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價值分析之宏觀經濟學(21)——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上文我們提到了貨幣政策,包括公開市場操作、貼現以及存款準備金,它們都會對貨幣的供給產生影響,通常是通過調整貨幣目標來達到最終的經濟目的的。但是這個過程又是如何發生的呢?不管別人是否好奇,

反正我是很好奇的,所以今天將要介紹的就是這個過程——貨幣政策的傳導過程。

1 利率管道

這個應該是比較容易被想到的,也是最直接的效果。因為貨幣供給的增加或者減少將會直接影響利率,這個過程也很容易通過IS-LM模型來解釋。

比方說,實際貨幣供給MS/P增加,短期來看,會引起利率的降低,從而LM曲線向下移動,在相同產出水準下,利率降低,

而利率的降低會刺激投資,投資反過來又會增加產出,產出的增加對貨幣需求會增加,貨幣需求的增加會提高利率。總的來說,利率降低,產出增加。

從長期來看,因為產出的增加,收入增加,消費需求也同步增加,物價上升。同時,價格的上升也會導致實際貨幣供給的降低和利率的進一步上漲。此過程可以從如圖所示的AS-AD曲線中得到驗證。

在變化之前,產出位於自然產出Yn。當貨幣量增加,使得總需求從AD移動至AD1,短期均衡向右移動,產出、價格以及利率都降低。但是一段時間後,當產出大於自然產出的時候,工資和價格就會上漲,AS曲線上移,直到再次達到均衡。

從這個過程中,應該不難發現,有兩個重要的節點,一個是利率與貨幣需求的關係,

如果利率的降低並不能或者很少提高貨幣需求,那麼這種提高很難對經濟產生的效果就會差得多;其次是投資與產出的關係,如果投資並不能使產出得到有效增加,那麼其效果也是不確定的。

2 信貸管道

貨幣政策對實體市場產生影響的另外一種方式是信貸,一般而言,如果央行以更低的利率提供信貸給商業銀行,那麼貨幣需求將會增加,整個貨幣市場的總供給會增加。

貼現率就屬於這一種方式。

另外一種比較簡介的信貸方式是公開市場操作,如果中央銀行買入證券,那麼一來會增加債券的價格,下調資本市場的利率,另外一方面,使得銀行體系的儲備增加,那麼實際貨幣供給將會增加。

3 匯率管道

考慮貨幣緊縮的狀況,在給定產出水準的情況下,貨幣存量的減少會使得利率上升,高利率增加了對國內貨幣的需求,資本流入,國際市場上本幣減少,那麼匯率下降,貨幣升值。出口商品價格升高,進口商品價格下降。根據馬歇爾-勒納條件,匯率的下降導致淨出口的惡化,那麼國內資本淨外流加速。由於低成本的進口,那麼國內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比較穩定,同時貿易平赤字對產出有收縮作用,這就達到了其政策效果。

從長期來看,淨出口的持續惡化,會導致國際市場上本幣供給的增加,那麼匯率會下降,匯率的下降又反過來使得淨出口得到好轉,再次達到平衡狀態。

小結

本文主要借用之前介紹的理論和知識簡單介紹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下文將繼續簡單介紹央行在選擇貨幣政策時候的一些考量。

這就達到了其政策效果。

從長期來看,淨出口的持續惡化,會導致國際市場上本幣供給的增加,那麼匯率會下降,匯率的下降又反過來使得淨出口得到好轉,再次達到平衡狀態。

小結

本文主要借用之前介紹的理論和知識簡單介紹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下文將繼續簡單介紹央行在選擇貨幣政策時候的一些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