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海遊蹤:八閩大地行之平潭島,福建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

從塘嶼折回沃口渡頭,乘車一個半小時左右,便到達福建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平潭島。


平潭簡稱“嵐”,俗稱海壇,位於福建省東部,與臺灣隔臺灣海峽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 由以海壇島為主的126個島嶼組成,主島海壇島是福建省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同時也是著名的漁業基地。

2009年,福建省決定開發平潭時,平潭很快就輕而易舉地拿到了全國惟一對台交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 樣的“金帽子”,並由此從平潭縣一躍而為福建省直接管轄的平潭綜合實驗區。2013年7月,平潭綜合實驗區獲得並行使設區市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是福建省直管的地級行政管理區。平潭縣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行“政區合一”(行政區和實驗區)的管理體制。2015年4月,平潭納入福建自貿區。
平潭歷史悠久,開發較晚,島上還保留著大片海島原始建築,所以這裡是一個文藝青年很走心的海島。

平潭島因島上時常“東來嵐氣彌漫”,簡稱“嵐”或“東嵐”,舊稱“海山”,由126個島嶼、702座岩礁組成,素有“千礁島縣”之稱,總面積278.61平方公里,人口40萬。主島因“其形似壇、兀峙海中”而稱海壇島,

面積267平方公里。全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

2009年5月14日,國務院決定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

作為海西“橋頭堡”的平潭成為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島上到處可見繁忙的建設景象。

上島後第一個考察的景點,叫南寨山石林。在方圓一平方公里的低丘陵上,遍佈著風化花崗岩體,

體積碩大、形態各異,其中奇特與象形山石景觀達40餘處,堪稱“岩石動物園”。這些象形山石原本都是海底之物,也就是說,遊客不用下海,便能親眼看到幾千萬年前海底世界的景象。

平潭島東南隅有壇南灣,沙灘岸線綿延22公里,灘面平緩,海水清澈,有“白金海岸”之美譽。因附近山林地帶有煙火,濃煙彌漫著壇南灣,嗆人咽眼,眾皆失望而歸。

平潭島東南隅有壇南灣,沙灘岸線綿延22公里,灘面平緩,海水清澈,有“白金海岸”之美譽。因附近山林地帶有煙火,濃煙彌漫著壇南灣,嗆人咽眼,眾皆失望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