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海遊蹤:八閩大地行之海神天壇,國家級海壇風景名勝區之一

從莆田出發,我們向福清市龍高半島東南端的東瀚鎮進軍,

那兒有個海亮村,村裡有個沃口渡頭,與平潭縣僅一水之隔,能乘船前往塘嶼、東甲島。

福清古稱融城,雅稱玉融,唐置萬安,後改福唐、永昌,因“山自永福裡,水自清源裡,會於治所”而定名福清,現屬福州市管轄。東瀚鎮有雞灣,盛產花崗石,以質地好、品類多、易開採飲譽海內外。“步入中山陵,方曉雞灣石”,建造南京中山陵的花崗石,就是當年南京政府從雞灣沃口采運去的。

海壇天神所在地塘嶼的南中村,當地百姓有一則歌謠很有意思,叫《南中十八怪》,戲錄如下:

注:①這是一種地方民俗,“跳火囤”,源於元朝,是莆仙一帶的獨特風俗,影響到本地

②南海鄉距莆仙(興化)近,方言受其影響,這與其他島不同

③南中盛產紫菜,當地民眾將紫菜搓成線團,極似老鼠尾巴

(選自《攀講平潭》詹立新 著)

海壇天神景區屬於國家級海壇風景名勝區之一,它位於平潭綜合實驗區南端的南海鄉塘嶼島上。因其岩石形狀酷似“天神”而得名,又稱“石人壇”,是平潭島奇石“雙絕”之一(另一為石牌洋)。

天神頭枕沙灘,足伸南海。身長330米,體寬150米。胸高36米,頭長33米,頭寬35米,頭高31米,脖子長18.3米,下身斜翹一柱狀風化岩體,如男性特徵,其高4.15米,長達3米多,

為周邊漁婦傳宗接代膜拜物,相傳只要觸摸此物,即可生個大胖小子。周身均為花崗岩球狀風化造型,如此巨大的球狀風化造型世所罕見,天下奇絕。最妙的是,在海壇天神身上,居然還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的景致,比如那個男性特徵近看又是一隻倒放的靴子。天神身上圍繞的天然海蝕裂紋好象萬里長城。在身體中部,有許多圓柱型的石頭,大小不一,近乎純圓柱,好象天庭的柱子折斷,
散落人間。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關於海壇天神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在海壇島上,有一對打漁為生的夫妻,丈夫不僅是海壇島上最強壯的男人,也是東海方圓數千里內最英俊瀟灑的美男子,被稱為海壇勇士。他的妻子既美麗又賢慧,夫妻樂善好施,深得人們喜愛。丈夫喜歡用自己的力量與智慧為漁民們排憂解難,特別是在當別的漁船遇到颱風等風險時,丈夫總是挺身而出,成為東海上著名的海上救險者。妻子喜歡利用自己的柔情和人情幫助漁家姐妹們,最喜歡給人當紅娘,牽線搭橋,成全了許多對美滿姻緣。夫妻倆和鄉親們非常幸福地過著海島漁家生活。這讓東海龍王十分嫉妒,總是想破壞他們的幸福生活。龍王多次在丈夫捕魚時掀起狂風巨浪,讓其他的漁民陷入危險中,但是丈夫的力量太強大,每次都化險為夷。但是有一次,龍王施展出全部魔力,把島上最大的一艘漁船困在離島數百里的大海上,十多位漁民無法回家,丈夫獨自駕著一隻小船前往營救,與龍王進行生死搏鬥。最後鄉親們得救了,海壇勇士卻被龍王用鬍鬚纏住脖子,勇士與龍王在海上大戰了七七四十九天,本想把龍王擒回海壇島,但是到了離海壇島百里遠的塘嶼島旁的大沙灘時,就筋疲力竭了,只好躺下休息不再醒來,龍王割斷自己的鬍鬚,逃回大海,沒有了龍鬚,從此不再興風作浪。妻子聞訊趕來,悲痛欲絕,取下自己的玉石項鍊,扯下鬍鬚,戴在丈夫的脖子上。所以今天在南海天神的脖子上還能夠看到那串玉石項鍊。

海壇勇士的故事感動了女媧,為了讓後世永遠能夠緬懷海壇勇士的豐功偉績,女媧把他的肉體變成了巨大的石人。妻子每天都從海壇島駕船來看望丈夫,久而久之產生了想要個孩子的願望。女媧滿足了妻子的願望,在煉石時煉出能夠幫助女性生子的“生命之根”。從此後,不僅海壇勇士的妻子生出了孩子,一些因為生理等原因無法生孩子的夫妻來此朝拜。於是人們就把海壇勇士稱為“海壇天神”。

島的最南端,是一整塊石頭橫臥在海中,經一沙壟與村子相連,邊上是絕崖,除了釣魚,沒什麼出產,而且很像一個人躺在那裡,人跡罕至。從古至今,它一直有一個聳人聽聞的名字:死人潭!當地人延續這種說法:平潭島的最南端,俗稱“死人腳尾”。小孩都不敢攀援靠近。

1992年,平潭縣建縣九十周年,縣委縣政府實施旅遊興縣戰略,當年經世界地質專家團在參觀並多次考察論證鑒定後,認為這一石島,是海蝕地貌壟斷景觀,世所罕見,天下奇絕,應該加以開發,於是便有了今天人們耳熟能詳、趨之若鶩的美譽:海壇天神!著名書法家、福建師大教授朱以撒欣然提筆:“神遊萬古”。

這位,“天神”,東西平躺,頭枕東沙、足伸南海,身長330米,體寬150米,胸高36米,頭長33米,頭寬35米,頭高31米,脖子長18.3米。體型超過樂山大佛四倍,蔚為壯觀。

下身斜翹一柱狀,為風化岩體,酷似男生生☆禁☆殖☆禁☆器,當地居民稱之為“神仙石”。石柱高4.15米,圓徑4.5米,為周邊漁婦傳宗接代之膜拜物。相傳只要一觸摸此物,男性精力旺盛,婦女即可生個大胖小子。這也是“海壇天神”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說:“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偉奇、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海壇天神”就是險遠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其實“海壇天神”曾有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孫悟空大鬧天宮後,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將追捕孫悟空。孫悟空逃往南海,央求觀音保佑,一天將追到南海,之間碧波連綿,海水清澈,此地淨比仙境,便躺在沙灘上,翹起二郎腿,睡著了,誤了時辰,玉帝大怒,於是便罰他做了這一絕石景觀。

十裡金沙百媚生,

九天元老下凡塵。

富貴難敵桑梓地,

小島漁人賽神仙。

--轉自《平潭史話》念家聖著

從沃口渡頭棄車乘船,第一站便是前往塘嶼。

塘嶼屬平潭縣南海鄉管轄,島上約有4000來居民。這裡距臺灣新竹港僅68海裡,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最近處。島嶼東西寬0.72公里,南北長4.23公里,面積3.243平方公里,周圍灘塗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岸曲折,岸線長約15公里,有12個澳口。

島上最有特色的景點在南端的沙灘上,有一仰臥的巨型全男性像形石人,這個體積超過樂山大佛四倍的巨型石人被稱作“海壇天神”。該巨型石人體長330米,胸寬150米,由灰白色粗粒花崗岩組成。石人頭枕金色沙灘,伸入東海碧波中,身旁雙手平直,頭部、耳朵、喉結逼真,挺胸凸肚,體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歎絕。如此巨型石質造型,渾然天成,造型奇特,形象逼真,世所未見。

離塘嶼5海裡,有東甲島,俗稱簡單金銀島,這個面積約1平方公里的遠離大陸的偏僻荒島,近年來被驢友們熱炒,譽為“中國的馬爾地夫”。據說那兒有漂亮的沙灘,周圍水深7至10米,海水深藍,清澈見底,可以看到2—3米下面的魚,四周還分佈著各種各樣的岩石,島中部有大片平坦的草地,可以在上面懶洋洋的打瞌睡,聽聽海的呼吸,聞聞海風中的鹽味,是完全的世外桃源、海外仙島。但由於最近封島禁遊,我們只能望洋興嘆……

夫妻樂善好施,深得人們喜愛。丈夫喜歡用自己的力量與智慧為漁民們排憂解難,特別是在當別的漁船遇到颱風等風險時,丈夫總是挺身而出,成為東海上著名的海上救險者。妻子喜歡利用自己的柔情和人情幫助漁家姐妹們,最喜歡給人當紅娘,牽線搭橋,成全了許多對美滿姻緣。夫妻倆和鄉親們非常幸福地過著海島漁家生活。這讓東海龍王十分嫉妒,總是想破壞他們的幸福生活。龍王多次在丈夫捕魚時掀起狂風巨浪,讓其他的漁民陷入危險中,但是丈夫的力量太強大,每次都化險為夷。但是有一次,龍王施展出全部魔力,把島上最大的一艘漁船困在離島數百里的大海上,十多位漁民無法回家,丈夫獨自駕著一隻小船前往營救,與龍王進行生死搏鬥。最後鄉親們得救了,海壇勇士卻被龍王用鬍鬚纏住脖子,勇士與龍王在海上大戰了七七四十九天,本想把龍王擒回海壇島,但是到了離海壇島百里遠的塘嶼島旁的大沙灘時,就筋疲力竭了,只好躺下休息不再醒來,龍王割斷自己的鬍鬚,逃回大海,沒有了龍鬚,從此不再興風作浪。妻子聞訊趕來,悲痛欲絕,取下自己的玉石項鍊,扯下鬍鬚,戴在丈夫的脖子上。所以今天在南海天神的脖子上還能夠看到那串玉石項鍊。

海壇勇士的故事感動了女媧,為了讓後世永遠能夠緬懷海壇勇士的豐功偉績,女媧把他的肉體變成了巨大的石人。妻子每天都從海壇島駕船來看望丈夫,久而久之產生了想要個孩子的願望。女媧滿足了妻子的願望,在煉石時煉出能夠幫助女性生子的“生命之根”。從此後,不僅海壇勇士的妻子生出了孩子,一些因為生理等原因無法生孩子的夫妻來此朝拜。於是人們就把海壇勇士稱為“海壇天神”。

島的最南端,是一整塊石頭橫臥在海中,經一沙壟與村子相連,邊上是絕崖,除了釣魚,沒什麼出產,而且很像一個人躺在那裡,人跡罕至。從古至今,它一直有一個聳人聽聞的名字:死人潭!當地人延續這種說法:平潭島的最南端,俗稱“死人腳尾”。小孩都不敢攀援靠近。

1992年,平潭縣建縣九十周年,縣委縣政府實施旅遊興縣戰略,當年經世界地質專家團在參觀並多次考察論證鑒定後,認為這一石島,是海蝕地貌壟斷景觀,世所罕見,天下奇絕,應該加以開發,於是便有了今天人們耳熟能詳、趨之若鶩的美譽:海壇天神!著名書法家、福建師大教授朱以撒欣然提筆:“神遊萬古”。

這位,“天神”,東西平躺,頭枕東沙、足伸南海,身長330米,體寬150米,胸高36米,頭長33米,頭寬35米,頭高31米,脖子長18.3米。體型超過樂山大佛四倍,蔚為壯觀。

下身斜翹一柱狀,為風化岩體,酷似男生生☆禁☆殖☆禁☆器,當地居民稱之為“神仙石”。石柱高4.15米,圓徑4.5米,為周邊漁婦傳宗接代之膜拜物。相傳只要一觸摸此物,男性精力旺盛,婦女即可生個大胖小子。這也是“海壇天神”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說:“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偉奇、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海壇天神”就是險遠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其實“海壇天神”曾有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孫悟空大鬧天宮後,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將追捕孫悟空。孫悟空逃往南海,央求觀音保佑,一天將追到南海,之間碧波連綿,海水清澈,此地淨比仙境,便躺在沙灘上,翹起二郎腿,睡著了,誤了時辰,玉帝大怒,於是便罰他做了這一絕石景觀。

十裡金沙百媚生,

九天元老下凡塵。

富貴難敵桑梓地,

小島漁人賽神仙。

--轉自《平潭史話》念家聖著

從沃口渡頭棄車乘船,第一站便是前往塘嶼。

塘嶼屬平潭縣南海鄉管轄,島上約有4000來居民。這裡距臺灣新竹港僅68海裡,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最近處。島嶼東西寬0.72公里,南北長4.23公里,面積3.243平方公里,周圍灘塗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岸曲折,岸線長約15公里,有12個澳口。

島上最有特色的景點在南端的沙灘上,有一仰臥的巨型全男性像形石人,這個體積超過樂山大佛四倍的巨型石人被稱作“海壇天神”。該巨型石人體長330米,胸寬150米,由灰白色粗粒花崗岩組成。石人頭枕金色沙灘,伸入東海碧波中,身旁雙手平直,頭部、耳朵、喉結逼真,挺胸凸肚,體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歎絕。如此巨型石質造型,渾然天成,造型奇特,形象逼真,世所未見。

離塘嶼5海裡,有東甲島,俗稱簡單金銀島,這個面積約1平方公里的遠離大陸的偏僻荒島,近年來被驢友們熱炒,譽為“中國的馬爾地夫”。據說那兒有漂亮的沙灘,周圍水深7至10米,海水深藍,清澈見底,可以看到2—3米下面的魚,四周還分佈著各種各樣的岩石,島中部有大片平坦的草地,可以在上面懶洋洋的打瞌睡,聽聽海的呼吸,聞聞海風中的鹽味,是完全的世外桃源、海外仙島。但由於最近封島禁遊,我們只能望洋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