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紙螃蟹”橫行市場,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紙螃蟹”為什麼橫行于市華說

“秋分起,蟹腳癢。”這西風漸起的日子,

對嗜好螃蟹的饕餮之徒而言,無疑是一年中最佳的光景。因為,等待了一年,終於又盼來了擂薑潑醋的快樂季節。

雖然說太陽底下無新事,但畢竟“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人事的變遷,總是與時光的流轉相伴相生。即以這當令的螃蟹而論罷,這個時侯試到那水產市場看去,這“無腸公子”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張牙舞爪地霸佔著最顯眼的位置。這自然是與往年一樣的。

然而地球終究是運動著的,人們也就不能總是重複著昨天的故事。今年的螃蟹市場,當然也有自己的今天的新故事。這新故事的關鍵字,是一個新名詞——“紙螃蟹”。

人們之所以對螃蟹“青眼有加”,換言之,螃蟹之所以有今日之市場地位,與其消費屬性的變遷有關。在當下,螃蟹已經不再僅僅是一道滿足“口腹之欲”的美味,而漸漸演化為承載著不同內涵的送禮佳品。

這一屬性的演變,與這些年來陽澄湖大閘蟹成功的商業運作密切相關。獨特的品質、有限的產量,以及富有成效的市場行銷,陽澄湖大閘蟹不僅成功在眾多的河蟹中脫穎而出,成為螃蟹中的第一塊金字招牌,而且連帶著,將大閘蟹提升為一種時尚的消費品。既然吃大閘蟹特別是吃陽澄湖大閘蟹成為社會一時之風尚,則以之送禮,無論是送者還是被送者,自然都覺得“有面子”。
於是乎這個崇尚“禮尚往來”卻又常常苦於不知道送什麼禮的國度裡的人們,又發現了一款上佳的禮品。

然而以大閘蟹作為禮品,有諸多的不便。首先保存不易。大閘蟹是活物,一旦撈出來裝進禮盒,便來日無多。而螃蟹以新鮮為上,一旦死了便一文不值。其次是不易攜帶。一般而言,送禮奉行“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之原則,不喜大張旗鼓,禮盒之類目標過大有礙觀瞻。但是,“紙螃蟹”的出現,

使得上述的難題迎刃而解。一張蟹券,不僅可以隨身攜帶,而且在有效期內隨時可以提貨,而且可以轉手送與他人。“紙螃蟹”之受追捧,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蟹商而言,“紙螃蟹”為人們所認可,自然是求之不得。因為對其而言,首要的是將螃蟹賣出去。用馬克思的話說,這是“驚險的一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一定是商品的佔有者。”將“紙螃蟹”賣出去了,就意味著成功地跨過了從商品到貨幣轉換過程的 “驚險一躍”。

而隨著“紙螃蟹”的預售成功,蟹商提前拿到了收入。這顯然又是一個大便宜。這裡的原因,是從利息理論來看,同樣的收入,來得早比來得晚合算。由於利息的存在,來得早的收入意味著較高的財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些年來各行各業特別是商旅行業熱衷於推行格各類預付卡、購物卡、提貨券之類的原因所在。

問題是,有人賣是一回事,有人買是另一回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買“紙螃蟹”?已經說過,“紙螃蟹”往往與“送禮”緊緊聯繫在一起,武斷地說,兩者幾乎是同義詞。如果是自己吃,直接從市場上買活螃蟹就是了,正不必借道於蟹券。也因為如此,從送禮者而言,相比於活生生的大閘蟹,“紙螃蟹”具有更高的禮品價值——容易攜帶、容易保存、也容易轉手,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紙螃蟹”免去了送禮者挑選、運輸等費用,送禮的成本也大幅下降了。換言之,送同一份禮物,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種是採用實物螃蟹的形式,另一種則是“紙螃蟹”。因為“紙螃蟹”具有更高的價值,其相對價格其實是下降了。又因為操作成本也就較實物螃蟹低許多,其價格下降得更快了。由此之故,其需求量大增以至橫行於市,是勢所必至的。無他,需求定律使然也。

值得一提的是,或以為,“紙螃蟹”如此橫行,終將造成“有券無蟹”之不可收拾之局面。以愚觀之,這其實是多慮了。這方面,“月餅票”是一個好例子。月餅生產企業每年發行的月餅票,遠遠超過其實際生產量,但從未發生過提不到月餅的情況。只要像月餅生產企業一樣建立起“回購”制度,借助於黃牛的居間運作,“有券無蟹”的現象,就不會發生。君不見,“紙螃蟹”漫天飛舞之際,回購蟹券的生意亦隨之勃興?!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月餅是工業品,品質整齊劃一。而大閘蟹是有生命的活物,個個不同。因此之故,短斤缺兩以次充好現象在所難免,提貨之際糾紛或許會更多一些罷。不過也不一定。區區在下手中的一張蟹券上,赫然印著一行小字:“每只重量正負2錢”。到底是商人,精明如斯,他早為自己留了後路了。

有人賣是一回事,有人買是另一回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買“紙螃蟹”?已經說過,“紙螃蟹”往往與“送禮”緊緊聯繫在一起,武斷地說,兩者幾乎是同義詞。如果是自己吃,直接從市場上買活螃蟹就是了,正不必借道於蟹券。也因為如此,從送禮者而言,相比於活生生的大閘蟹,“紙螃蟹”具有更高的禮品價值——容易攜帶、容易保存、也容易轉手,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紙螃蟹”免去了送禮者挑選、運輸等費用,送禮的成本也大幅下降了。換言之,送同一份禮物,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種是採用實物螃蟹的形式,另一種則是“紙螃蟹”。因為“紙螃蟹”具有更高的價值,其相對價格其實是下降了。又因為操作成本也就較實物螃蟹低許多,其價格下降得更快了。由此之故,其需求量大增以至橫行於市,是勢所必至的。無他,需求定律使然也。

值得一提的是,或以為,“紙螃蟹”如此橫行,終將造成“有券無蟹”之不可收拾之局面。以愚觀之,這其實是多慮了。這方面,“月餅票”是一個好例子。月餅生產企業每年發行的月餅票,遠遠超過其實際生產量,但從未發生過提不到月餅的情況。只要像月餅生產企業一樣建立起“回購”制度,借助於黃牛的居間運作,“有券無蟹”的現象,就不會發生。君不見,“紙螃蟹”漫天飛舞之際,回購蟹券的生意亦隨之勃興?!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月餅是工業品,品質整齊劃一。而大閘蟹是有生命的活物,個個不同。因此之故,短斤缺兩以次充好現象在所難免,提貨之際糾紛或許會更多一些罷。不過也不一定。區區在下手中的一張蟹券上,赫然印著一行小字:“每只重量正負2錢”。到底是商人,精明如斯,他早為自己留了後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