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寫作方法|優秀作文的八種結尾方式

“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個精當的結尾會使全文大放異彩,

熠熠生輝。今天,小編匯總了日常寫作中八種優秀的結尾方式,趕緊學起來~

一、自然收束式

不論是哪種文體的文章,主要內容寫完後都應該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是刻意去設計有哲理性、象徵性的語句作為文章的結尾。這樣的結尾,我們稱作自然收束式結尾。使用自然收束式結尾,不僅可以避免文章的結尾出現畫蛇添足、無病呻吟的毛病,還可以使文章顯得簡潔明快、樸素無華。

但是,自然收束式結尾講究自然並不是就意味著結尾可以隨心所欲,馬虎草率。相反,其必須順著文章的行文思路與結構安排自然結束全域

二、首尾呼應式

這種結尾的方式,常常是文章的結尾既呼應了文章的開頭,又不是簡單的重複。使用這種方式收束全文,能產生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喚起讀者心中的美感。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開頭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結尾是“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 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開頭和結尾無論是寫作者的行蹤,還是寫妻兒的入睡,抑或是寫作者的情緒,都前後照應,呈現出一種對稱的美。

三、引經據典,言簡意明

選擇引用與主題有密切關係的古詩文、名人名言、歌詞、俗語諺語、歇後語等名言警句作總結,往往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因為名言警句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含義深刻動人、有很強的哲理意韻、有啟示作用和教育意義的話,有的還很有文采,用來結尾,不僅讓讀者信服,而且在讀者的心中,起到“言已盡,意無窮”的效果。

在此要提醒同學們的是,引用名言要恰當。名言警句是濃縮了的語言,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內涵,引用時不能望文生義,應做到深入理解。結合自己的感受,名言警句應是文章內容水到渠成的一個昇華,

將名言與自己的感悟很好地融合,從而借古說今。

四、活用修辭,妙筆生花

想讓作文結尾飛揚出一道亮麗的風景?你可運用修辭,使語言如珍珠美玉,煥發出奪目的光彩。巧妙運用修辭手法,特別是比喻、排比、對偶、象徵等結尾,會使文章文采飛揚,如明媚的春光,生動形象,不僅可以顯示出作者的寫作目的,還能使文章增色許多。

五、巧妙發問,發人深省

以反問和設問的形式接結尾這種結尾的方式,常常是在文章結尾處以反問的形式提出問題,引導讀者思考,具有啟發、強調、肯定、感染作用。

六、卒章顯志式

就是文章結束時以主要內容為依託,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這種結尾的方式又稱“畫龍點睛式”。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就使用了這種結尾的方式——開篇即交代寫作緣由,接著概括性地描寫巴陵勝景,然後詳細寫景抒情,最後以議論帶抒情的語句收筆,突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主題。

七、情景渲染式

這種結尾的方式,常常是在文章結尾處通過描寫或再現一段情景,渲染氛圍,增添畫意,從而更好地烘托主題。例如,魯迅的小說《祝福》就使用了這種結尾的方式。

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時候。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禁☆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預備給魯鎮以無限的祝福。

這一結尾,不僅通過情景描寫渲染了舊中國落後、封閉的農村除夕夜看似熱鬧實則死寂、看似吉祥實則險惡的氛圍,還再現了舊中國農村濁重的愚昧氣息和悠遠的原始氣氛,更反襯了祥林嫂的悲劇,增強了作品對舊社會的批判力度。

八、出人意料式

就是文章的結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這樣的結尾往往意味深長,不僅可以使敘事曲折有致,內容豐富多姿,還可以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例如,莫泊桑的《項鍊》就使用了這一結尾方式。

“唉。可憐的瑪蒂爾德,不過我那一串本來是假的,頂多值得五百法郎!……”

這一結尾是人們以常規思維思考根本想不到的,不僅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還使小說的內涵更加豐富了。

結尾如文章這台大戲的壓軸部分,必須唱得精彩;結尾如“撞鐘”必須大音餘響,盪氣迴腸,韻味十足。文章結尾的方法豐富多彩,而且各種方法並不是單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鍵是要緊扣文章主旨。總之,只要大家能夠巧用神思,“豹尾”巧擺,定能產生餘音繞梁之效。

編輯:心台

這種結尾的方式又稱“畫龍點睛式”。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就使用了這種結尾的方式——開篇即交代寫作緣由,接著概括性地描寫巴陵勝景,然後詳細寫景抒情,最後以議論帶抒情的語句收筆,突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主題。

七、情景渲染式

這種結尾的方式,常常是在文章結尾處通過描寫或再現一段情景,渲染氛圍,增添畫意,從而更好地烘托主題。例如,魯迅的小說《祝福》就使用了這種結尾的方式。

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時候。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禁☆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預備給魯鎮以無限的祝福。

這一結尾,不僅通過情景描寫渲染了舊中國落後、封閉的農村除夕夜看似熱鬧實則死寂、看似吉祥實則險惡的氛圍,還再現了舊中國農村濁重的愚昧氣息和悠遠的原始氣氛,更反襯了祥林嫂的悲劇,增強了作品對舊社會的批判力度。

八、出人意料式

就是文章的結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這樣的結尾往往意味深長,不僅可以使敘事曲折有致,內容豐富多姿,還可以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例如,莫泊桑的《項鍊》就使用了這一結尾方式。

“唉。可憐的瑪蒂爾德,不過我那一串本來是假的,頂多值得五百法郎!……”

這一結尾是人們以常規思維思考根本想不到的,不僅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還使小說的內涵更加豐富了。

結尾如文章這台大戲的壓軸部分,必須唱得精彩;結尾如“撞鐘”必須大音餘響,盪氣迴腸,韻味十足。文章結尾的方法豐富多彩,而且各種方法並不是單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鍵是要緊扣文章主旨。總之,只要大家能夠巧用神思,“豹尾”巧擺,定能產生餘音繞梁之效。

編輯: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