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真正的教育要求慢養、牧養、順養孩子

精彩導讀

所有的家長,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學校,乃至整個社會,

如果能夠在學生節時更多深層次的思考學生,發現學生,尊重學生,才能真正為了學生,才能使我們所營造的環境更有利於學生的生命成長。

——李明新

多年來,我們都在談養育孩子、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問題。那麼,這個“養”字怎麼理解?怎麼能夠更好地把握?

從事教育工作這麼多年,我以為,要真正保障學生的生存權和受教育權,真正改善學生的生活,就必須講慢養、牧養、順養。

學生成長要講究“慢養”

“慢養”不是故意“慢”,而是在育人上尊重生命,有耐心,不盲從,不急於求成,更不能夠急功近利,應該讓生命按著自身的規律一點兒一點兒地成長。

生命的成長是需要日積月累的,不能夠“催化”成長。

現在困擾許許多多家長的,是社會上教育的功利主義傾向日益嚴重,導致我們許多家長盲從了不正確的教育做法,都去催化孩子的成長,如同“揠苗助長”,

過度“施肥”。

和“慢養”相對的,自然就是“快養”。

現在“快養”的現象非常嚴重。幼稚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中學化,學生學習奧數化,人生成長分數化。

這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過度“施肥”就使得學生“營養失衡”。我這裡說的“營養失衡”是指學生的成長被異化,不能夠很健康地成長。

在學生的成長上,如果我們不能夠靜下心來,不能夠耐心地去育人,那麼學生就會在這種“快養”的教育當中失去真正的自我,

學生的生存權、受教育權和自由生活權就會受到破壞。

學生成長要講究“牧養”

這是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

“牧養”有“牧養”的意思,但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比喻我們要像有經驗的牧人放牧一樣,把羊群帶到肥美的草地,讓羊盡情地吃草——我們要把學生引到更廣闊的、富有意義的知識空間,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和熱情。

從這個角度上講,激發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牧養”的核心價值。

現在的問題是更多的家長“圈養”孩子。

學生活動交往的範圍很小,成長方式也非常單一,甚至枯燥。許多學生每天就是上學、做作業、寫試卷、上培訓班,有的在幼兒時代就過早學習系統學科知識。於是,家長替代了孩子的成長,他們束縛了學生的發展。

“圈養”讓學生的生命失去了更多的意義與光彩。

學生成長要講究“順養”

“順養”不能夠理解成溺愛,

也不能夠理解成放任自流,不是說孩子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那樣就失去了我們教育實際存在的價值。

我這裡說的“順養”,是指要因材施教,是指要尊重學生的天性,尊重學生健康甚至高雅的興趣和愛好,促其有個性地成長,鼓勵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當一個學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的時候,我們家長、老師,應該呵護,應“順木之天性”,發展他的個性,開發他的潛能。

以上是自己基於對學生生命成長的理解而提出的觀點,其內涵是尊重生命,尊重學生,培植精神,養育人格,讓學生自由成長,讓生命快樂健康。

我想,所有的家長,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如果能夠在學生節時更多深層次的思考學生,發現學生,尊重學生,才能真正為了學生,才能使我們所營造的環境更有利於學生的生命成長。

若真如此,孩子們不止是學生節快樂,而是快樂每一天!

推薦文章

○獨家 | 清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曉陽:反思應試教育,高招不能再唱過去的歌謠

○獨家•深度 | 新高考風雲變幻,六省市校長“達”者喜、“窮”者憂

○獨家·高考風雲 | 鐘秉林教授:新高考改革不能應試化解讀(上)

○獨家·高考風雲 | 上海市格致中學張志敏:應對新高考改革,校長沒必要焦慮

| 編輯:校長派

校長智庫教育研究院

| 更多內容請關注:校長派微信公眾號

開發他的潛能。

以上是自己基於對學生生命成長的理解而提出的觀點,其內涵是尊重生命,尊重學生,培植精神,養育人格,讓學生自由成長,讓生命快樂健康。

我想,所有的家長,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如果能夠在學生節時更多深層次的思考學生,發現學生,尊重學生,才能真正為了學生,才能使我們所營造的環境更有利於學生的生命成長。

若真如此,孩子們不止是學生節快樂,而是快樂每一天!

推薦文章

○獨家 | 清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曉陽:反思應試教育,高招不能再唱過去的歌謠

○獨家•深度 | 新高考風雲變幻,六省市校長“達”者喜、“窮”者憂

○獨家·高考風雲 | 鐘秉林教授:新高考改革不能應試化解讀(上)

○獨家·高考風雲 | 上海市格致中學張志敏:應對新高考改革,校長沒必要焦慮

| 編輯:校長派

校長智庫教育研究院

| 更多內容請關注:校長派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