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枝紅杏出牆來:人們為何將女性出軌比作“紅杏出牆”?

攝影:老茶

整理:糖豆

(老茶攝影)

西北春來晚,金昌的杏花總算姍姍開放。

看著枝頭嬌豔的花朵和含苞待放的花蕾,不由聯想起一句詩詞:一枝紅杏出牆來。

這句古詩源自宋代葉紹翁所作《遊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這首七絕描寫了作者遊園未遂,紅杏出牆的動人情景,情景交融,膾炙人口,成為千古名篇。

詩人想去朋友的花園觀賞春色,但是敲了半天門,也沒有人來開。主人或許不在家,

也或許是擔心遊人踏壞了地面的青苔,故意不開門。但那一扇柴門雖然關住了遊人,卻關不住滿園春色,一隻紅色的杏花早已探出牆來,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也表現了春天無法壓抑的生機,引申為一切充滿生命力的新鮮事物,必須按照客觀規律發展,是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擋的。

(老茶攝影)

在古詩詞裡面,“杏花”一直是春色的代名詞,進而指代風流美女。與杏花相關的名詩句有很多,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杏花消息雨聲中”等。《遊園不值》所寫“一枝紅杏出牆來”,原意指紅色的杏花穿出牆外,形容春色正濃,情趣盎然。但是,因宋代話本《西山一窟鬼》(作者佚名,首見於《京本通俗小說》,後由馮夢龍整理編入《警世通言》,

改名為《一窟鬼癩道人除怪》)講述裴少俊和李千金不顧禮教的戀愛故事,其中形容女子“如撚青梅窺少俊,似騎紅杏出牆頭”。元代白樸根據此話本寫成著名雜劇《牆頭馬上》。清代色☆禁☆情小說家李漁更是露骨地嘲諷杏樹“風流”:“種杏不實者,以處子常系之裙系樹上,便結子累累。余初不信,而試之果然。是樹之喜淫者,莫過於杏,予嘗名為風流樹”。到了民國,鴛鴦蝴蝶派的劉若雲寫了《紅杏出牆記》,
就這樣,“紅杏出牆”逐漸演變為女子出軌,其喻意固定下來。

與杏花相關的名女人是唐朝美女楊貴妃。相傳,楊玉環魂斷馬嵬坡,唐玄宗心有戚戚念念不忘,派人前去收斂。誰料,美人屍骨無存,只見杏花一片。於是,楊貴妃被民間尊為二月杏花花神。因楊玉環與李隆基的情事,杏花的“風流”,自然為後代文人們落下了口實。

(老茶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