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十四個望娘灘”傳說發源於四川瀘縣光明場

作者:羅險峰

四川瀘縣光明場位於玉蟾街道工礦社區,

是瀘州到成都的茶馬古道的一個中轉站。馬溪河從場邊流過,在大巫灘附近匯入瀨溪河。

明代時,光明場稱作“來節驛”。文學家楊慎寫下了《來節驛即事》《來節驛夕坐聯句》《來節道中抱病行》《趙凹口留別江陽親友》等詩,其中 有句雲:“今夕孤燈來節驛,回首江陽秋月懸。”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二• 四川 •七載:“來節驛本在(瀘)州北,近隆昌縣之玉蟾山”。

清朝《古今圖書集成》載:“驛遞:(瀘州)會津門,

渡小市,由土漕口、雙林鋪、高山鋪、中火鋪、林坎鋪、來節驛、嘉明鎮,交隆昌縣界”。

瀘縣光明茶馬古道

這裡是流傳久遠的“二十四個望娘灘”傳說故事發源地。

傳說很久以前,在場上住著一戶人家,家中只有母親和兒子,母親是瞎子,兒子人叫聶娃。

由於家裡很窮,聶娃每天只能靠割草賣給別人家喂牛來維持生活。一天,他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割草時,無意中看到一窩長得非常茂盛的草,便割了回去。第二天,他又去割草時,那窩草竟然又長得非常茂盛,便又割了回去。第三天第四天仍然是那樣,他便想道:“要是這窩草能長在我家附近,該有多好啊!”他便好奇地將那窩草連根拔起,拔起後,發現下面竟然有顆閃閃發光的珠子,
就拿了回去。回家後,他將珠子放在了要見底的米壇中。第二天發現米壇中的米竟然漲滿了,這讓他們母子倆太高興了。

這件事不知咋的,被當地一個惡人知道了,惡人便帶著家丁到他家去搶這寶珠。聶娃當然不給,情急之下,聶娃將寶珠放進嘴裡吞了下去。過了一會兒,聶娃口渴得要命,便跑到水缸邊去喝水,結果把水缸喝幹了,還不解渴;於是跑到井邊去喝水,他把井裡的水喝幹了,

還是不能解渴;他便跑到場邊馬溪河裡去喝水,又將那河水喝幹了;他只好順著往下跑到瀨溪河裡去喝,身體也慢慢變成了龍形。他的母親見此情景,便大呼聶娃的名字:“聶娃!兒呀!”聶娃沒有辦法,只能順著下游而去。他的母親每呼喚一聲,聶娃就回頭看一眼母親。每一回頭望,他所在的河段上便出現一節河灘。他的母親喊了他二十四聲,直到看不見了,聶娃回望了二十四回,
就形成了今天瀨溪河上的“二十四個望娘灘”,人們有感于聶娃的孝心,便改叫他“聶龍”。

這聶龍順著瀨溪河一直下去,就到了東海。在那裡住了一段時間,受盡了魚蝦們的欺負,真是“龍遊淺水遭蝦戲”,加之又想念母親,便產生了回家的想法。聶龍回家後,白天在瀨溪河邊的一個水潭裡嬉戲,人們就叫它“龍潭”;晚上就到河邊的一個洞裡休息,人們就叫它“龍洞”,文人雅士稱之為“龍宮”,附近的場也改名為“龍洞場”。

龍潭

龍宮

龍洞場

後來,聶龍想在此處(今水閘樓)紮斷,使現今四面靠山的瀘縣縣城福集一帶形成一個小海來安身。主意已定,他便施展法力,從泰山挑來一擔土。觀音菩薩早已看在眼裡,見聶龍要攔河造海,萬頃良田將變成一片汪洋,無數百姓都要遭殃。觀音菩薩同時也知道聶龍使的這種法術一聽公雞鳴叫就失靈。於是,她立即就學公雞鳴叫,雖是午夜,卻引起了四鄉公雞紛紛鳴叫起來。這時,聶龍挑來的土只倒了一箢篼在河中,這就是現在的箢篼山的來歷。

水閘樓

箢篼山

場後石螭頭

最後,聶龍見攔河造海不能成功,只好乖乖地待在家鄉場後的山上,守護著母親,慢慢化成了石頭,變成石龍。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場名改為“石龍場”。民國版《瀘縣誌•鎮鄉》載:“場後石出如螭頭,故名(石龍場)”。解放後,改為了“光明場”,特產有著名的“魚鬆”。

作者介紹:羅險峰,男,瀘州瀘縣人,系瀘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

附近的場也改名為“龍洞場”。

龍潭

龍宮

龍洞場

後來,聶龍想在此處(今水閘樓)紮斷,使現今四面靠山的瀘縣縣城福集一帶形成一個小海來安身。主意已定,他便施展法力,從泰山挑來一擔土。觀音菩薩早已看在眼裡,見聶龍要攔河造海,萬頃良田將變成一片汪洋,無數百姓都要遭殃。觀音菩薩同時也知道聶龍使的這種法術一聽公雞鳴叫就失靈。於是,她立即就學公雞鳴叫,雖是午夜,卻引起了四鄉公雞紛紛鳴叫起來。這時,聶龍挑來的土只倒了一箢篼在河中,這就是現在的箢篼山的來歷。

水閘樓

箢篼山

場後石螭頭

最後,聶龍見攔河造海不能成功,只好乖乖地待在家鄉場後的山上,守護著母親,慢慢化成了石頭,變成石龍。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場名改為“石龍場”。民國版《瀘縣誌•鎮鄉》載:“場後石出如螭頭,故名(石龍場)”。解放後,改為了“光明場”,特產有著名的“魚鬆”。

作者介紹:羅險峰,男,瀘州瀘縣人,系瀘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