Bike能夠在香港迅速的發展、擴張,並最終半年拿到兩輪的融資,說白了是因為其具有天然的優勢。香港特區由於公共交通發達,道路較窄,缺少停泊位置等原因,曾被認為不適合引入共用單車模式,也是導致“摩拜”和“ofo”暫時沒有進軍香港的原因,因此當地共用單車市場基本上還處於空白時期。雖然Gobee Bike在推出後遭遇諸多不順,但在當地媒體呼籲多給予創新企業以寬容和時間下,再加上當地政府的支持,Gobee Bike也就很快的發展了起來。

另外,除了Gobee Bike具有天然優勢的同時,主要還是具有一些自己的特色。Gobee Bike提供的共用出行服務基本上與目前市場上的共用單車類似,都是需要進行下載自己的APP進行註冊、綁定銀行卡才能使用。但是、它也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Gobee Bike做了一些創新,其中一個就是它可以通過太陽能發電,為夜間騎行的使用者提供照明服務,這些電也同時支援智慧鎖的應用。這種小的創新更能增加用戶的體驗感。

最後,雖然說Gobee Bike能夠在這種共用單車市場大洗牌期,成功的發展起來。但並不能說它就有能力和“摩拜”、“ofo”形成競爭。要知道,Gobee Bike可以說只是運氣好抓住了這種天然的優勢,一旦那一天“摩拜”和“ofo”殺回香港,就很難保證Gobee Bike在當地的龍頭地位了。

因此,Gobee Bike要想能夠長期在當地站穩腳跟,就必須做好當地的市場,比如提供更好的使用者服務和體驗,在共用單車上面多創新,多突出一些自己獨特的優勢。只有更好的抓住用戶的心,才不用擔心被其它的同行競爭者給取代。

遠離大陸的香港,由於相關政策和大陸不一樣,進入香港市場不能像大陸一樣隨時進入,然後又迫於以上的壓力,根本就無暇顧及。

就像Gobee Bike CEO Raphael Cohen說的,“全球擴張的野心以及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是ofo和摩拜不能同時都處理好的,這自然會為其他的小玩家留下發展空間,比如歐洲和北美市場”,因此,Gobee Bike此時進入香港正是時候,再加上共用單車潮,就更容易推動其發展了。

Gobee Bike在抓住天然的優勢同時,還具有其自己的特色

Gobee Bike能夠在香港迅速的發展、擴張,並最終半年拿到兩輪的融資,說白了是因為其具有天然的優勢。香港特區由於公共交通發達,道路較窄,缺少停泊位置等原因,曾被認為不適合引入共用單車模式,也是導致“摩拜”和“ofo”暫時沒有進軍香港的原因,因此當地共用單車市場基本上還處於空白時期。雖然Gobee Bike在推出後遭遇諸多不順,但在當地媒體呼籲多給予創新企業以寬容和時間下,再加上當地政府的支持,Gobee Bike也就很快的發展了起來。

另外,除了Gobee Bike具有天然優勢的同時,主要還是具有一些自己的特色。Gobee Bike提供的共用出行服務基本上與目前市場上的共用單車類似,都是需要進行下載自己的APP進行註冊、綁定銀行卡才能使用。但是、它也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Gobee Bike做了一些創新,其中一個就是它可以通過太陽能發電,為夜間騎行的使用者提供照明服務,這些電也同時支援智慧鎖的應用。這種小的創新更能增加用戶的體驗感。

最後,雖然說Gobee Bike能夠在這種共用單車市場大洗牌期,成功的發展起來。但並不能說它就有能力和“摩拜”、“ofo”形成競爭。要知道,Gobee Bike可以說只是運氣好抓住了這種天然的優勢,一旦那一天“摩拜”和“ofo”殺回香港,就很難保證Gobee Bike在當地的龍頭地位了。

因此,Gobee Bike要想能夠長期在當地站穩腳跟,就必須做好當地的市場,比如提供更好的使用者服務和體驗,在共用單車上面多創新,多突出一些自己獨特的優勢。只有更好的抓住用戶的心,才不用擔心被其它的同行競爭者給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