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岸“三事分流”工作法實施3年 打造146個示範項目 群眾唱“主角”

本報訊 金秋的傍晚,家住南岸區南坪街道東路社區的張婆婆牽著小孫子在社區裡遛彎。

“以前下水道經常堵,臭氣熏天,誰都不願意下樓。現在好了,化糞池改了道,問題徹底解決了!”張婆婆說。化糞池改道這一“小事”從根本上得到化解,源于該區的“三事分流”工作方法。

近日,重慶日報記者在南岸區採訪瞭解到,該區自2014年起探索實施“三事分流”工作方法,將社區事務依據公共屬性大小,分流成“大事、小事、私事”,厘清職責邊界,培育整合社會組織,

引導群眾參與社區自治。3年來,該區98個社區(村)打造了示範專案146個,解決了一大批社區治理難題。

“三事”具體包括:“大事”即政府管理事項及公共服務,由政府部門負責解決;“小事”即村(居)公共事項及公益服務,由村(社區)“兩委”牽頭,社區自治組織、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區單位共同協商解決;“私事”即村(居)民個人事務和市場服務,由群眾自行解決或尋求市場服務。

“這樣的‘三事分流’實際上也是三事分責。

”南岸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合理界定政府、社會和居民的職責邊界,政府不大包大攬,居民也有責任擔當,社區組織要動員居民互助,從而提高議事的效率,實現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村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張婆婆所在的東路社區五社區因為沒有物業公司,社區化糞池常年堵塞,嚴重影響衛生環境。實施“三事分流”後,社區依託互助會、壩壩舞協會等民間社會組織,

廣泛發動群眾捐錢對化糞池通道進行改造。互助會副會長李靜芳說,互助會有100多個社區居民成員,大家平時在一起跳舞健身,誰家有困難就集體幫扶,因此群眾參與度高,信任感強。互助會發動大家捐錢,只用了2天時間就湊足了1000多元改造經費,在社區幹部的帶領下,這一困擾了社區多年的問題很快得以解決。

海棠溪街道學府路社區土廟子片區曾是典型的“髒亂差”區域,

儘管群眾搬遷意願強、政府征拆決心大,但由於種種遺留問題,多年來數次動遷均無功而返。根據“三事分流”工作方法,海棠溪街道採用“政府引導+群眾自治式搬遷”的方式,每棟樓房均由3名居民代表全程參與,評估機構由居民自治選擇,搬遷補償方案全面公開,讓搬遷全程在陽光下運行。同一片區域,同樣的政策,群眾自治後的效果截然不同:短短兩個月,
328戶居民搬遷簽約率超過95%,搬遷順利推進。

“三事分流”工作方法實施3年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資料顯示,“三事分流”實施以來,該區98個社區(村)先後打造了146個示範專案,解決了一大批社區治理的老大難問題。

為了推進“三事分流”工作方法,該區也打捆實施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將村(居)承擔的公共事務由404項精簡為62項,推進社區幹部當地語系化,提高“大事”辦理效率;在社區層面,先後引進、培育了一大批社工組織,開展社工專案80余個,完善“小事”協商機制;在居民個人層面,則通過建設法治社區、推進道德引領等,拓寬“私事”解決途徑。此外,該區還成立了“重慶民泰社區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和社區公益資金,為提高社區參與、培育社會組織、推行“三事分流”提供了可持續的資金保障。

3年多實施下來,南岸居民文明意識明顯提高,參與自治的主動性明顯增強,社區治理由“政府獨唱”變為了“群眾合唱”,由基層組織的“單邊行動”變為了“多邊互動”。南岸區也因此被民政部評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三事分流”工作方法被評為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

下一步,該區將進一步深化“三事分流”工作方法,完善“三級議事”、“社區組織議事”、“一事一議”等社區協商機制,繼續探索啟動社會資源的激勵機制,提升居民群眾的參與率和獲得感。

(來源於:重慶日報)

提高“大事”辦理效率;在社區層面,先後引進、培育了一大批社工組織,開展社工專案80余個,完善“小事”協商機制;在居民個人層面,則通過建設法治社區、推進道德引領等,拓寬“私事”解決途徑。此外,該區還成立了“重慶民泰社區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和社區公益資金,為提高社區參與、培育社會組織、推行“三事分流”提供了可持續的資金保障。

3年多實施下來,南岸居民文明意識明顯提高,參與自治的主動性明顯增強,社區治理由“政府獨唱”變為了“群眾合唱”,由基層組織的“單邊行動”變為了“多邊互動”。南岸區也因此被民政部評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三事分流”工作方法被評為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

下一步,該區將進一步深化“三事分流”工作方法,完善“三級議事”、“社區組織議事”、“一事一議”等社區協商機制,繼續探索啟動社會資源的激勵機制,提升居民群眾的參與率和獲得感。

(來源於: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