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鑒別苦丁茶?

苦丁茶,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Holly, leaf of Broadleaf Holly,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種常綠喬木,

俗稱茶丁、富丁茶、皋盧茶,主要分佈在西南地區(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及華南地區(江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是純天然保健飲料。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類、咖啡鹼、蛋白質等200多種成分。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後甘涼,具有清熱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強心、潤喉止咳、降壓減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脈等多種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減肥茶”、“降壓茶”、“益壽茶”等美稱。

那麼如何鑒別苦丁茶呢?

一、真假識別

苦丁茶的葉片較普通茶葉大1.5-2倍,葉橢圓形,葉片厚,有革質、無茸毛。鮮葉光澤性強,墨綠色。嫩芽葉製成的茶,外形粗壯,捲曲,無茸毛。沖泡可判明真偽:苦丁茶滋味是先苦(這種苦味是口感可接受的苦味)然後有微甘味,無澀、辣、臭、酸及其他異味,耐沖泡。嫩葉做的苦丁茶1克可沖泡150ml水,其茶味濃郁,沖泡8次-10次滋味仍強烈,是普通茶葉難以媲美的。

老熟葉製成的茶葉,其滋味也是先苦後甘,無青味,滋味顯濃緩慢釋放,耐沖泡是主要的特點。添加2-4倍量的茶葉滋味只是感覺略濃,其苦味口感仍清爽、醇甘,不會變得奇苦難耐。是其他樹葉、甚至添加一些物質難以做成的。回甘味過強、帶甜味的,可能是加了甘草或糖。若有參味的可能是絞股藍或其他參類。查葉底:苦丁茶葉底帶紫褐色、無茸毛,葉片大且厚,
茶梗粗壯。全片的老葉面積大,葉緣齒較純。

二、異質茶鑒定

即在苦丁茶中摻入其他物質,憑感官是可區別的。普通茶葉身骨較輕,外形較小,看葉底時葉片小而薄。粗粒粉末多則可能夾雜有其他物質。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是取可疑異物約2粒穀子大小放入口中用門牙切壓。正品含於口中能感覺出苦味。先苦後甘,而劣質品則沒有苦味或苦味弱,或奇苦或有其他異味,甘草只有甘甜味而沒有苦味。

三、品質鑒別

苦丁茶是保健飲品,對其審評與普通茶葉不同,是否耐沖泡是主要的,高檔苦丁茶滋味濃而醇厚,先苦後甘,條索較緊潔。

把盤:經篩、搖、收茶樣,無碎雜物,中段茶多,身骨重者為好,老葉茶切條均勻為宜。

開湯:稱3克茶樣,用150ml品評杯,開水泡5分鐘。

嗅香氣:葉底香氣不明顯,較平淡,熱嗅和冷嗅無異味為正常,無黴氣、焦氣。嘗滋味:先苦後甘,苦味是口感可接受的醇爽,

無異味為好。甘味,只是口感甘醇,回甘味不強烈、無甜味為好。飲後口腔及喉嚨感覺清醇甘味,無惡味感。如品出酸、奇苦、辣、焦味的品質不夠好,甚至是摻雜的偽劣品,要重新檢驗。

耐泡性檢驗:苦丁茶耐沖泡,其滋味緩緩釋出,連續沖泡(每次泡5分鐘)10餘次仍感滋味甚濃的為好。脫味快,易變淡味的稍差。

看湯色:苦丁茶以湯色黃綠、清澈、無渾濁或懸浮物為好。

評葉底:以靛青或暗青色、柔軟、葉片無焦斑、無碎物的為好。泡茶渣、湯的擱置:用淨開水泡浸的苦丁茶,茶湯放置3天-5天一般不會變味,滋味如初。沖泡茶葉倒至無水滴時,茶渣在杯中放置3天-5天一般不會黴變,重新衝開水,茶味尚存。

老葉做成的苦丁茶,其滋味與嫩葉做成的相近,只是耐泡次數稍少些,每次沖泡出的茶味淡些而已。如稍增加茶葉量,飲用口感仍較好。

苦丁茶。

泡茶渣、湯的擱置:用淨開水泡浸的苦丁茶,茶湯放置3天-5天一般不會變味,滋味如初。沖泡茶葉倒至無水滴時,茶渣在杯中放置3天-5天一般不會黴變,重新衝開水,茶味尚存。

老葉做成的苦丁茶,其滋味與嫩葉做成的相近,只是耐泡次數稍少些,每次沖泡出的茶味淡些而已。如稍增加茶葉量,飲用口感仍較好。

苦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