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講好山東故事”小說丨家規

家規

小說

作者/甜源

01

“兒子李凱順利被某解放軍理工大學錄取了。

臨沂奧斯卡辦公大樓的一室裡,宋麗君跟同事們分享這一消息。

“你兒子真棒,”同事們誇讚。

“麗君教子有方啊,你可要多向我們傳授傳授經驗的呀。”同事小張女士說。

麗君自然樂不思蜀,一臉笑意地說:“傳授經驗可不敢的,這都是孩子老師們的功勞。記得有位堪稱名師的教育者,提出過這樣一句口號做宣傳,大意是說——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老師。後來這位老師怎樣了我沒有繼續關注,

但這句話被我記住了,我也用來時刻鞭策自己,協同孩子的老師們,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孩子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

同事們聽得似懂非懂,只能又是一片讚歎聲。

麗君在奧斯卡是名普通的員工,四十多歲的她,風姿卓越,魅力依舊,活力依舊。此時,興奮讓她像個小女人一樣可愛。

生活在這種場所裡的上班族,

是要有極好的心態的,否則不是要自卑而死就是要興奮過度。因為這裡的人群中,理財高手如雲,經濟上一個比一個富有。證券公司的人,多數人自己也是會做一部分投資的。俗話說,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有使人興奮的事發生,自然也有讓人情緒低落的事存在,而這種情緒的起伏波動在這裡是見多不怪的。然,今年的金融風暴,堪稱壓過零八年的金融危機,許多投資人的日子也像老家裡的種糧人,
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好過。

麗君也沒能脫險,家裡的部分資金被她拿來做了投資,牛市的時候雖賺了一把,可在轉市時也有資金被套,所以再投資就會束手束腳。好在老公李國強的工作穩定,總算日子還能平衡。如今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還省了高額的大學學費,這讓麗君壓抑許久的心又充斥著喜悅。

下了班,驅車回家的路上麗君心裡美滋滋的,感覺今天沂河的水真清澈,兩岸的風景也是美的醉人,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看上去也是面孔可愛。

到家的時候,老公李國強已經在準備飯菜。看到麗君回來,李凱跟她打招呼:“媽媽回來啦,”

“是的兒子,祝賀你啦。”麗君興奮地說著,一隻手伸向兒子,

做了一個要主動握手的動作。李凱連忙把手伸過來迎合:“謝謝媽媽,這也有您老的一份功勞。”

“看你們這娘倆又來了,矯情不矯情。”老公李國強說。

麗君對他眨眨眼睛:“今天高興,就矯情矯情唄。其實,今天我們應該出去吃。”

“我也這樣說,可是爸爸說要親自下廚做我愛吃的辣子雞。”平時李凱在老爸面前顯得比較嚴肅,不像和媽媽那樣隨和。

李國強把頭探出來說:“可不嘛,等你開學啦,可就難得吃到我做的這麼地道的辣子雞了。”

“今天還有辣子雞吃,你爸的拿手菜,我們全家的最愛。老公辛苦啦,我來搭把手吧。”

“不用啦,很快就做好啦,我們就要開飯了,你還是陪兒子一起興奮吧。”

此時麗君覺得自己真是幸福。

就是這樣的幸福感,又在吃過晚飯後變得壓抑起來。

晚飯過後,麗君收拾好碗筷,老公李國強說要臨時開一次家庭會議。會議事項是商量有關李凱順利被理想的大學錄取後,如何向爺爺李建軍作一個合理的解釋。因為之前家裡有一條家規:家裡的男成員不得參軍。這個話題一出,全家人各自陷入思考的境界,畢竟李凱選填的專業是要去部隊工作的。

李國強繼續說:“當然,我們知道他老人家制定這條家規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考慮老人的心情;另一方面要考慮老人的承受能力;還要考慮如何能更好的、讓老人心服接受這一現實,而不至於動怒。

此話一出,麗君接話道:“那照你這樣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讓他知道真相唄,否則總是會有心理影響的嘛。”

“直接告訴爺爺得了,總是要說的嘛,這是我自己的決定。再說了,報志願那會兒我不是也瞞著你們,之後才說出來的嘛。”李凱接話道。

“你們倆說的都對,可是爺爺他年紀大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李凱你說你要不要去上學了。”李國強說。

“你爸說的對,就算你爺爺他想出裝病這一出做威脅,你都不能在正常的開學期間去報到。”麗君對著兒子說。

“也對喔。”李凱笑笑說。

“不然我們也學李凱,來一個先斬後奏。等孩子開學後,國慶日前夕再告訴他實情,中秋節我們再一起回去陪不是,先給他一個緩和期,到時候咱倆就當和他一樣也不知情。”

“這個方法好!”麗君和兒子異口同聲喊出來。

“這次我們回家去只說我考上了,去南京的大學上,別的什麼也別說,只讓他高興就好了。”

李凱的話讓他們三人相視一笑,成為今晚家庭會議的收場。

02

八月的夜晚,又要到中秋節了。此時,在沂南縣湖頭鎮肖家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莊稼地裡的花生、玉米已收入家中入倉。田野裡顯露出一片片的空地,與一塊塊未割倒的玉米棵子地相連,那些矗立著的玉米棵,在秋風的作用下簌簌發出聲響,那聲音像是古稀老人沙啞的呻吟聲。

遠處一片墓地,李老頭兒坐在一處墳墓前,他掏出煙斗裝滿煙葉,點上吸起來。火光一明一滅間,可以看清他臉上嚴肅的表情和皺紋。一代煙吸完,他把煙斗頭朝下,煙斗柄在手上磕了幾下,把煙灰倒落在腳下的地面上,起身說了句:“娘啊,李凱讀軍校去啦,中秋節回家來過節,您老別怪他呀,您要保佑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頭緊貼著地面連磕了三個響頭才起身蹣跚而去。

村裡的人都知道,李老頭的父親犧牲在抗美援朝那場戰役。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個特殊的孩子,生活上受到政府的一些補助。家裡有一件破舊的上衣,李媽媽從不讓李老頭碰,他知道這與自己的父親有關。從有記憶開始,她就對那個稱作父親的男人沒有印象,有的只是在同齡人喊父親時的嚮往與尷尬。真的,一個人的時候他偷偷哭過無數次。懂事的時候知道關於父親的事,他也懂得了母親一個人帶大他不容易,所以他凡事順從母親。母親說以後家裡的男人不要去當兵,他就把這話深深地埋在心裡成為家規。

後來,家裡的那件破上衣,他再也不多看;年輕時流行戴的軍帽,他也從未戴過;兒子十八歲時要去當兵,也被他制止住了。在他的腦海裡,歸根結底是因為父親參軍的結果所致,母親是那件破舊的上衣陪伴,走完她淒苦的一生。

如今,自己的孫子居然考了軍校他都不知情,這讓他非常痛苦。他想了幾天幾夜,後來他想這事也不能怪兒子和兒媳,因為他們也是不知情的,可自己又不捨得怪孫子。今天去娘的墳頭算是懺悔。

“這小子還真是有主心骨,興許也算好事,這叫能自己拿主意。”想到李國強被自己制止時的情形,這小子比他爸爸有決心。他感歎到,自己真的是老了。

中秋節前一天,李國強一家回到老家,和父親一起過節。禮物很簡單,兩瓶白酒、一箱月餅、父親愛吃的大莊燒雞和一些別的熟食。

到了家,大門開著,李凱提著東西喊著爺爺就進了家。推開堂屋的門,一股香氣撲面而來,“好香的花生油!”麗君說出了這香味的出處。“咱爸這是加工了新花生油了。”看到東牆角擺了兩大桶花生油和一大袋子的紅蘋果,都是老家的特產,李國強知道這是老父親趕在他們回來之前為他們備下的,年年如此。

七十多歲的李老爹,老伴走的早,上了年紀還堅持種了二畝花生。用他的話說:現在種地省事多了,種、收都能雇用有機械的老鄉,我只負責拔拔草就行,這樣我們一大家人就有花生和花生油吃了,多好。他還有一個小菜園,平時都是不得閒,只有到了冬季,年前的一個月才會去兒子那裡住一段時間。李國強想就隨他吧,辛苦些倒也充實。

“回來了,李凱回來了嗎?”李老漢提了一大包蔬菜進門就大聲的問道。

“爺爺!我回來了,看您摘這麼多菜呀,沉不沉啊,給我。”聽到爺爺的聲音,李凱趕緊奔出去迎接。進到堂屋放下蔬菜,李凱轉身就給李老頭一個擁抱:“爺爺,我好想您、牽掛您喲。”

“你看看這孩子,我這手上都是泥巴呢。”本來想狠狠的責怪兒子的李老頭,臉上還是堆滿了笑容。

“不怕有泥巴,就怕爺爺不開心。”李凱是有備而來,可也是真怕爺爺傷心。

“唉,你說你這麼懂事,怎麼就不聽大人的話呢。”李老頭還是責怪起那件事來。

麗君聽出這風生水起,趕緊說:“李凱,快讓爺爺坐下休息,倒杯水給爺爺。”

李國強知道這件事總是要說的,便隨著老頭責怪起李凱。麗君見狀也只好默不作聲了。

“爺爺,您別難過,您看我,我長大了。您想不想長大的我去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開開心心的生活呢?”

“孩子,我當然想,可是……”

“那就好了爺爺,我知道您要說老奶奶的心願。可爺爺您再想想,老奶奶其實是喜歡一個男人為國效力的,她肯嫁給老爺爺這樣一位士兵,又肯為他孤獨一生。還有您的名字李建軍,她是很希望您能成為一名將軍的,只是她也很無奈,有戰爭就會有犧牲。”李凱說的真情流露,李老頭聽著默不作聲。他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一口水又放回去。

“爺爺,我們現在是和平年代,為報效祖國當兵光榮,這是每一位熱血男兒的理想,況且有許多人想當兵還不夠格呢。您再想啊爺爺,就算是在戰爭年代,不從軍就不會有犧牲了嗎?對不對,我想像老奶奶那樣的奇女子依然會選擇嫁給一位戰士的。”李凱看到爺爺為他的話有所觸動,便一股腦說出這些。

“爺爺,您哭了?”

李老頭著實是讓李凱的話打動了,興許是想到了淒苦一生的娘,或許是為當時不能理解娘的真實感受而愧疚。他抹了一下眼睛,竟被李凱看到了。

“凱長大了,自己有主見了,爺爺高興,爺爺不怪你。我想你老奶奶聽到這些話也不會怪你的。走,你不是說想去咱這裡新建的田園式農園嗎?”

“六棵樹鮮果農園!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草莓,還有白雪公主的地方!”李凱興奮地說。

“對呀,走,離咱家只有三裡地!”

李老頭此話一出,大家知道那條家規已失效,歡喜的異口同聲答應:“哎!”

文章作者

甜源

原名李勳苓,自由撰稿人。

可就難得吃到我做的這麼地道的辣子雞了。”

“今天還有辣子雞吃,你爸的拿手菜,我們全家的最愛。老公辛苦啦,我來搭把手吧。”

“不用啦,很快就做好啦,我們就要開飯了,你還是陪兒子一起興奮吧。”

此時麗君覺得自己真是幸福。

就是這樣的幸福感,又在吃過晚飯後變得壓抑起來。

晚飯過後,麗君收拾好碗筷,老公李國強說要臨時開一次家庭會議。會議事項是商量有關李凱順利被理想的大學錄取後,如何向爺爺李建軍作一個合理的解釋。因為之前家裡有一條家規:家裡的男成員不得參軍。這個話題一出,全家人各自陷入思考的境界,畢竟李凱選填的專業是要去部隊工作的。

李國強繼續說:“當然,我們知道他老人家制定這條家規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考慮老人的心情;另一方面要考慮老人的承受能力;還要考慮如何能更好的、讓老人心服接受這一現實,而不至於動怒。

此話一出,麗君接話道:“那照你這樣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讓他知道真相唄,否則總是會有心理影響的嘛。”

“直接告訴爺爺得了,總是要說的嘛,這是我自己的決定。再說了,報志願那會兒我不是也瞞著你們,之後才說出來的嘛。”李凱接話道。

“你們倆說的都對,可是爺爺他年紀大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李凱你說你要不要去上學了。”李國強說。

“你爸說的對,就算你爺爺他想出裝病這一出做威脅,你都不能在正常的開學期間去報到。”麗君對著兒子說。

“也對喔。”李凱笑笑說。

“不然我們也學李凱,來一個先斬後奏。等孩子開學後,國慶日前夕再告訴他實情,中秋節我們再一起回去陪不是,先給他一個緩和期,到時候咱倆就當和他一樣也不知情。”

“這個方法好!”麗君和兒子異口同聲喊出來。

“這次我們回家去只說我考上了,去南京的大學上,別的什麼也別說,只讓他高興就好了。”

李凱的話讓他們三人相視一笑,成為今晚家庭會議的收場。

02

八月的夜晚,又要到中秋節了。此時,在沂南縣湖頭鎮肖家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莊稼地裡的花生、玉米已收入家中入倉。田野裡顯露出一片片的空地,與一塊塊未割倒的玉米棵子地相連,那些矗立著的玉米棵,在秋風的作用下簌簌發出聲響,那聲音像是古稀老人沙啞的呻吟聲。

遠處一片墓地,李老頭兒坐在一處墳墓前,他掏出煙斗裝滿煙葉,點上吸起來。火光一明一滅間,可以看清他臉上嚴肅的表情和皺紋。一代煙吸完,他把煙斗頭朝下,煙斗柄在手上磕了幾下,把煙灰倒落在腳下的地面上,起身說了句:“娘啊,李凱讀軍校去啦,中秋節回家來過節,您老別怪他呀,您要保佑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頭緊貼著地面連磕了三個響頭才起身蹣跚而去。

村裡的人都知道,李老頭的父親犧牲在抗美援朝那場戰役。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個特殊的孩子,生活上受到政府的一些補助。家裡有一件破舊的上衣,李媽媽從不讓李老頭碰,他知道這與自己的父親有關。從有記憶開始,她就對那個稱作父親的男人沒有印象,有的只是在同齡人喊父親時的嚮往與尷尬。真的,一個人的時候他偷偷哭過無數次。懂事的時候知道關於父親的事,他也懂得了母親一個人帶大他不容易,所以他凡事順從母親。母親說以後家裡的男人不要去當兵,他就把這話深深地埋在心裡成為家規。

後來,家裡的那件破上衣,他再也不多看;年輕時流行戴的軍帽,他也從未戴過;兒子十八歲時要去當兵,也被他制止住了。在他的腦海裡,歸根結底是因為父親參軍的結果所致,母親是那件破舊的上衣陪伴,走完她淒苦的一生。

如今,自己的孫子居然考了軍校他都不知情,這讓他非常痛苦。他想了幾天幾夜,後來他想這事也不能怪兒子和兒媳,因為他們也是不知情的,可自己又不捨得怪孫子。今天去娘的墳頭算是懺悔。

“這小子還真是有主心骨,興許也算好事,這叫能自己拿主意。”想到李國強被自己制止時的情形,這小子比他爸爸有決心。他感歎到,自己真的是老了。

中秋節前一天,李國強一家回到老家,和父親一起過節。禮物很簡單,兩瓶白酒、一箱月餅、父親愛吃的大莊燒雞和一些別的熟食。

到了家,大門開著,李凱提著東西喊著爺爺就進了家。推開堂屋的門,一股香氣撲面而來,“好香的花生油!”麗君說出了這香味的出處。“咱爸這是加工了新花生油了。”看到東牆角擺了兩大桶花生油和一大袋子的紅蘋果,都是老家的特產,李國強知道這是老父親趕在他們回來之前為他們備下的,年年如此。

七十多歲的李老爹,老伴走的早,上了年紀還堅持種了二畝花生。用他的話說:現在種地省事多了,種、收都能雇用有機械的老鄉,我只負責拔拔草就行,這樣我們一大家人就有花生和花生油吃了,多好。他還有一個小菜園,平時都是不得閒,只有到了冬季,年前的一個月才會去兒子那裡住一段時間。李國強想就隨他吧,辛苦些倒也充實。

“回來了,李凱回來了嗎?”李老漢提了一大包蔬菜進門就大聲的問道。

“爺爺!我回來了,看您摘這麼多菜呀,沉不沉啊,給我。”聽到爺爺的聲音,李凱趕緊奔出去迎接。進到堂屋放下蔬菜,李凱轉身就給李老頭一個擁抱:“爺爺,我好想您、牽掛您喲。”

“你看看這孩子,我這手上都是泥巴呢。”本來想狠狠的責怪兒子的李老頭,臉上還是堆滿了笑容。

“不怕有泥巴,就怕爺爺不開心。”李凱是有備而來,可也是真怕爺爺傷心。

“唉,你說你這麼懂事,怎麼就不聽大人的話呢。”李老頭還是責怪起那件事來。

麗君聽出這風生水起,趕緊說:“李凱,快讓爺爺坐下休息,倒杯水給爺爺。”

李國強知道這件事總是要說的,便隨著老頭責怪起李凱。麗君見狀也只好默不作聲了。

“爺爺,您別難過,您看我,我長大了。您想不想長大的我去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開開心心的生活呢?”

“孩子,我當然想,可是……”

“那就好了爺爺,我知道您要說老奶奶的心願。可爺爺您再想想,老奶奶其實是喜歡一個男人為國效力的,她肯嫁給老爺爺這樣一位士兵,又肯為他孤獨一生。還有您的名字李建軍,她是很希望您能成為一名將軍的,只是她也很無奈,有戰爭就會有犧牲。”李凱說的真情流露,李老頭聽著默不作聲。他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一口水又放回去。

“爺爺,我們現在是和平年代,為報效祖國當兵光榮,這是每一位熱血男兒的理想,況且有許多人想當兵還不夠格呢。您再想啊爺爺,就算是在戰爭年代,不從軍就不會有犧牲了嗎?對不對,我想像老奶奶那樣的奇女子依然會選擇嫁給一位戰士的。”李凱看到爺爺為他的話有所觸動,便一股腦說出這些。

“爺爺,您哭了?”

李老頭著實是讓李凱的話打動了,興許是想到了淒苦一生的娘,或許是為當時不能理解娘的真實感受而愧疚。他抹了一下眼睛,竟被李凱看到了。

“凱長大了,自己有主見了,爺爺高興,爺爺不怪你。我想你老奶奶聽到這些話也不會怪你的。走,你不是說想去咱這裡新建的田園式農園嗎?”

“六棵樹鮮果農園!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草莓,還有白雪公主的地方!”李凱興奮地說。

“對呀,走,離咱家只有三裡地!”

李老頭此話一出,大家知道那條家規已失效,歡喜的異口同聲答應:“哎!”

文章作者

甜源

原名李勳苓,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