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講好山東故事”小說丨美麗的定格

美麗的定格

小說

作者/彭興凱

01

足足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了,

辛銳還沒有見到她的愛人陳明。別說見到,就連他的任何消息都沒有。轉移之前,他們一同駐紮在沂蒙山深處一個叫馬牧池的村子裡,是鬼子的大掃蕩讓兩人分手。陳明率領山東分局三千餘眾的機關人員向東南部轉移,辛銳則率領著巾幗劇團的二十來名隊員就地隱藏。她們換成老百姓的服裝,時而化整為零,時而集中在一起,利用這兒的大山和村莊與鬼子周旋。
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她們數次與鬼子遭遇,也數次虎口脫險,雖然有人犧牲與負傷,但大多數人員還都安然無恙。作為一團之長,她的心裡有兩件事情一直纏繞著她,一是如何帶領大家沖出包圍圈,粉碎鬼子這次空前絕後的大掃蕩,另一個就是她的愛人陳明的安危。此之前,她和陳明剛剛結婚,差不多還在蜜月裡。她急於見到他有心情,都不好用語言來形容。

天近黃昏時,

她率領著劇團隊員翻過一道長長的山梁子,來到一個叫岸堤的小村子,在村外一個饅頭狀的山崗上停下來。剛剛在一個叫杏山子的小村莊裡休整了一天,大家體能還好,她本來打算繞過村子繼續南行,爭取於拂曉前越過臨蒙公路,進入蒙山東部山區的,卻就在這時候,她們發現山崗下的小村裡似乎不平靜,隱隱約約有人在晃動,嫋出來的炊煙也各外濃,似是有支部隊在那兒駐紮。
她讓有著遊擊作戰經驗的指導員甄磊帶著一個隊員下山偵察,然後命令大家就地隱蔽,等著偵察的結果。很快,甄磊就偵察歸來。只是,她去的時候是兩個人,回來的時候卻是三個。辛銳非常奇怪,夜色中看不清多出來的那個人什麼面孔,正納悶間,就聽甄磊興沖沖地對她說,報告團長,我們抓了個舌頭!

辛銳十分吃驚。她不相信兩個小女子會抓個舌頭回來。

她抬眼朝那個“舌頭”望過去,突然驚訝地張大了嘴吧。她叫了起來,陳明,怎麼是你呢?

甄磊和那個女隊員這才哈哈地大笑了起來。

甄磊將笑收住說,舌頭交給你啦,你來審問吧。說著扯著那個隊員走開了。

這是他們分別之後的第一次見面。兩人站在那裡,都感到了遙遠和陌生,竟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半天之後,還是陳明先開腔,但他也沒有說什麼,只是輕輕地叫了一聲荷。辛銳原來叫辛淑荷,

參加革命後才改名叫辛銳的。荷這個字,是陳明在私密空間裡對她的稱呼,通常他叫她荷的時候,會將她擁抱在懷,然後用他的大手捧起她的臉蛋去深深的親吻。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沒有了如此的條件。不過一聲輕輕的荷,她還是讀懂了他對自己的感情,她的淚水不由潸然而下。半個多月的分離,差不多就是生與死的別離。如此的經歷,是二十三歲的她,是從小就生活在濟南府辛公館裡的辛小姐萬萬沒有想到的。她開口正要對他說什麼,有個通訊員卻喘吁吁地跑過來,向陳明傳達分局領導的指示。

分局領導指示陳明,要他帶領大家馬上出發,務必於拂曉前越過臨蒙公路,進入蒙山山脈。

從村子到臨蒙公路還有二十多公里地,時間緊迫,已是刻不容緩。兩人只好用眼神作了個告別,便迅速地分手。

夜色迷朦、冷風嗖嗖,三千多人的後勤人員在陳明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踏上轉移之途。辛銳帶領的劇團人員也融入其中。靜夜裡沒有人說話,更沒有人喧嘩,大家腳步匆匆地走著,只有雜亂的腳步響,還有馱著輜重的牲口的嗒嗒蹄聲。

二十公里的路程終於甩在了身後。淩晨一點多鐘,大隊人馬越過臨蒙公路,進入蒙山東部地區的群山中。在進山之前,陳明命令各機關負責人清點了一下人數,收容了一下拖後人員,然後來到一個叫五道溝的地方。五道溝是進入蒙山的五條入口,由五道呈扇面狀的山溝組成。走進溝中,來到五道溝的另一端,又匯成一道更為深長的大溝。走到大溝的盡頭,再攀爬上山頂,便是蒙山東部的大青山地區。抗大一分校的兩千多人馬,已經先期到達那裡。

就在大家剛剛進入五道溝中的時候,突然有槍聲從後面響了起來,頭頂上也有炮彈呼嘯而下,在身邊轟然炸開。這是來自臨沂、蒙陰方向的鬼子乘坐著車輛趕至。鬼子跳下車來,便在路邊支起了迫擊炮。隨著一發發炮彈劃過夜空,鬼子擺開陣勢從後面追來。

雖然有五條通道進入山中,畢竟人員眾多,又大都是女性和非戰鬥人員,大家走的相當緩慢。再加之炮彈不時地在身邊炸開,山溝裡開始顯得混亂。陳明命令各機關負責人率隊繼續向前,自己帶著警衛連來到五道溝溝口,以一片墳地為掩護,對追來的鬼子進行阻擊。

進入五道溝後,劇團人員走在第四道溝中。這條溝雖然窄了些,但是雜樹和亂石很少,比較好走,她們很快便走到盡頭,進入那條大溝。在大溝中行進了一段距離,她們開始沿山坡上行,漸漸地就走到了山頂。已是淩晨三點鐘,天還是黑的,只有星光映照下的山野模糊的輪廓。大家稍事休息繼續前行,完全是突如其來,一陣猛烈而又密集的槍聲猝然響起,子彈雨點般地向大家掃了過來。走在前面的辛銳叫聲不好,讓大家臥倒。話音未落,又一排子彈射來,她便跪倒在地無法起身。指導員甄磊見狀搶步上前,伸手一摸,摸到的卻是一把粘乎乎的鮮血。辛銳的兩條腿被子彈擊中,尤其是右腿膝蓋,竟然被子彈炸去了半邊。抬眼看看,對面山崗上吐出來的火舌越是密集與猛烈。

前有阻擊,後有追兵,指導員甄磊有些急。她命令大家抬著辛銳走,卻發現身邊並沒有擔架,幾個小女子抬著一個昏迷的人,在雜樹叢生亂石遍地的山野中根本無法行動,甄磊一時急得團團轉。正不知如何是好,她忽然看見不遠外有一堆亂石,亂石之中有許多石縫,完全可以藏身其中。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她立刻命大家將辛銳抬過去,拖入一道石縫中,留下劉春春照護,帶著大家迅速地離開。等她們翻過山丫口時,三千餘人的大隊人馬也都陸續地翻過。

昏迷中的辛銳並不知道,翻過山丫口之後的情形更糟糕。分局機關的三千多人馬,還有先期到達的抗大一分校的兩千余眾學員,竟然陷入鬼子的重重包圍。五千多人全部集中在一個叫南溝坑的山坳內,四面全是窮凶極惡的鬼子和呼嘯的子彈,他們幾乎無路可走,萬劫不復。辛銳更不知道,她的愛人在阻擊追敵的過程中已經壯烈犧牲,她最親密的戰友甄磊和數十名巾幗劇團的姐妹也在突圍中殉國。戰鬥打得異常慘烈,密集的槍聲如同炒豆,從淩晨直到中午才暫告結束。

辛銳是在戰鬥結束,鬼子撤下山之後由我方的救護人員找到的,他被幾個沂蒙老鄉抬到貓頭崮下一個叫火紅峪的村子裡,躲藏在山中的一個石洞內。

我方人員仍然留下劉春春守護辛銳。

天漸漸黑了下來,一場慘烈大戰之後的夜晚顯得特別靜寂,連夜鳥都不再啼鳴。劉春春從自己隱藏的一個山洞中爬出來,進入辛銳的洞中。救護人員和老鄉臨走時留下的小米粥裹在厚厚的棉被中,還溫熱,劉春春盛了一碗,一勺一勺地送入辛銳口中。半碗小米粥下肚,辛銳原來蒼白的臉漸漸有了血色。不過,兩人都沒有說話,都在想今天淩晨和一個白天發生的事情。那炮彈的轟響,那子彈的嘯叫,那數千人東奔西突的呼喊與慌恐,縱然年輕如花的她們已經歷盡兇險,今天發生的事情卻是她們平生遭遇的第一次,不能不讓她們刻骨銘心。

兩人依偎在那兒,是什麼時候睡去的,已經無從知道。

02

辛銳和劉春春醒來的時候,已是新的一天。是一陣畫眉鳥的啼鳴將兩人喚醒的。劉春春柔了柔眼睛向洞外張望,原來天已大亮,東邊天上的太陽已經露出半邊。山裡很靜,昨日給槍聲驚走的山雀又飛了回來,開始了它們的啁啾。劉春春悄悄地爬出洞外,探看外面的情況。剛從洞口探出半邊身子,驚得差點兒叫了起來。只見溝兩邊的山坡上,鬼子已經摸了上來。鬼子可能斷定這片亂石中有傷患隱蔽,手裡端著槍漸漸逼近。在枝頭啼叫的雀鳥受到驚嚇,慌忙飛走。第一次如此接近地看到鬼子,早在前幾天,十六歲的劉春春可能會嚇得渾身發抖。現在的劉春春卻突然成熟了,長大了。她鎮定住自己,從洞口縮了回來,將發現的情況彙報給辛銳。

辛銳的疼痛已經明顯減輕,睡了一夜後,精神也不錯。她對劉春春說,沉住氣,別出聲,鬼子不會找到咱們的。

劉春春握著拳頭說,咱們有手榴彈呢,大不了與他們同歸於盡!

辛銳急忙捂住她的嘴說,胡說什麼?咱們要好好活著,等到勝利的那一天!

劉春春點點頭道,對,俺聽辛姐的,辛姐好好活著,俺就好好活著,辛姐死,俺也陪你一塊死。

又胡說了!辛銳瞪劉春春一眼,低聲說。

鬼子已經開始搜索亂石溝,嘴裡嗚哩哇啦地嚷叫著,還哢哢地拉著槍栓,釘子鞋踩得石頭叮叮咣咣地響。很快,就到了兩人洞頂那塊大石頭上。到了大石頭上,有幾個鬼子竟然在那裡安頓下來,不走了。其他鬼子則在四周的亂石中繼續搜尋,偶爾還會朝某個地方打幾槍。

時間差不多快到中午時,洞頂上的幾個鬼子還是不走,非但不走,還架起火,燒起什麼東西吃起來,有肉的香味兒跑進了洞中。辛銳與劉春春擁在一起,大氣兒都不敢出。劉春春聽到了辛銳砰砰的心跳,辛銳也聽到了劉春春砰砰的心跳。兩人已經判斷出來,洞頂上的幾個鬼子是頭目,他們停在此地,在指揮其他的鬼子搜山。搜了半天,並沒有搜到什麼,鬼子仍然不甘心,便擴大了搜尋範圍,有幾個鬼子上了溝兩邊的山梁子,朝著遠處的山野砰砰地放起了槍。

時間卻在兩人將心懸在喉口的過程中接近了黃昏。此時,鬼子竟然還是沒有走的意思,又燃起一團火烤著什麼,大有不找到八路就不甘休的意思。兩人有些急,心裡想,如果鬼子繼續在這兒逗留,很有可能會被發現。就是不被發現,連饑帶渴,再加之冬夜的冷寒,也讓兩人無法承受。何況辛銳還受著重傷,疼痛起來時,不是昏迷過去,就得用牙咬著被子才不至於發出呻吟。如果有什麼動靜讓鬼子聽到,後果自然是清楚的。

咋辦呢,辛姐?劉春春小聲說。

看來必須把鬼子引開了。辛銳道。

怎麼才能把鬼子引開呢?劉春春望著辛銳。

辛銳皺了皺眉頭就有了主意,壓低聲音道,洞上面不是有咱們的人臨走時埋的地雷嗎?他們不走,就將他們轟走!

天上黑影的時候,劉春春悄悄地爬出了洞外,躲進了她隱蔽的那個石洞中。地雷的拉線就在那兒。劉春春將拉線握緊在手,猛地一拉。那聲轟然而起的爆炸,終於讓鬼子拖著幾具屍體離去。等山溝裡終於變得靜寂,敵人不會再來時,緊張了一天的辛銳與劉春春才放鬆下來,她們都似虛脫了一般躺在那裡,久久地沒有動。

其後的數天裡,雖然鬼子時有光顧,已經不像第一天那樣搜尋的仔細,靴子嚓嚓地在山溝裡走一遭,就轍走了。鬼子一走,劉春春就溜到山下尋找食物,每次都能帶回些地瓜、煎餅讓她們果腹。隔個幾天,在山裡打遊擊的衛生隊也會過來看看,給辛銳清清傷口換換藥,甚至還抬出洞來曬曬太陽。辛銳的傷口癒合的很好,只是已經不能直立行走。知道自己可能要成為殘疾,辛銳的臉上經常被憂傷佔領,劉春春更是淚水滾滾。每當見劉春春為自己流淚,辛銳才會將憂傷趕走,換成一臉的微笑,將小姑娘擁在懷裡。

兩人藏到洞中第十三天的時候,劉春春接到一個送情報的任務,要到一個叫劉家宅的村子去一次。之所以派她去完成這個任務,是因為她的家就在那一帶,對她來說熟門熟路。只是,劉家宅子遠在四十公里之外,組織上讓她務必在兩天之內送達,然後再返回這裡。劉春春走後,辛銳的照料任務就安排給村裡老鄉家的一位姓聶的大嫂。

劉春春依依戀戀地告別辛銳上路的時候,辛銳突然喊住了她。

劉春春站下來,說,辛姐,還有啥事?

辛銳說,如果路上見到陳明,就告訴他我還好,讓他放心。

嗯。劉春春點頭要走。

辛銳又喊住她,猶豫了一下說,如果路上遇不到他,你就打聽一下他的情況。

嗯。劉春春點過頭之後就匆匆而去。

03

辛銳隱蔽在洞中,最為難過和煎熬的,還不是鬼子搜山帶來的恐懼,而是無邊無際的寂寞。尤其是劉春春接受送情報任務離去後,這種感覺更為顯著。雖然還有老鄉聶大嫂為她提供食物,但她總是來去匆匆,不能在洞中久停。因此,洞中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她孤獨的一個人。特別是一場大雪過後的幾天時間,聶大嫂怕留下腳印,一連三天都沒敢進山。幸虧給她留下了食物,否則,她可能已經餓昏了過去。

獨自躲在洞中,唯一辦法就是回憶。

大明湖畔的辛公館,就經常出現在她的腦海裡。在那棟別致的小洋樓上,位於第三層的朝陽位置,是她所獨有的臥室。裡面除了有她睡覺的床,一張書桌外,還有一個大書架。書架上有一冊冊的書籍。樓下則是一個小花園。距小花園不遠便是美麗的大明湖。站在窗前,她就會看到大明湖上的亭台與小橋,還有田田的荷葉之間那一朵朵荷花。聽母親說,她的名字之所以取了個荷字,就是因了她出生的那天,大明湖上的荷花正次第而開,那碩大無朋的花朵,帶著朝露,迎著微風,是那麼豔美多姿。她的父親就用“荷”字給她取了名字。實際上,辛公館裡與荷花共名的二小姐,是比荷花還要美麗的,特別是到了十六歲時,她那日漸成熟的臉蛋與婀娜腰肢,是讓所有的異性心猿意馬的。

她不僅僅美麗,還是個才女,最喜歡讀書和寫作。家裡優裕的條件不僅給她提供了物質上的一切,也給她提供了精神上的一切。她那個小小的臥室裡,最多的東西就是書籍,特別是文學方面的書籍。不去學校讀書的時候,她就躲在臥室裡讀書。陽光明媚的春日,她還會帶著書走到大明湖畔,坐在垂柳下麵的石階上閱讀。最初的時候,她只是讀書,讓書裡的故事愉悅和感動著自己。後來,當她看了張恨水的《春明外史》後,竟有了當一名作家的願望。

她是個做事雷厲風行的人,說寫就動手寫了起來。

然而,小說寫了還不足一半呢,她就停了筆,因為鬼子進了濟南府。當她在父親的引導下離開省城,投身抗日隊伍時,她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將那小說寫完。

她來到地處沂蒙山中的抗日根據地。她脫掉了身上的美麗裙子,換上了灰色的軍裝。她被送進了抗日軍政大學,成了一名女學員。一個嶄新的世界在她面前燦爛展開,一種嶄新的生活向她撲面而來。她早忘記了小說中自己塑造的那個叫燕子的小姑娘,她以全副的身心和無比的熱情,投入到抗大的學習中。也就是在抗大將要畢業的時候,讓她平生第一次對一個異性產生了愛情。

那個異性,就是抗大一分校的校長陳明。他是個高個子的男人,博學多識,文質彬彬,對馬列主義的學說和軍事理論有著深入的研究,講起課來出口成章、滔滔不絕,極具感染力。不過,最初的時候,他並沒有俘獲女學員辛銳的芳心,她對他也僅僅是尊敬與崇拜,抑或仰慕而已。她後來突然愛上他,卻是因為張恨水。那天她在收拾行裝,準備奔赴新的崗位時,忽然發現行囊中有一本張恨水的書。那是張恨水新出版的《啼笑因緣》,她剛剛買來還沒有來得及閱讀,鬼子就過了黃河向省城而來,她只好隨著父親逃出了濟南。臨走,她別的書都沒有帶,只帶走了這一本。只是,來到抗日根據地,全新的生活早讓她將此書忘卻。現在見到這本還散發著油墨香的書,她怔住了,忽然就想起在濟南的生活,還有自己要當一名作家的志向。

她拿著書不由發出一陣感慨。

就是在這時候,有人走了進來,站在了她面前。她一抬頭,來者竟是她的校長陳明,那個滿肚子學問的首長。

首長開了腔,小鬼,你拿的什麼書?

她只好如實對他說,《啼笑因緣》。

首長好奇地叫了起來,呵,是《春明外史》的作者張恨水寫的吧?

她非常驚訝地說,首長,您也知道張恨水啊?

首長說,我怎麼就不能知道他?當年,我也看過他的小說呢。

是嗎?她越發地驚奇了。

首長接著說,我不僅看過他的小說,還想過要當他那樣的作家呢。只是最終我選擇了革命,選擇了為共產主義而鬥爭。

她驚訝地瞪大眼睛說不出話來。在她的心目中,這位叫陳明的首長是個大理論家,只熱衷於研究馬列和黑格爾呢,可是,他卻不僅看過張恨水,還曾立志要當那樣的作家,寫些蝴蝶鴛鴦的事情,實在是太意外了。她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首長離去的時候,她還捧著手裡的書在發呆,心無緣無故地砰砰地跳起來。第二日,她就離開了學校,離開了那個叫陳明的首長,分到省婦聯工作去了。正是因為離開,她才開始感到自己芳心的迷亂,才開始感到一種特殊的情感在心頭萌動。

愛情翩翩躚而至,終於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婚後的日子裡,儘管經常分開,畢竟都在局機關工作,幾天之後就會再見面。唯獨這一次有點久長,自從在岸堤村分手,已經二十多天過去,兩人非但沒有見面,連點消息都沒有。這慢長的二十多天,發生的事情又是多麼慘烈與血腥啊?而鬼子的掃蕩卻遠遠沒有結束。儘管是藏在洞中,她經常聽到鬼子的槍聲。戰友們被捕或犧牲的消息,也時而被她所知。儘管她選擇了堅強,眼淚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流出來。

04

劉春春把情報送到劉家宅子後,馬不停蹄地又朝山裡返。此次去送情報,她當然記得臨走時辛銳對她的囑託。她就到處打聽陳明的消息,得到的卻是陳明犧牲的噩耗。一路踏著雪野朝山裡走著,她的淚水就沒有斷過。她為她的辛姐而難過,而悲傷。她不知道辛銳得知這一噩耗後會怎麼樣,是否能承受住這一巨大打擊。抬眼看看前面,蒙山巍峨的山脈已經出現在視線裡,再有一天就能進山。她冷丁立住腳,不敢向前再走。她怕見到辛姐,儘管組織上叮囑過她不要將陳明犧牲的消息告訴她,她也是點頭答應的,可是,她擔心自己的嘴不一定能封得住。

她一屁股坐在了雪地裡。

劉春春當然還記得,她第一次見辛銳的時候也是下了一場大雪。那天,她正和村裡的幾個女孩子在街頭堆雪人呢,猛地看見一支隊伍進了村。幾個女孩子早嚇傻了,正要四下裡逃走,卻見一個兵士走過來,將大家攔在了那裡。那兵士一臉微笑著說,小姑娘們,你們在幹什麼呀?

幾個女孩嚇得渾身發抖,哪裡還能說出話?平時就膽小愛哭的劉春春,淚水已經嘩啦啦地滾了出來。那個兵就將目光落在了劉春春臉上,再次微笑了起來,道,小妹妹,別怕呢,我們是八路軍呢。

那個兵說著,還掏出個香噴噴的手帕兒為劉春春擦眼淚。擦著眼淚,就發現大家堆了半拉的雪人。那個兵興奮地大叫了一聲,跳過去,捧起地上的雪繼續堆起來。一捧一捧,一會兒那個雪人就有了腦袋,有了雙臂。接著,那個兵變戲法似的,不知從哪裡掏出兩個大鈕扣兒,讓那雪人有了兩隻圓圓的眼睛。又不知從哪裡取出一塊胡蘿蔔和一頭蒜,讓雪人有了鼻子和紅紅的嘴巴。完成這一切後,發現那雪人還不夠滿意,伸手便摘下自己的帽子,扣在了那雪人的腦袋上。劉春春和夥伴們都看到那個兵摘帽子的動作,她們沒有注意那個兵是怎麼將帽子扣在雪人腦袋上的,她們看到的是那個兵有一頭長長的黑髮,在帽子摘下的瞬間,黑髮綢緞似的撲簌簌抖落,飄飄灑灑地垂在了肩頭。她們瞪大了眼睛,原來這個兵是個女的。看年齡,比她們大不了多少。

那個小女兵就是辛銳。

辛銳把十五歲的劉春春迷倒了。隊伍在村裡駐紮的數天裡,劉春春除了報名上了識字班之外,她所做的事情就是跟在辛銳屁股後面走,辛銳去哪她就去哪,連家也不回了。怎奈,隊伍只在村裡駐紮了十天就要開拔。隊伍收拾行裝就要上路的時候,劉春春卻要死要活地要跟著隊伍走。隊伍裡是有一些小戰士的,比劉春春年齡更小些的也有。辛銳便向上級請示,留下了劉春春。

雪野茫茫,似乎越近山中,雪越是深,路越是難行,但是,在新的一天到來時,劉春春還是看見了一座黑黑的崮峰。她知道,辛銳躲藏的那眼山洞,就在崮峰下麵的深溝中。

她朝著崮峰走去。

當她從一個坡崗上下來,進入那個叫火紅峪的大山溝,沿著進出過無數次的小路向那個山洞走去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在東天。陽光燦燦地照過來,白雪裝點的群山清楚歷歷。她不由站下來,舉目朝遠處望去,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之後,她又轉回身,朝自己走過的方向望。就見剛剛走下來的山崗上,在一片潔白的雪野裡,有一行清晰無比的腳印。那腳印深深淺淺,歪歪斜斜,一直通向看不見的遠方。那正是自己留下來的。在看見大山中的唯一一行腳印後,她心裡突然一緊,嘴裡叫道,不好,若是俺的腳印讓鬼子發現,一路尾隨而來,不就將辛姐的藏身之處找到嗎?她嚇得臉上登時冒出大汗來。慌忙掉頭,朝溝那邊的山崗走去。她明白,在雪沒有融化掉之前,她已經不能去見辛姐了。

實際上,早在劉春春看到那崮峰時,身後已經被一群鬼子跟蹤。鬼子沿著她留下的腳印,亦步亦趨,並沒有費多大的事就進入那個叫火紅峪的大山溝。那個大山溝是離那場大突圍最近的地方,一定有八路軍的傷患在此藏匿。雖然歷次搜山都毫無嶄獲,他們並沒有放棄。只是,他們跟蹤的目標在進入山溝後,並沒有沿著溝底朝深山走,而是轉向了另一個方向。不過,他們並沒有聲張,繼續跟蹤。爬上山坡後,讓鬼子更覺意外的是,目標所去的方向,竟然是朝著山外的。八路軍的傷病員自然不會藏在山外,他們立刻就知道上當了。

鬼子終於放棄跟蹤,朝空中放著槍,準備將目標抓獲。但是,目標並沒有因槍聲而停下來,非但沒有,反而跑得更快了,並且再次調整方向,朝山裡奔去。那人顯然比鬼子更習慣在雪野中奔跑,似只矯健的小鹿,跳躍騰挪,越跑越遠。

鬼子抬高的槍口終於放低。

劉春春中彈的地方是一片平坦地,沒有樹木,沒有亂石,她栽倒在地之後,掙扎著又爬了起來,繼續向前奔跑。她的目的就是儘量將鬼子引得距辛姐更遠一點。可是,她趔趄著只跑了數步,背後再次中彈,終於又栽倒在地上。她吃力地伸出手,試圖抓住什麼,手剛剛伸了出去,便固定在那裡不動了。她的身後,除了一行深深淺淺的腳印,就是噴濺而出的朵朵鮮血。

血紅,雪白。

05

五天之後,那場大雪才融化,終於有人走進了洞中。

只是,走進洞中的人並不是辛銳盼著的劉春春,更不是她的愛人陳明,而是村裡的老鄉聶大嫂,還有幾個衛生隊的人員。沒有發現敵情,天非常和暖,他們打算把她接到村裡,給她換藥和包紮傷口,讓她出出長期住在洞中的寒氣。她被抬出洞外,上了擔架,向山下的村子走去。走在半路上的時候,她就迫不及待地打問起劉春春的情況,得到的卻是她犧牲的消息。遲遲不見劉春春歸來,雖然她早就有了不祥的預感,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她還是目瞪口呆,有點不敢接受這一現實。她真想放開嗓子大哭一場,但是臨了,她並沒有,她只是用嘴咬緊了被角,久久地沒有鬆開。

在聶大嫂家,衛生員給她清理了傷口,重新包紮起來,又在暖烘烘的屋裡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然而,她並不快活,她還是不敢接受劉春春犧牲的現實。她才十六歲,還是個孩子呢,卻已為國捐軀。由劉春春,她又想到了甄磊,以及劇團裡的姐妹們。自然,她也想到了陳明。她已經知道甄磊犧牲,陳明卻沒有一點消息。她就在心裡想,為什麼一直沒有陳明的情況呢?為什麼一同別人打聽他,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他很好,早就安全轉移了呢?她不是傻瓜,她已經嗅到了什麼。只是,她一直不願接受罷了。

在聶大嫂家住了一夜後,並沒有遇到險情 ,為了保險期間,大家還是決定將她重新藏到洞中。

吃過早飯,她又被抬上擔架,由兩個衛生隊員抬著,幾個隊員護送,沿著小路向山中走去。

從聶大嫂家出來,需要先翻過一道山梁子,才能下到那條深溝中。就在快要爬上山梁子時,身後突然響起了槍聲,一群鬼子從山梁子的另一側出現,已經到了近前。大家一邊向山梁的頂部急走,一面倉促地還擊。五六支短槍卻無法壓制住幾十個鬼子的火力,鬼子追得更近了。有位抬擔架的隊員中彈犧牲,另一位隊員接過擔架繼續前行。走不多遠,護送的隊員中又有一位中彈倒地。前面,則是一段十分難走的路,有些地方只有抓著路邊的樹木才能通行。雙手抬著擔架,就更難前進半步。唯一的辦法就是爬著行進。如此的速度,怎麼能將鬼子甩開?回頭一看,鬼子卻近在眼前,連他們的仁丹鬍子都看清了。

辛銳躺在擔架上,臉色嚴峻的怕人,幾乎是用嘶喊,要求大家將她放下,迅速撤離。

我們走了,你怎麼辦?衛生隊員們焦急地說。

都什麼時候了?還管我?快走!不然來不及了!她的嗓子已經嘶啞。

要死,咱們就死在一起!幾個衛生隊員還是不忍離去。

辛銳還要說什麼,又有一個隊員中彈倒地。她突然一咬牙,從擔架上坐起,接著一滾,從擔架上滾了下來,蒼白的臉上現出決絕的表情。

衛生隊員們終於離去的時候,她抱緊了懷中的三顆手榴彈。她裹著被子,拖著殘了的兩條腿,靠向旁邊的一塊大石頭,讓自己的身子呈半坐狀態,然後舉目望向追來的鬼子。

她將一顆手榴彈投了出去,又將另一顆手榴彈投了出去。隨著手榴彈的炸響,鬼子射來的子彈也在她的胸前開出幾朵燦燦的血花。

半天之後,見不再有手榴彈投擲過來,幾個鬼子才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掀開了裹在她身上的被子。就在被子掀開的瞬間,第三顆手榴彈轟然炸響。那一刻,曾經的濟南府辛公館裡的二小姐,那個要立志成為張恨水似的作家的小才女,那個年僅二十三歲的美麗生命,就這樣以粉身碎骨的方式,定格在冬日的蒙山之中。

時間是西元1941年12月17日早晨,陽光正把山裡殘存的積雪照得炫亮。

文章作者

彭興凱

男,已在《上海文學》、《中國作家》、《解放軍文藝》、《清明》、《山東文學》、《山花》、《雨花》、《芳草》、《延河》、《西部》等刊發表中短篇小說若干,有作品多篇被選載及獲獎。現供職于山東省蒙陰縣文化館。

她開口正要對他說什麼,有個通訊員卻喘吁吁地跑過來,向陳明傳達分局領導的指示。

分局領導指示陳明,要他帶領大家馬上出發,務必於拂曉前越過臨蒙公路,進入蒙山山脈。

從村子到臨蒙公路還有二十多公里地,時間緊迫,已是刻不容緩。兩人只好用眼神作了個告別,便迅速地分手。

夜色迷朦、冷風嗖嗖,三千多人的後勤人員在陳明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踏上轉移之途。辛銳帶領的劇團人員也融入其中。靜夜裡沒有人說話,更沒有人喧嘩,大家腳步匆匆地走著,只有雜亂的腳步響,還有馱著輜重的牲口的嗒嗒蹄聲。

二十公里的路程終於甩在了身後。淩晨一點多鐘,大隊人馬越過臨蒙公路,進入蒙山東部地區的群山中。在進山之前,陳明命令各機關負責人清點了一下人數,收容了一下拖後人員,然後來到一個叫五道溝的地方。五道溝是進入蒙山的五條入口,由五道呈扇面狀的山溝組成。走進溝中,來到五道溝的另一端,又匯成一道更為深長的大溝。走到大溝的盡頭,再攀爬上山頂,便是蒙山東部的大青山地區。抗大一分校的兩千多人馬,已經先期到達那裡。

就在大家剛剛進入五道溝中的時候,突然有槍聲從後面響了起來,頭頂上也有炮彈呼嘯而下,在身邊轟然炸開。這是來自臨沂、蒙陰方向的鬼子乘坐著車輛趕至。鬼子跳下車來,便在路邊支起了迫擊炮。隨著一發發炮彈劃過夜空,鬼子擺開陣勢從後面追來。

雖然有五條通道進入山中,畢竟人員眾多,又大都是女性和非戰鬥人員,大家走的相當緩慢。再加之炮彈不時地在身邊炸開,山溝裡開始顯得混亂。陳明命令各機關負責人率隊繼續向前,自己帶著警衛連來到五道溝溝口,以一片墳地為掩護,對追來的鬼子進行阻擊。

進入五道溝後,劇團人員走在第四道溝中。這條溝雖然窄了些,但是雜樹和亂石很少,比較好走,她們很快便走到盡頭,進入那條大溝。在大溝中行進了一段距離,她們開始沿山坡上行,漸漸地就走到了山頂。已是淩晨三點鐘,天還是黑的,只有星光映照下的山野模糊的輪廓。大家稍事休息繼續前行,完全是突如其來,一陣猛烈而又密集的槍聲猝然響起,子彈雨點般地向大家掃了過來。走在前面的辛銳叫聲不好,讓大家臥倒。話音未落,又一排子彈射來,她便跪倒在地無法起身。指導員甄磊見狀搶步上前,伸手一摸,摸到的卻是一把粘乎乎的鮮血。辛銳的兩條腿被子彈擊中,尤其是右腿膝蓋,竟然被子彈炸去了半邊。抬眼看看,對面山崗上吐出來的火舌越是密集與猛烈。

前有阻擊,後有追兵,指導員甄磊有些急。她命令大家抬著辛銳走,卻發現身邊並沒有擔架,幾個小女子抬著一個昏迷的人,在雜樹叢生亂石遍地的山野中根本無法行動,甄磊一時急得團團轉。正不知如何是好,她忽然看見不遠外有一堆亂石,亂石之中有許多石縫,完全可以藏身其中。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她立刻命大家將辛銳抬過去,拖入一道石縫中,留下劉春春照護,帶著大家迅速地離開。等她們翻過山丫口時,三千餘人的大隊人馬也都陸續地翻過。

昏迷中的辛銳並不知道,翻過山丫口之後的情形更糟糕。分局機關的三千多人馬,還有先期到達的抗大一分校的兩千余眾學員,竟然陷入鬼子的重重包圍。五千多人全部集中在一個叫南溝坑的山坳內,四面全是窮凶極惡的鬼子和呼嘯的子彈,他們幾乎無路可走,萬劫不復。辛銳更不知道,她的愛人在阻擊追敵的過程中已經壯烈犧牲,她最親密的戰友甄磊和數十名巾幗劇團的姐妹也在突圍中殉國。戰鬥打得異常慘烈,密集的槍聲如同炒豆,從淩晨直到中午才暫告結束。

辛銳是在戰鬥結束,鬼子撤下山之後由我方的救護人員找到的,他被幾個沂蒙老鄉抬到貓頭崮下一個叫火紅峪的村子裡,躲藏在山中的一個石洞內。

我方人員仍然留下劉春春守護辛銳。

天漸漸黑了下來,一場慘烈大戰之後的夜晚顯得特別靜寂,連夜鳥都不再啼鳴。劉春春從自己隱藏的一個山洞中爬出來,進入辛銳的洞中。救護人員和老鄉臨走時留下的小米粥裹在厚厚的棉被中,還溫熱,劉春春盛了一碗,一勺一勺地送入辛銳口中。半碗小米粥下肚,辛銳原來蒼白的臉漸漸有了血色。不過,兩人都沒有說話,都在想今天淩晨和一個白天發生的事情。那炮彈的轟響,那子彈的嘯叫,那數千人東奔西突的呼喊與慌恐,縱然年輕如花的她們已經歷盡兇險,今天發生的事情卻是她們平生遭遇的第一次,不能不讓她們刻骨銘心。

兩人依偎在那兒,是什麼時候睡去的,已經無從知道。

02

辛銳和劉春春醒來的時候,已是新的一天。是一陣畫眉鳥的啼鳴將兩人喚醒的。劉春春柔了柔眼睛向洞外張望,原來天已大亮,東邊天上的太陽已經露出半邊。山裡很靜,昨日給槍聲驚走的山雀又飛了回來,開始了它們的啁啾。劉春春悄悄地爬出洞外,探看外面的情況。剛從洞口探出半邊身子,驚得差點兒叫了起來。只見溝兩邊的山坡上,鬼子已經摸了上來。鬼子可能斷定這片亂石中有傷患隱蔽,手裡端著槍漸漸逼近。在枝頭啼叫的雀鳥受到驚嚇,慌忙飛走。第一次如此接近地看到鬼子,早在前幾天,十六歲的劉春春可能會嚇得渾身發抖。現在的劉春春卻突然成熟了,長大了。她鎮定住自己,從洞口縮了回來,將發現的情況彙報給辛銳。

辛銳的疼痛已經明顯減輕,睡了一夜後,精神也不錯。她對劉春春說,沉住氣,別出聲,鬼子不會找到咱們的。

劉春春握著拳頭說,咱們有手榴彈呢,大不了與他們同歸於盡!

辛銳急忙捂住她的嘴說,胡說什麼?咱們要好好活著,等到勝利的那一天!

劉春春點點頭道,對,俺聽辛姐的,辛姐好好活著,俺就好好活著,辛姐死,俺也陪你一塊死。

又胡說了!辛銳瞪劉春春一眼,低聲說。

鬼子已經開始搜索亂石溝,嘴裡嗚哩哇啦地嚷叫著,還哢哢地拉著槍栓,釘子鞋踩得石頭叮叮咣咣地響。很快,就到了兩人洞頂那塊大石頭上。到了大石頭上,有幾個鬼子竟然在那裡安頓下來,不走了。其他鬼子則在四周的亂石中繼續搜尋,偶爾還會朝某個地方打幾槍。

時間差不多快到中午時,洞頂上的幾個鬼子還是不走,非但不走,還架起火,燒起什麼東西吃起來,有肉的香味兒跑進了洞中。辛銳與劉春春擁在一起,大氣兒都不敢出。劉春春聽到了辛銳砰砰的心跳,辛銳也聽到了劉春春砰砰的心跳。兩人已經判斷出來,洞頂上的幾個鬼子是頭目,他們停在此地,在指揮其他的鬼子搜山。搜了半天,並沒有搜到什麼,鬼子仍然不甘心,便擴大了搜尋範圍,有幾個鬼子上了溝兩邊的山梁子,朝著遠處的山野砰砰地放起了槍。

時間卻在兩人將心懸在喉口的過程中接近了黃昏。此時,鬼子竟然還是沒有走的意思,又燃起一團火烤著什麼,大有不找到八路就不甘休的意思。兩人有些急,心裡想,如果鬼子繼續在這兒逗留,很有可能會被發現。就是不被發現,連饑帶渴,再加之冬夜的冷寒,也讓兩人無法承受。何況辛銳還受著重傷,疼痛起來時,不是昏迷過去,就得用牙咬著被子才不至於發出呻吟。如果有什麼動靜讓鬼子聽到,後果自然是清楚的。

咋辦呢,辛姐?劉春春小聲說。

看來必須把鬼子引開了。辛銳道。

怎麼才能把鬼子引開呢?劉春春望著辛銳。

辛銳皺了皺眉頭就有了主意,壓低聲音道,洞上面不是有咱們的人臨走時埋的地雷嗎?他們不走,就將他們轟走!

天上黑影的時候,劉春春悄悄地爬出了洞外,躲進了她隱蔽的那個石洞中。地雷的拉線就在那兒。劉春春將拉線握緊在手,猛地一拉。那聲轟然而起的爆炸,終於讓鬼子拖著幾具屍體離去。等山溝裡終於變得靜寂,敵人不會再來時,緊張了一天的辛銳與劉春春才放鬆下來,她們都似虛脫了一般躺在那裡,久久地沒有動。

其後的數天裡,雖然鬼子時有光顧,已經不像第一天那樣搜尋的仔細,靴子嚓嚓地在山溝裡走一遭,就轍走了。鬼子一走,劉春春就溜到山下尋找食物,每次都能帶回些地瓜、煎餅讓她們果腹。隔個幾天,在山裡打遊擊的衛生隊也會過來看看,給辛銳清清傷口換換藥,甚至還抬出洞來曬曬太陽。辛銳的傷口癒合的很好,只是已經不能直立行走。知道自己可能要成為殘疾,辛銳的臉上經常被憂傷佔領,劉春春更是淚水滾滾。每當見劉春春為自己流淚,辛銳才會將憂傷趕走,換成一臉的微笑,將小姑娘擁在懷裡。

兩人藏到洞中第十三天的時候,劉春春接到一個送情報的任務,要到一個叫劉家宅的村子去一次。之所以派她去完成這個任務,是因為她的家就在那一帶,對她來說熟門熟路。只是,劉家宅子遠在四十公里之外,組織上讓她務必在兩天之內送達,然後再返回這裡。劉春春走後,辛銳的照料任務就安排給村裡老鄉家的一位姓聶的大嫂。

劉春春依依戀戀地告別辛銳上路的時候,辛銳突然喊住了她。

劉春春站下來,說,辛姐,還有啥事?

辛銳說,如果路上見到陳明,就告訴他我還好,讓他放心。

嗯。劉春春點頭要走。

辛銳又喊住她,猶豫了一下說,如果路上遇不到他,你就打聽一下他的情況。

嗯。劉春春點過頭之後就匆匆而去。

03

辛銳隱蔽在洞中,最為難過和煎熬的,還不是鬼子搜山帶來的恐懼,而是無邊無際的寂寞。尤其是劉春春接受送情報任務離去後,這種感覺更為顯著。雖然還有老鄉聶大嫂為她提供食物,但她總是來去匆匆,不能在洞中久停。因此,洞中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她孤獨的一個人。特別是一場大雪過後的幾天時間,聶大嫂怕留下腳印,一連三天都沒敢進山。幸虧給她留下了食物,否則,她可能已經餓昏了過去。

獨自躲在洞中,唯一辦法就是回憶。

大明湖畔的辛公館,就經常出現在她的腦海裡。在那棟別致的小洋樓上,位於第三層的朝陽位置,是她所獨有的臥室。裡面除了有她睡覺的床,一張書桌外,還有一個大書架。書架上有一冊冊的書籍。樓下則是一個小花園。距小花園不遠便是美麗的大明湖。站在窗前,她就會看到大明湖上的亭台與小橋,還有田田的荷葉之間那一朵朵荷花。聽母親說,她的名字之所以取了個荷字,就是因了她出生的那天,大明湖上的荷花正次第而開,那碩大無朋的花朵,帶著朝露,迎著微風,是那麼豔美多姿。她的父親就用“荷”字給她取了名字。實際上,辛公館裡與荷花共名的二小姐,是比荷花還要美麗的,特別是到了十六歲時,她那日漸成熟的臉蛋與婀娜腰肢,是讓所有的異性心猿意馬的。

她不僅僅美麗,還是個才女,最喜歡讀書和寫作。家裡優裕的條件不僅給她提供了物質上的一切,也給她提供了精神上的一切。她那個小小的臥室裡,最多的東西就是書籍,特別是文學方面的書籍。不去學校讀書的時候,她就躲在臥室裡讀書。陽光明媚的春日,她還會帶著書走到大明湖畔,坐在垂柳下麵的石階上閱讀。最初的時候,她只是讀書,讓書裡的故事愉悅和感動著自己。後來,當她看了張恨水的《春明外史》後,竟有了當一名作家的願望。

她是個做事雷厲風行的人,說寫就動手寫了起來。

然而,小說寫了還不足一半呢,她就停了筆,因為鬼子進了濟南府。當她在父親的引導下離開省城,投身抗日隊伍時,她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將那小說寫完。

她來到地處沂蒙山中的抗日根據地。她脫掉了身上的美麗裙子,換上了灰色的軍裝。她被送進了抗日軍政大學,成了一名女學員。一個嶄新的世界在她面前燦爛展開,一種嶄新的生活向她撲面而來。她早忘記了小說中自己塑造的那個叫燕子的小姑娘,她以全副的身心和無比的熱情,投入到抗大的學習中。也就是在抗大將要畢業的時候,讓她平生第一次對一個異性產生了愛情。

那個異性,就是抗大一分校的校長陳明。他是個高個子的男人,博學多識,文質彬彬,對馬列主義的學說和軍事理論有著深入的研究,講起課來出口成章、滔滔不絕,極具感染力。不過,最初的時候,他並沒有俘獲女學員辛銳的芳心,她對他也僅僅是尊敬與崇拜,抑或仰慕而已。她後來突然愛上他,卻是因為張恨水。那天她在收拾行裝,準備奔赴新的崗位時,忽然發現行囊中有一本張恨水的書。那是張恨水新出版的《啼笑因緣》,她剛剛買來還沒有來得及閱讀,鬼子就過了黃河向省城而來,她只好隨著父親逃出了濟南。臨走,她別的書都沒有帶,只帶走了這一本。只是,來到抗日根據地,全新的生活早讓她將此書忘卻。現在見到這本還散發著油墨香的書,她怔住了,忽然就想起在濟南的生活,還有自己要當一名作家的志向。

她拿著書不由發出一陣感慨。

就是在這時候,有人走了進來,站在了她面前。她一抬頭,來者竟是她的校長陳明,那個滿肚子學問的首長。

首長開了腔,小鬼,你拿的什麼書?

她只好如實對他說,《啼笑因緣》。

首長好奇地叫了起來,呵,是《春明外史》的作者張恨水寫的吧?

她非常驚訝地說,首長,您也知道張恨水啊?

首長說,我怎麼就不能知道他?當年,我也看過他的小說呢。

是嗎?她越發地驚奇了。

首長接著說,我不僅看過他的小說,還想過要當他那樣的作家呢。只是最終我選擇了革命,選擇了為共產主義而鬥爭。

她驚訝地瞪大眼睛說不出話來。在她的心目中,這位叫陳明的首長是個大理論家,只熱衷於研究馬列和黑格爾呢,可是,他卻不僅看過張恨水,還曾立志要當那樣的作家,寫些蝴蝶鴛鴦的事情,實在是太意外了。她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首長離去的時候,她還捧著手裡的書在發呆,心無緣無故地砰砰地跳起來。第二日,她就離開了學校,離開了那個叫陳明的首長,分到省婦聯工作去了。正是因為離開,她才開始感到自己芳心的迷亂,才開始感到一種特殊的情感在心頭萌動。

愛情翩翩躚而至,終於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婚後的日子裡,儘管經常分開,畢竟都在局機關工作,幾天之後就會再見面。唯獨這一次有點久長,自從在岸堤村分手,已經二十多天過去,兩人非但沒有見面,連點消息都沒有。這慢長的二十多天,發生的事情又是多麼慘烈與血腥啊?而鬼子的掃蕩卻遠遠沒有結束。儘管是藏在洞中,她經常聽到鬼子的槍聲。戰友們被捕或犧牲的消息,也時而被她所知。儘管她選擇了堅強,眼淚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流出來。

04

劉春春把情報送到劉家宅子後,馬不停蹄地又朝山裡返。此次去送情報,她當然記得臨走時辛銳對她的囑託。她就到處打聽陳明的消息,得到的卻是陳明犧牲的噩耗。一路踏著雪野朝山裡走著,她的淚水就沒有斷過。她為她的辛姐而難過,而悲傷。她不知道辛銳得知這一噩耗後會怎麼樣,是否能承受住這一巨大打擊。抬眼看看前面,蒙山巍峨的山脈已經出現在視線裡,再有一天就能進山。她冷丁立住腳,不敢向前再走。她怕見到辛姐,儘管組織上叮囑過她不要將陳明犧牲的消息告訴她,她也是點頭答應的,可是,她擔心自己的嘴不一定能封得住。

她一屁股坐在了雪地裡。

劉春春當然還記得,她第一次見辛銳的時候也是下了一場大雪。那天,她正和村裡的幾個女孩子在街頭堆雪人呢,猛地看見一支隊伍進了村。幾個女孩子早嚇傻了,正要四下裡逃走,卻見一個兵士走過來,將大家攔在了那裡。那兵士一臉微笑著說,小姑娘們,你們在幹什麼呀?

幾個女孩嚇得渾身發抖,哪裡還能說出話?平時就膽小愛哭的劉春春,淚水已經嘩啦啦地滾了出來。那個兵就將目光落在了劉春春臉上,再次微笑了起來,道,小妹妹,別怕呢,我們是八路軍呢。

那個兵說著,還掏出個香噴噴的手帕兒為劉春春擦眼淚。擦著眼淚,就發現大家堆了半拉的雪人。那個兵興奮地大叫了一聲,跳過去,捧起地上的雪繼續堆起來。一捧一捧,一會兒那個雪人就有了腦袋,有了雙臂。接著,那個兵變戲法似的,不知從哪裡掏出兩個大鈕扣兒,讓那雪人有了兩隻圓圓的眼睛。又不知從哪裡取出一塊胡蘿蔔和一頭蒜,讓雪人有了鼻子和紅紅的嘴巴。完成這一切後,發現那雪人還不夠滿意,伸手便摘下自己的帽子,扣在了那雪人的腦袋上。劉春春和夥伴們都看到那個兵摘帽子的動作,她們沒有注意那個兵是怎麼將帽子扣在雪人腦袋上的,她們看到的是那個兵有一頭長長的黑髮,在帽子摘下的瞬間,黑髮綢緞似的撲簌簌抖落,飄飄灑灑地垂在了肩頭。她們瞪大了眼睛,原來這個兵是個女的。看年齡,比她們大不了多少。

那個小女兵就是辛銳。

辛銳把十五歲的劉春春迷倒了。隊伍在村裡駐紮的數天裡,劉春春除了報名上了識字班之外,她所做的事情就是跟在辛銳屁股後面走,辛銳去哪她就去哪,連家也不回了。怎奈,隊伍只在村裡駐紮了十天就要開拔。隊伍收拾行裝就要上路的時候,劉春春卻要死要活地要跟著隊伍走。隊伍裡是有一些小戰士的,比劉春春年齡更小些的也有。辛銳便向上級請示,留下了劉春春。

雪野茫茫,似乎越近山中,雪越是深,路越是難行,但是,在新的一天到來時,劉春春還是看見了一座黑黑的崮峰。她知道,辛銳躲藏的那眼山洞,就在崮峰下麵的深溝中。

她朝著崮峰走去。

當她從一個坡崗上下來,進入那個叫火紅峪的大山溝,沿著進出過無數次的小路向那個山洞走去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在東天。陽光燦燦地照過來,白雪裝點的群山清楚歷歷。她不由站下來,舉目朝遠處望去,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之後,她又轉回身,朝自己走過的方向望。就見剛剛走下來的山崗上,在一片潔白的雪野裡,有一行清晰無比的腳印。那腳印深深淺淺,歪歪斜斜,一直通向看不見的遠方。那正是自己留下來的。在看見大山中的唯一一行腳印後,她心裡突然一緊,嘴裡叫道,不好,若是俺的腳印讓鬼子發現,一路尾隨而來,不就將辛姐的藏身之處找到嗎?她嚇得臉上登時冒出大汗來。慌忙掉頭,朝溝那邊的山崗走去。她明白,在雪沒有融化掉之前,她已經不能去見辛姐了。

實際上,早在劉春春看到那崮峰時,身後已經被一群鬼子跟蹤。鬼子沿著她留下的腳印,亦步亦趨,並沒有費多大的事就進入那個叫火紅峪的大山溝。那個大山溝是離那場大突圍最近的地方,一定有八路軍的傷患在此藏匿。雖然歷次搜山都毫無嶄獲,他們並沒有放棄。只是,他們跟蹤的目標在進入山溝後,並沒有沿著溝底朝深山走,而是轉向了另一個方向。不過,他們並沒有聲張,繼續跟蹤。爬上山坡後,讓鬼子更覺意外的是,目標所去的方向,竟然是朝著山外的。八路軍的傷病員自然不會藏在山外,他們立刻就知道上當了。

鬼子終於放棄跟蹤,朝空中放著槍,準備將目標抓獲。但是,目標並沒有因槍聲而停下來,非但沒有,反而跑得更快了,並且再次調整方向,朝山裡奔去。那人顯然比鬼子更習慣在雪野中奔跑,似只矯健的小鹿,跳躍騰挪,越跑越遠。

鬼子抬高的槍口終於放低。

劉春春中彈的地方是一片平坦地,沒有樹木,沒有亂石,她栽倒在地之後,掙扎著又爬了起來,繼續向前奔跑。她的目的就是儘量將鬼子引得距辛姐更遠一點。可是,她趔趄著只跑了數步,背後再次中彈,終於又栽倒在地上。她吃力地伸出手,試圖抓住什麼,手剛剛伸了出去,便固定在那裡不動了。她的身後,除了一行深深淺淺的腳印,就是噴濺而出的朵朵鮮血。

血紅,雪白。

05

五天之後,那場大雪才融化,終於有人走進了洞中。

只是,走進洞中的人並不是辛銳盼著的劉春春,更不是她的愛人陳明,而是村裡的老鄉聶大嫂,還有幾個衛生隊的人員。沒有發現敵情,天非常和暖,他們打算把她接到村裡,給她換藥和包紮傷口,讓她出出長期住在洞中的寒氣。她被抬出洞外,上了擔架,向山下的村子走去。走在半路上的時候,她就迫不及待地打問起劉春春的情況,得到的卻是她犧牲的消息。遲遲不見劉春春歸來,雖然她早就有了不祥的預感,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她還是目瞪口呆,有點不敢接受這一現實。她真想放開嗓子大哭一場,但是臨了,她並沒有,她只是用嘴咬緊了被角,久久地沒有鬆開。

在聶大嫂家,衛生員給她清理了傷口,重新包紮起來,又在暖烘烘的屋裡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然而,她並不快活,她還是不敢接受劉春春犧牲的現實。她才十六歲,還是個孩子呢,卻已為國捐軀。由劉春春,她又想到了甄磊,以及劇團裡的姐妹們。自然,她也想到了陳明。她已經知道甄磊犧牲,陳明卻沒有一點消息。她就在心裡想,為什麼一直沒有陳明的情況呢?為什麼一同別人打聽他,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他很好,早就安全轉移了呢?她不是傻瓜,她已經嗅到了什麼。只是,她一直不願接受罷了。

在聶大嫂家住了一夜後,並沒有遇到險情 ,為了保險期間,大家還是決定將她重新藏到洞中。

吃過早飯,她又被抬上擔架,由兩個衛生隊員抬著,幾個隊員護送,沿著小路向山中走去。

從聶大嫂家出來,需要先翻過一道山梁子,才能下到那條深溝中。就在快要爬上山梁子時,身後突然響起了槍聲,一群鬼子從山梁子的另一側出現,已經到了近前。大家一邊向山梁的頂部急走,一面倉促地還擊。五六支短槍卻無法壓制住幾十個鬼子的火力,鬼子追得更近了。有位抬擔架的隊員中彈犧牲,另一位隊員接過擔架繼續前行。走不多遠,護送的隊員中又有一位中彈倒地。前面,則是一段十分難走的路,有些地方只有抓著路邊的樹木才能通行。雙手抬著擔架,就更難前進半步。唯一的辦法就是爬著行進。如此的速度,怎麼能將鬼子甩開?回頭一看,鬼子卻近在眼前,連他們的仁丹鬍子都看清了。

辛銳躺在擔架上,臉色嚴峻的怕人,幾乎是用嘶喊,要求大家將她放下,迅速撤離。

我們走了,你怎麼辦?衛生隊員們焦急地說。

都什麼時候了?還管我?快走!不然來不及了!她的嗓子已經嘶啞。

要死,咱們就死在一起!幾個衛生隊員還是不忍離去。

辛銳還要說什麼,又有一個隊員中彈倒地。她突然一咬牙,從擔架上坐起,接著一滾,從擔架上滾了下來,蒼白的臉上現出決絕的表情。

衛生隊員們終於離去的時候,她抱緊了懷中的三顆手榴彈。她裹著被子,拖著殘了的兩條腿,靠向旁邊的一塊大石頭,讓自己的身子呈半坐狀態,然後舉目望向追來的鬼子。

她將一顆手榴彈投了出去,又將另一顆手榴彈投了出去。隨著手榴彈的炸響,鬼子射來的子彈也在她的胸前開出幾朵燦燦的血花。

半天之後,見不再有手榴彈投擲過來,幾個鬼子才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掀開了裹在她身上的被子。就在被子掀開的瞬間,第三顆手榴彈轟然炸響。那一刻,曾經的濟南府辛公館裡的二小姐,那個要立志成為張恨水似的作家的小才女,那個年僅二十三歲的美麗生命,就這樣以粉身碎骨的方式,定格在冬日的蒙山之中。

時間是西元1941年12月17日早晨,陽光正把山裡殘存的積雪照得炫亮。

文章作者

彭興凱

男,已在《上海文學》、《中國作家》、《解放軍文藝》、《清明》、《山東文學》、《山花》、《雨花》、《芳草》、《延河》、《西部》等刊發表中短篇小說若干,有作品多篇被選載及獲獎。現供職于山東省蒙陰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