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援青教師黃慧:青藏高原上的沂蒙紅

課間,同學們圍在黃慧老師身邊交流。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一個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隅的小城市,這個曾經在地圖上也找不到的地方,卻因先輩們在此研製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而成名。2016年8月末,臨沂第四中學黃慧老師和其他4位來自山東省的優秀教師,相繼來到這個位於青海湖邊的城市,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援青支教生涯。一年來,黃慧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給這些生活在高原的孩子們身上,也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技術帶到了這個“遙遠的地方”,
為藍色的高原和湖泊留下最美的一片沂蒙紅。

1.不惑之年去支教

只為圓自己青春時一個夢

黃慧出身教育世家,父母都是教師,一生都獻身於教育事業,可謂桃李滿天下。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她,如今也成為臨沂第四中學英語教學的頂樑柱。剛到不惑之年,她做下這個去幾千里之外,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支教的決定,讓身邊的人很不理解。

“去最艱苦的地方教書,

是我年輕時的一個夢想。”2016年,40歲的黃慧在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在學校也是英語教研的頂樑柱,面對山東省援青支教的號召,這位有著夢想的老師,卻勇敢地放下家中的各種困難,毅然走進海北。“我當時想,父母雖年邁,身體也不好,還有姐姐可以照顧,女兒雖然才10歲,但她長大以後一定會理解和媽媽分別的這一年。”黃慧說,唯一有些愧對的是她在四中的那班學生,
所幸已經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無論誰接手,都可以良性迴圈。

“海北,等著我!高原的孩子們,等著我!我會為你們傾注所有的愛,希望能給你們帶來改變!”臨行前,黃慧在筆記本上給自己留下承諾。

2.高原反應環境惡劣

孩子們期盼的眼神是“最佳良藥”

2016年8月31日,臨沂——濟南——銀川——西寧輾轉多地,黃慧老師終於在晚上12點前,抵達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高級中學,與此同來的還有意料之中的高原反應。

“海拔3500米,氧氣只有內地的一半多點,剛來的那一周,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頭痛得像針紮,嘴巴乾裂起皮,走路爬樓都要大口地喘氣。”黃慧說,這種感覺直到一周後才逐漸消失,同時,酷寒,乾燥、大風、紫外線,還有飲食的不適應始終伴隨,讓黃慧異常著急。“我來的目的是為孩子們撒播知識,為海北的教育注入新鮮血液,我必須克服這些困難,也是我踏上高原的第一步。

”黃慧說,讓她感觸最深的,就是參觀完中國原子彈博物館,數以萬計的建設者用畢生的時間,在更加艱苦的環境下,創造了那麼大的輝煌,我這短期的支教還有什麼值得抱怨。

踏上高原3天后,經過短暫的休整,黃慧帶著教材邁進課堂,終於和期盼已久的高原孩子們見了面。雖然是普通班,但藏、回、土族學生卻占了一大半,語言和溝通又成為師生交流的一大難題,但孩子們對於這位來自東部英語老師的期盼,讓黃慧覺得,任何困難也不是問題,而且,她感覺孩子們對於知識的渴望,更是激勵她克服種種困難,進入最佳教學狀態的“良藥”。

3.基礎差底子薄

幫學生樹立理想最關鍵

“東柱才讓,是我帶的高二6班學生中,第一個主動給我打招呼的孩子。”黃慧老師說,隨著支教老師的新鮮勁在孩子們那裡逐漸消失,大多數學生慢慢回到從前的狀態,而通過和東柱才讓這個典型的藏族孩子的一番較量,她終於打開了全班同學們的心扉。

“青海的教育相對沿海地區還是有些落後,特別是英語教育,很多孩子幾乎有了放棄的念頭。”黃慧說,通過瞭解,她所帶的班級學生英語水準僅相當於內地初中水準,有些連26個英語字母都寫不全。為了更好地和孩子們交流,黃慧一邊學習藏語,一邊從家鄉搜集初中教學資料,從基礎開始。“我在這裡只有一年,所以給孩子們留下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為重要。”。

同時,黃慧從生活上、思想上,無微不至地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念,多跟學生談心,介紹外邊的世界,讓孩子們的理想從馬背上解放出來。

另外,黃慧更是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技術帶到海北,通過公開課、教學觀摩、講座等形式,將在山東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海北的同行,也贏得了當地教育部門的一片讚譽。

“7個月了,孩子們從最怕上英語課,到現在喜歡上英語課,我覺得我的夢想實現了一小步了。”黃慧說,現在班上已經有多位同學也希望像自己一樣,將來從事教育工作。同時,在她心中還有一個願望,就是等這些孩子們長大了,還會記得有一位山東的老師名叫黃慧,她給大家樹立了信心,燃起了大家對於新生活的渴望,這樣她真的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記者莊成 實習生孫潔

但孩子們對於這位來自東部英語老師的期盼,讓黃慧覺得,任何困難也不是問題,而且,她感覺孩子們對於知識的渴望,更是激勵她克服種種困難,進入最佳教學狀態的“良藥”。

3.基礎差底子薄

幫學生樹立理想最關鍵

“東柱才讓,是我帶的高二6班學生中,第一個主動給我打招呼的孩子。”黃慧老師說,隨著支教老師的新鮮勁在孩子們那裡逐漸消失,大多數學生慢慢回到從前的狀態,而通過和東柱才讓這個典型的藏族孩子的一番較量,她終於打開了全班同學們的心扉。

“青海的教育相對沿海地區還是有些落後,特別是英語教育,很多孩子幾乎有了放棄的念頭。”黃慧說,通過瞭解,她所帶的班級學生英語水準僅相當於內地初中水準,有些連26個英語字母都寫不全。為了更好地和孩子們交流,黃慧一邊學習藏語,一邊從家鄉搜集初中教學資料,從基礎開始。“我在這裡只有一年,所以給孩子們留下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為重要。”。

同時,黃慧從生活上、思想上,無微不至地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念,多跟學生談心,介紹外邊的世界,讓孩子們的理想從馬背上解放出來。

另外,黃慧更是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技術帶到海北,通過公開課、教學觀摩、講座等形式,將在山東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海北的同行,也贏得了當地教育部門的一片讚譽。

“7個月了,孩子們從最怕上英語課,到現在喜歡上英語課,我覺得我的夢想實現了一小步了。”黃慧說,現在班上已經有多位同學也希望像自己一樣,將來從事教育工作。同時,在她心中還有一個願望,就是等這些孩子們長大了,還會記得有一位山東的老師名叫黃慧,她給大家樹立了信心,燃起了大家對於新生活的渴望,這樣她真的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記者莊成 實習生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