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度|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集團化辦學,校長有三大壓力

全文共2207字,預計4分鐘讀完

導 語

今天,北京中小學教育改革面臨哪些難啃的“硬骨頭”?資源配置不均對基礎教育生態和社會擇校帶來哪些影響?名校辦學分校,校長和老師需要破解哪些難題?家長的心態需做怎樣的調整?

近日,北京小學教育集團校長、北京教育學會副會長李明新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對此進行回應。

在李校長看來,集團化辦學是共建資源和共用資源,名校辦分校需要循序漸進而非立竿見影,教師隊伍建設是集團化辦學的核心。

作為首都,北京針對教育資源不均等普遍問題進行教育改革探索,對其他地區的教改都有借鑒意義。小編決定整理出來,分享給各位教育界人士。

資源配置不均導致教育生態被破壞

資源配置不均是導致教育生態被破壞的重要原因。

從一個區域來講,學校的佈局不均衡,是導致生態破壞的原因之一。過分強調重點校,會壓制非重點校的發展。對重點校的重視,主要表現在資金、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非重點校的積極性將受到壓制,這就是教育生態平衡的破壞。隨之帶來的是生源生態的破壞。

教師隊伍的生態也發生了變化。在沒有重點校、非重點校之前,所有學校可能都有名師,但是名師都集中到優質校。

雖然名師調動、挖人才,但這破壞了學校的師資隊伍的生態。課堂的生態也發生了改變。

今天,隨著義務教育發展,這種生態破壞的局面得到了扭轉。

北京教改有三塊難啃的硬骨頭

北京教改有三大塊硬骨頭。

第一塊硬骨頭是,教育生態常年被破壞後,所留下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心態。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這是一塊很難啃的硬骨頭。無論是北京,還是全國其他地區,

都存在這個問題。涉及取消擇校、取消共建、就近入學等話題。如果決心不夠,力度不夠,這塊硬骨頭根本啃不下來。

第二塊硬骨頭是,中考高考制度改革。無論小學、初中如何改革,最終的落腳點是中考、高考。如果考試制度不變,在實際的教育改革中,也達不到最根本的變化。

第三塊硬骨頭是,教育佈局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問題,改變的難度較大。

大量的優質師資集中在名校。國家採取教師流動措施,但流動起來艱難,主要由利益分配、績效工資、人事制度改革等等問題所使然。

名校辦分校需要循序漸進

而非立竿見影

名校對分校負責任的有多大?很多人直接問,校長是直接管分校的嗎?老師是直接派到分校的嗎?名校辦分校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而非立竿見影,家長們太心急了。

教育有教育的規律,辦學有辦學的規律。比如管理者所管理的範圍,能夠承擔的責任是有限的,人的精力、智力、體力都是有限的。

幹部和教師隊伍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大量教育經驗的積累。而現在的家長可能等不了這種過程。 名校的幹部教師至少在分校幹兩到三年,才能改變分校的狀況。學校不是工廠,也不是機器,教育孩子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家長需要耐下心來,增強教改的信心,和學校一起努力,建設學校的文化、教師文化、學校管理文化。有家長的通力合作才能使教育改革更加平穩,更加成功。

集團化辦學,

校長面臨三大壓力

在集團化辦學中,我有三大壓力。

一是必須付出百倍努力,帶領集團和隊伍,把北京小學的品質,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

二是社會和家長對學校辦學過高的期望值。家長不斷增加的期望值最終將轉化為校長和教師的壓力。校長和教師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改進教育教學方法。

三是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教師價值認同感的實現將成為校長的壓力。

教師隊伍建設是集團化辦學的核心

如何保證分校的品質?分校掛了名校的牌子,品質能不能夠得到保證?客觀地講,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有的學校在短時間內,釜底抽薪地把原有師資都派到分校,這將影響學校正常發展。

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名校和分校,一定要通力合作創造新的機制和戰略,壯大優質的師資隊伍,這也是集團化辦學最需要抓的核心問題。

在一些學校排名裡,

有的學校已經消失了10多年

網路上近年來頻繁出現的中小學排名,成為家長擇校的依據。國家為了引導教育均衡發展,鼓勵學校辦特色校,希望每一所學校都能成為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根本不給學校排名。

社會上的機構給學校排名,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沒有意義的行為。我曾經發現排名單裡,有些學校已經消失了10多年。

有家長問,北京小學在北京市排第幾名,我說沒有人給北京小學排名。北京小學和其他小學一樣,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學校。家長關注的應該是你是否認同這個學校,而不是比較誰第一,誰第二。所有的學校都有值得驕傲的歷史和文化。

建議學生家長遠離這三種心態

家長應杜絕三種心態:

第一種心態:焦慮。不少家長認為,孩子要上一好幼稚園、上一好小學、上一好中學、考一好大學、找一好工作,但是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名校少、學位少,使得家長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方設法地上名校。為了爭奪學位,家長們不斷地給孩子施壓。除了學校教育以外,還給孩子報了各種的班。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就開始焦慮,全民焦慮。

第二種心態:功利主義。家長讓孩子學的內容,都不是在真正挖掘孩子的潛能,或者尊重孩子的個性。孩子們學的內容都是與升學考試掛鉤,不掛鉤的,家長就不給孩子報名。

第三種心態:相互攀比。在家長的心中,並不承認因材施教。孩子之間的差別,並不意味著誰好誰壞。我們只有承認了差異,才能夠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挖掘孩子的潛能,揚長長處,讓孩子自信成長。

作者| 李明新

來源 | 京城教育圈

實習編輯 | 趙萍

責任編輯 | 周繼鳳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小編推薦

而非立竿見影,家長們太心急了。

教育有教育的規律,辦學有辦學的規律。比如管理者所管理的範圍,能夠承擔的責任是有限的,人的精力、智力、體力都是有限的。

幹部和教師隊伍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大量教育經驗的積累。而現在的家長可能等不了這種過程。 名校的幹部教師至少在分校幹兩到三年,才能改變分校的狀況。學校不是工廠,也不是機器,教育孩子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家長需要耐下心來,增強教改的信心,和學校一起努力,建設學校的文化、教師文化、學校管理文化。有家長的通力合作才能使教育改革更加平穩,更加成功。

集團化辦學,

校長面臨三大壓力

在集團化辦學中,我有三大壓力。

一是必須付出百倍努力,帶領集團和隊伍,把北京小學的品質,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

二是社會和家長對學校辦學過高的期望值。家長不斷增加的期望值最終將轉化為校長和教師的壓力。校長和教師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改進教育教學方法。

三是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教師價值認同感的實現將成為校長的壓力。

教師隊伍建設是集團化辦學的核心

如何保證分校的品質?分校掛了名校的牌子,品質能不能夠得到保證?客觀地講,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有的學校在短時間內,釜底抽薪地把原有師資都派到分校,這將影響學校正常發展。

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名校和分校,一定要通力合作創造新的機制和戰略,壯大優質的師資隊伍,這也是集團化辦學最需要抓的核心問題。

在一些學校排名裡,

有的學校已經消失了10多年

網路上近年來頻繁出現的中小學排名,成為家長擇校的依據。國家為了引導教育均衡發展,鼓勵學校辦特色校,希望每一所學校都能成為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根本不給學校排名。

社會上的機構給學校排名,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沒有意義的行為。我曾經發現排名單裡,有些學校已經消失了10多年。

有家長問,北京小學在北京市排第幾名,我說沒有人給北京小學排名。北京小學和其他小學一樣,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學校。家長關注的應該是你是否認同這個學校,而不是比較誰第一,誰第二。所有的學校都有值得驕傲的歷史和文化。

建議學生家長遠離這三種心態

家長應杜絕三種心態:

第一種心態:焦慮。不少家長認為,孩子要上一好幼稚園、上一好小學、上一好中學、考一好大學、找一好工作,但是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名校少、學位少,使得家長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方設法地上名校。為了爭奪學位,家長們不斷地給孩子施壓。除了學校教育以外,還給孩子報了各種的班。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就開始焦慮,全民焦慮。

第二種心態:功利主義。家長讓孩子學的內容,都不是在真正挖掘孩子的潛能,或者尊重孩子的個性。孩子們學的內容都是與升學考試掛鉤,不掛鉤的,家長就不給孩子報名。

第三種心態:相互攀比。在家長的心中,並不承認因材施教。孩子之間的差別,並不意味著誰好誰壞。我們只有承認了差異,才能夠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挖掘孩子的潛能,揚長長處,讓孩子自信成長。

作者| 李明新

來源 | 京城教育圈

實習編輯 | 趙萍

責任編輯 | 周繼鳳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