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吃火鍋時如何自己調一碗最好吃的蘸醬

火鍋蘸料,對我而言是和火鍋底料以及食材同樣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不給力的火鍋蘸料將會直接毀掉整個火鍋的體驗。

1、老北京涮羊肉

老北京涮羊肉小料:麻醬(分生熟,現在也有二八醬,二分花生醬,八分芝麻醬)、醋、韭菜花、腐乳汁、醬油、蔥花、香菜、辣椒油,還有用蝦醬或魚露的。

最常見的就三樣:麻醬、腐乳汁、韭菜花。

2、川渝火鍋

四川火鍋的油碟內容繁多,麻油、耗油、芝麻、香菜、蔥花甚至還可能會有芝麻醬,各種調料都可以融入其中。

重慶人吃火鍋簡單粗暴,一般都是麻油+蒜泥,最多依個人口味再加些醋,偶爾會加香菜。

每家火鍋店大多都有自己的獨門幹碟,一般來說是海椒面+花生芝麻面+鹽+味精。

3、潮汕牛肉火鍋

潮汕是沙茶醬的發源地,將魚、海米、花生、白芝麻、椰絲、蔥薑蒜、辣椒、芥末、丁香、胡椒粉、陳皮、香草等混合而成,口感鹹鮮甜辣俱全,和牛肉的味道很是相得益彰,而且還讓牛肉帶著一絲海的味道。喜歡辣的人還會加入一點潮汕辣椒醬。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普寧豆瓣醬,普甯豆瓣醬原本是潮汕人蘸海鮮的專利,

如今亦用來蘸食牛肉。

此外,還有店家會提供炸蒜油做醬料,濃濃的蒜香配上等牛肉,亦是一絕。

4、粵式打甂爐 (豬肚雞、澳門豆撈)

北派火鍋主料簡單,蘸醬味濃,而南派火鍋注重食材原汁原味。吃粵式火鍋蘸北派麻醬,可算不上一個有品位的食客,尤其是海鮮魚片,

容易糊嘴,影響口感。

無論吃打甂爐、豬肚雞、還是豆撈,蘸料一般都是以生抽或是海鮮醬油為主,提升海鮮的滋味又不沖魚肉的鮮甜,嗜辣的可以往醬油里加點小米椒,吃起來更有層次感。

海鮮配醬油,紅肉配沙茶,與潮汕火鍋同在廣東省的打甂爐,

沙茶醬亦是常用的蘸料之一。

其實,蘸醬最重要就是簡單和隨性,有時候太刻意把它劃分的感覺貌似很專業很牛逼的樣子反而很愚蠢…,最簡單的看到別人說的油辣子直接蘸啊,或者什麼香油蒜蓉啊都挺好的(內容來源知乎,稍做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