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價值分析之宏觀經濟學 8——實體、金融、勞動力市場的一般均衡

前文分別介紹了實體、金融、勞動力市場的各自均衡狀態,在實際中,只有三者均達到均衡狀態,經濟體才能算是處於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本文將就這三部分的集成均衡進行簡要介紹。

1 總供給

要確定總供給,得先弄清楚一般價格水準(P)與產出(Y)之間的關係。

前面介紹了有關的一般價格水準(P)的關係:

P=(1+μ)*W/A

其中,W=E(P)*F(u),F(u)=F(1-Y/(A*L)).

所以,我們就可以得到總供給關係(AS):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價格P與產出Y是正相關的關係,因為當Y增加的時候,失業率降低(1-Y/(A*L)降低),F(u)增加,同時,由於(1+μ)/A、E(p)總為正數, 所以P會隨著Y的增加而增加(斜率為正)。但是F(u)並不是一個線性關係,所以表現在圖表上是一條向上的曲線(如下圖)。

當預期價格E(P)=P的時候,相對應的產出Yn稱為自然產出水準。

2 總需求

除了總供給之外,總需求是均衡達成的另一個方面。而需求關係可以通過已經討論過的IS-LM模型來達到:

IS關係:Y=C(Y-T)+I(r,Y)+G

LM關係:MS/P=L(Y,i)=b0+b1*Y-b2*i

再細化後可以得到:

上述公式就是總需求關係(AD),從中可以看出,

價格P與Y是呈現負相關的關係。具體表現在圖表上:

3 短期和中期產出均衡

從上面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知道:E(p)決定著AS曲線,MS、G、T決定著AD曲線。當總供給等於總需求的時候,實體、金融以及勞動力市場將得到均衡:

在圖中短期均衡狀態下的產出水準未必恰好等於自然產出水準,換言之,均衡狀態下的失業率不一定等於自然失業率。

從中期來看,產出均衡則趨向於恢復到其自然產出均衡水準。因為如果預期價格高於實際觀測到的價格,那麼未來的預期工資將會降低,引起工資需求減少,所以生產成本會降低,

價格會下降,實際貨幣供給增加,利率降低,刺激生產與投資,所以產出增加,產出增加會刺激企業更多的招募勞動者,失業率降低,如此迴圈,向著自然產出水準方向收斂。

4 財政政策的影響

假定目前短期均衡已經位於自然均衡水準(Yn,Pn),當財政政策變化的時候,均衡又會如何變化呢?假定政府提高財政赤字但保持稅收不變,那麼IS曲線將會向右移動,AD曲線同時向右移動(如圖所示),

產出增加至Y1,然而由於產出的突然增加,工人名義工資會增加,生產成本升高,引起價格上漲從Pn上漲至P*,這將導致產出減少至Y*,同時價格上漲導致實際貨幣供給下降,LM曲線上移,利率上升至r*,在B*處達到短期均衡。

從中長期來看,當產出水準Y*高於Yn的時候,AS曲線將會向上移動,達到B**的均衡位置,此時的產出水準為Yn,價格水準為P**,價格的上漲又會引起LM曲線的上移,最終IS-LM也會在B**處達到均衡(此處不再附圖)。

從最終結果來看,當經濟已經處在自然均衡點的時候,政府支出的增加導致了一般價格水準和利率的上漲,但是對產出水準的影響僅僅是暫時的,經過一段時間後,產出又恢復到自然產出水準。我們可以發現,由於利率上升導致的投資減少正好等於政府支出增加的部分。

5 貨幣政策的影響

假定政府增加名義貨幣供給,那麼又該如何變化呢?名義貨幣的供給會造成LM曲線向下運動,AD曲線向右運動,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這種供給的增加造成了產出從Yn移動到了Y1,需求的增加給價格帶來了壓力,價格從Pn上升到P*,以恢復均衡,這種價格的上漲又造成了實際貨幣供給的降低,LM曲線向上移動,產出從Y1降低至Y*。IS-LM、AS-AD同時達到短期均衡(如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Y*需要朝著Yn的方向變動以獲得均衡,AS曲線向上移動,在此過程中價格從P*上漲至P**,Y1回到Yn,進而實際貨幣供給減少,LM曲線上移,又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

綜上來看,短期內,擴張性貨幣政策會導致利率的下降和價格的上漲以及產出短期增加,但是從中期來看,擴張性貨幣政策會導致價格的上漲,對利率和產出沒有實質影響。

小結

本文主要介紹了實體、金融以及勞動力市場的總體均衡,主要涉及三個主要的變數——實際利率、產出和價格水準。有了這些內容作為基礎,下面更複雜的問題理解起來會好很多。

從最終結果來看,當經濟已經處在自然均衡點的時候,政府支出的增加導致了一般價格水準和利率的上漲,但是對產出水準的影響僅僅是暫時的,經過一段時間後,產出又恢復到自然產出水準。我們可以發現,由於利率上升導致的投資減少正好等於政府支出增加的部分。

5 貨幣政策的影響

假定政府增加名義貨幣供給,那麼又該如何變化呢?名義貨幣的供給會造成LM曲線向下運動,AD曲線向右運動,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這種供給的增加造成了產出從Yn移動到了Y1,需求的增加給價格帶來了壓力,價格從Pn上升到P*,以恢復均衡,這種價格的上漲又造成了實際貨幣供給的降低,LM曲線向上移動,產出從Y1降低至Y*。IS-LM、AS-AD同時達到短期均衡(如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Y*需要朝著Yn的方向變動以獲得均衡,AS曲線向上移動,在此過程中價格從P*上漲至P**,Y1回到Yn,進而實際貨幣供給減少,LM曲線上移,又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

綜上來看,短期內,擴張性貨幣政策會導致利率的下降和價格的上漲以及產出短期增加,但是從中期來看,擴張性貨幣政策會導致價格的上漲,對利率和產出沒有實質影響。

小結

本文主要介紹了實體、金融以及勞動力市場的總體均衡,主要涉及三個主要的變數——實際利率、產出和價格水準。有了這些內容作為基礎,下面更複雜的問題理解起來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