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別忘了教師的核心素養

近半年來,教育界談到最多的一個詞是“學生的核心素養”。

這個詞兒很熱門,幾乎所有基礎教育方面的研討會都提到這個概念。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可謂與時俱進,人人不甘落後啊!更有個別學校竟然已經組織展示活動,拿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研究成果,實在讓我們這些還停留于思考核心素養內涵與外延層面的同行“刮目相看”。不管怎麼說吧,這種教育的快文化現象至少再一次說明:學生的核心素養將是未來教育研究的熱點。
這確實是一個我們今後教育研究與實踐繞不過去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定會牽動課程標準的修訂、教材的修改、學校課程與課堂教學的再建設、中高考與學生評價變革等一系列工作。可以說任重道遠。

不過,當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時候,當許多學校已經抓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時候,我忽然想到,有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不要忽視,

甚至應該高度重視,那就是研究教師的核心素養。因為教師是培養學生的人,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難以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學生。如果只急急忙忙從形式上、表面上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在潛意識中認為,只要把學生核心素養的概念弄清楚了,教師自然會實現教育教學的轉型,自然會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種想法是非常天真的。原因在於,
教師的素質很可能難以適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師資要求。比如,有的教師只會講授課本知識,自己沒有創新意識與精神,那麼又怎麼能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有的教師自身就缺乏人文素養,他又怎麼能以身示範,引領學生夯實人文底蘊呢?因此,培育與提高教師的核心素養就必須得到我們的高度關注。

客觀地講,目前談學生核心素養的多,

談教師核心素養的少。但是,冷靜想一想,辦學的主要力量依靠誰呢?一定是教師。辦學品質的保障是什麼呢?是教師品質。記得一位教育界的老領導曾說,一個地區的教育品質不會高過它的教師品質。這話說得非常實在!因此,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根本還得回到提高教師水準上來。認識到了這點,搞教育管理的各位同仁才抓住了改革的關鍵,才找准了自己的發力點。

那麼,

什麼是教師的核心素養呢?借鑒學生核心素養的概念,我認為就是教師熱愛學生與培育學生健康成長的必備職業品格與專業能力。如果用關鍵字語的方式呈現我的認識,那麼以下一些詞語必不可少:熱愛學生的情感、正直做人的品格、指導學科學習的能力、跨領域的學科視野、創新與實踐的精神,等等。教師的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是“熱愛學生的人格魅力和通過學科知識引領價值觀形成的教學能力”。為什麼在時髦名詞滿天飛的今天,我仍然把“熱愛學生”作為如此重要的關鍵字語呢?因為在基礎教育工作了近三十年,我堅信,不論時代怎樣變化,不論課程怎樣改革,不論學校形態如何存在,教師的愛都是兒童少年成長的精神動力,是他們生命成長的養料!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孩子的熱愛與關懷,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樹起一種美好的東西,使他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無情的環境中長大,他就會變成一個對善與美無動於衷的人。”法國教育學家盧梭也說:“熱愛可以彌補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彌補熱心。”所以,沒有對學生的熱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而今天,我們是否敢理直氣壯地說:我們的老師已經為培育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好了職業與專業上的準備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大家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在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上,我們還需要研究,還需要不斷努力。一是要弄清面向21世紀中國教師的核心素養是什麼;二是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內容,通過教師研修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培育教師的核心素養;三是改進學校管理與評價方式,引領教師自覺修煉核心素養;四是探索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與同步提升教師核心素養的機制。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許多不容樂觀的地方。因為,當下的青年教師屬於80後、90後,未來若干年中青年教師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中多數是在“被愛”中長大,在具備諸多優勢的同時,身上往往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比如吃苦精神和耐挫能力弱,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主義精神、責任感與感恩之心。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就是:“重智力,輕能力;重智商,輕情商。”他們身上的這些不足之處恰恰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特別是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團隊意識、交往能力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不能不說,培育教師的核心素養也將是個艱巨的系統工程。

說來說去,無非是期待教育專家,抓緊研究教師的核心素養,讓教師隊伍的發展有新方向、新追求;無非是提醒教育管理者,不踏踏實實抓高素質教師的培養工作,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難以落地生根;同時,也在提醒教師朋友們,用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反觀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 | 李明新,北京小學校長、北京小學教育集團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首批中小學教授,特級教師,教育部課程教材審查委員會專家

為什麼在時髦名詞滿天飛的今天,我仍然把“熱愛學生”作為如此重要的關鍵字語呢?因為在基礎教育工作了近三十年,我堅信,不論時代怎樣變化,不論課程怎樣改革,不論學校形態如何存在,教師的愛都是兒童少年成長的精神動力,是他們生命成長的養料!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孩子的熱愛與關懷,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樹起一種美好的東西,使他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無情的環境中長大,他就會變成一個對善與美無動於衷的人。”法國教育學家盧梭也說:“熱愛可以彌補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彌補熱心。”所以,沒有對學生的熱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而今天,我們是否敢理直氣壯地說:我們的老師已經為培育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好了職業與專業上的準備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大家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在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上,我們還需要研究,還需要不斷努力。一是要弄清面向21世紀中國教師的核心素養是什麼;二是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內容,通過教師研修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培育教師的核心素養;三是改進學校管理與評價方式,引領教師自覺修煉核心素養;四是探索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與同步提升教師核心素養的機制。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許多不容樂觀的地方。因為,當下的青年教師屬於80後、90後,未來若干年中青年教師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中多數是在“被愛”中長大,在具備諸多優勢的同時,身上往往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比如吃苦精神和耐挫能力弱,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主義精神、責任感與感恩之心。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就是:“重智力,輕能力;重智商,輕情商。”他們身上的這些不足之處恰恰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特別是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團隊意識、交往能力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不能不說,培育教師的核心素養也將是個艱巨的系統工程。

說來說去,無非是期待教育專家,抓緊研究教師的核心素養,讓教師隊伍的發展有新方向、新追求;無非是提醒教育管理者,不踏踏實實抓高素質教師的培養工作,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難以落地生根;同時,也在提醒教師朋友們,用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反觀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 | 李明新,北京小學校長、北京小學教育集團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首批中小學教授,特級教師,教育部課程教材審查委員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