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普洱茶說:易武茶的前世今生

談普洱茶山頭,繞不開的一定是易武。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質就是以易武老茶為參照得出來的結論。很多人對易武茶的瞭解從“易武正山”開始,比如大益、下關早期的“易武正山野生茶”,

易武能夠跟老班章並立,是因為易武正山與大白菜一個時期。實際上,易武茶的歷史遠比老班章悠久的多,而易武老茶的價格更是老班章望塵莫及的。

易武茶在清代就作為貢茶成為清代皇帝的最愛。在溥儀的回憶錄中專門提到了皇宮裡喝茶的講究:“夏喝龍井,

冬飲普洱。”翻開清朝歷代皇帝的起居注,清宮流行喝普洱大致起源于雍正皇帝。雍正一生最信任兩位大臣,一位是鄂爾泰,另一位則是張廷玉。鄂爾泰一度擔任雲貴總督,在雍正時期,為了加強對雲南控制,鄂爾泰實行“改土歸流”,可以想像在鄂爾泰來往于雲南北京之間的時候,將香高水柔的易武普洱茶進入了雍正皇帝的視野,從而開啟了易武貢茶的時代。

到了乾隆時期,這位對喝茶頗有研究的皇帝更是對普洱茶表現出非同一般的喜好。為了將普洱茶最佳的味道沖泡出來,乾隆皇帝進行各種嘗試,最終選擇冬天的雪水。每到北京下大雪的時候,乾隆皇帝都會命宮女收集大量積雪,在一個僻靜處一邊煮雪泡普洱茶,

一邊吟詩作賦。其關於《烹雪韻前篇》則最能表現乾隆皇帝對普洱茶的喜愛。

乾隆皇帝駕崩後,嘉慶皇帝主政。嘉慶皇帝一上臺就立即下令查抄巨貪和珅,在和珅巨額的財產清單中,嘉慶皇帝專門在普洱茶一項作了朱批,意思這些普洱茶由自己享用,

其餘則交付國庫。由此可見,普洱茶在清中期已經成為中國上層爭相追捧的茶葉,其價格也一路飛揚,遠在雲南邊陲的易武古鎮一到春茶採摘的季節,竟然會雲集數萬人。

嘉慶之後的道光時期,一塊“瑞貢天朝”的牌匾直接道出易武普洱茶的地位,

至今這塊牌匾還在易武老街。只不過皇室已成過眼雲煙,唯有古茶樹靜靜的生長在茶山之上。

在普洱茶收藏市場,排在前列的幾乎清一色易武茶。車順號、宋聘號的老茶,只要品相沒問題,價格全部在數十萬左右。這是猛海地區的普洱茶所無法匹及的,現存的老茶歷史最為悠久的為易武,易武也是唯一被證明不經任何拼配就能夠存放很久的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