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收集讓酒店生意由淡轉火的熱門特色菜第4期

新化三合湯

新化三合湯這道菜是湖南比較有名的菜品, 但我們今天這道新化三合湯的做法有些不同, 這是我們的大廚專門跑到懷化請教一位老師傅學到的做法,

他製作的此菜在當地很有名氣, 不少人都慕名來學。 菜品製作並不複雜, 主要突出山胡椒油的香味。

原料:

牛血500克, 黃牛肉150克, 牛肚350克。

調料:

熟豬油、菜子油各50克, 薑末、蒜米各5克, 辣椒面20克, 牛骨湯500克, A料(鹽4克, 雞粉3克, 八角粉2克, 白胡椒粉5克), 山胡椒油10克,蔥花3克。

製作:

1.黃牛肉切片;加工好的牛肚改刀成條。

2.鍋內入菜子油、熟豬油, 燒至四成熱, 下薑末、蒜米、辣椒面炒香, 下牛肚、牛肉煸炒, 下牛血, 倒入牛骨湯, 加A料調味, 燒幾分鐘後, 淋山胡椒油, 出鍋裝盤, 撒蔥花即可。

牛肚初加工:牛肚清洗乾淨, 加蔥段、薑片、八角、幹辣椒, 大火燒開, 小火煲2小時左右。

排骨紅燒肉

在華東地區, 湘菜市場非常大, 但正宗的湘菜對於一些本地人還是接受不了。 而在我們昆山某店, 客戶群體大部分都是本地人, 本地人消費客單價高, 但對菜品相當挑剔, 有時候一道菜4-5個要求, 廚師做起菜來很被動, 也不利於餐廳的長遠發展。

為了改變這種狀態, 我們團隊大廚進行了一個月的菜品創新,

將湘菜和本地口味進行融合, 開發了數十款菜品, 有一部分被本地食客認可, 逐步將菜品定性。 現在餐廳生意非常好, 每天都是排隊候餐, 更重要的是競爭對手很難模仿我們。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道紅燒肉新玩法, 點擊率第一哦!此菜由傳統湘菜紅燒肉改良演變而成, 原料搭配了排骨, 在甜度和顏色上進行調整, 色澤紅潤, 口感香糯。

原料:

帶皮五花肉300克, 排骨300克。

調料:

炸好的蒜子、沙拉油各30克, 八角3個, 桂皮3克, 幹辣椒、紅燒醬油各10克, 糖色水200克, 鹽8克, 白糖5克。

製作方法:

1.五花肉制淨, 改刀成3×3釐米的方塊;排骨砍成3釐米長的段。

2.淨鍋燒熱, 下五花肉幹炒出油脂, 炒至帶皮一面變金黃色, 下排骨一起煸炒出香, 倒出。

3.鍋內入沙拉油,

燒至三成熱, 下入八角、桂皮、幹辣椒炒香, 下糖色水、紅燒醬油, 倒入原料, 加水沒過原料, 大火燒開, 加鹽、白糖調味, 加蓋蓋小火燒1小時, 收汁。

4.走菜時, 將原料及湯汁倒入鍋內, 香料揀出, 加入炸好的蒜子收汁, 起鍋裝盤即可。

秘制豬腳

原料:豬手2只。

調料:秘制醬40克,

糖色5克, 八角1個, 桂皮、香葉各5克, 味精、雞精各4克, 沙拉油50克。

製作:

1.豬手2只制淨, 剁成12塊, 焯水, 撈出沖洗乾淨。

2.鍋內入沙拉油燒熱, 下八角、香葉、桂皮炒香, 下秘制醬、糖色翻炒均勻, 加水燒開, 加味精、雞精調味, 出鍋倒入高壓鍋內, 上氣後壓10分鐘即可。

秘制醬做法:

1.郫縣豆瓣醬1.5千克剁碎;海南野山椒500克剁碎;

2.將辣妹子醬750克、郫縣豆瓣醬、牛肉醬3瓶、老乾媽辣椒醬2瓶、野山椒拌勻, 入鍋內熬香, 可以適量加味精調味。

擂辣椒炒鱔魚

賣點 :鱔魚香嫩,尖椒爽口香辣,家常味濃郁。

原料:

湖南青尖椒300克,湖南土鱔魚片200克。

調料 :

A料(鹽、味精、蠔油各5克,胡椒1克,醬油3克),瀏陽豆豉6克,湖南小米椒、薑片、蒜丁、鮮紫蘇末各3克,沙拉油60克。

製作:

1.鍋內放入沙拉油2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薑片爆香,入鱔片爆炒1分鐘,待鱔片表面起皮時出鍋。

2.鍋內放入沙拉油20克,放入青尖椒炒香,取出擂至青椒變軟。

3.鍋內放入剩餘的沙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切碎的小米椒、蒜丁、豆豉,小火煸炒,放入擂好的青尖椒及爆香的鱔魚,用A料調味,中火翻炒1分鐘,撒紫蘇翻勻出鍋。

關鍵:豆豉一定要小火慢炒,否則香味不能散發出來。

紫蘇:唇形科植物紫蘇的葉和莖枝,葉稱紫蘇葉,莖枝稱紫蘇梗。

沙鍋魚雜

魚雜這種食材,算是湘菜食材中常見的一種原材料。湘菜廚師都知道魚雜的鮮美滋味,但很多湘菜餐廳都沒有這個菜。為什麼這麼廉價又不稀缺的食材,用得卻不多是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做不好,很多廚師在做魚雜時,做複雜了、做老了、做碎了,其實很簡單,而且簡單的做法,味道也是最好的。下面為大家介紹下。

沙鍋魚雜很適合秋冬季推出,口味重、氛圍好。我們的大廚將廚房做魚菜剩下的附屬品用來做菜,毛利非常高。

原料:

魚子400克,魚泡100克,魚白、千張、老壇酸菜各50克。

調料:

白醋20克,A料(薑片、蒜片各5克,郫縣豆瓣醬20克,野山椒20克,剁辣椒30克),骨湯600克,B料(鹽、味精各5克,生抽15克),熟豬油30克,紫蘇末、香芹末、青椒圈各10克,蔥花4克。

製作:

1.鍋內入水,將魚子、魚泡(切成2塊)、魚白冷水下鍋,小火慢慢燒開,倒入白醋10克,保持小火,待魚子定形成坨,倒出瀝幹水分,將魚子改刀成小塊。

2.千張焯水,入鍋內墊底;酸菜切末。

3.鍋內入熟豬油燒熱,下A料炒香,加骨湯,加B料、老壇酸菜調味,燒開下魚子、魚泡、魚白,加白醋10克,小火慢慢收汁,下香芹、紫蘇、青椒圈略煮入味,起鍋倒在千張上,撒蔥花即可。

關鍵點:

操作時關鍵在於要小火將魚子加熱至定形,大火容易將其沖散。

老火煸黑山羊

砂鍋黑山羊已經是一道很老的湘菜了,在湘菜館的秋冬季節羊肉應該是必上菜品。羊肉品種有許多,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在湖南最好的羊肉食材是黑山羊。

今天我們為什麼說這道黑山羊是新菜,因為我們大廚將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製作這道菜品,化繁為簡,將黑山羊應有的鮮味完全釋放出來。

製作此菜把握三點,黑山羊食材,煸出羊油,輕調味。

原料:

黑山羊肉15千克。

調料:

菜子油400克,薑片15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幹黃椒、當歸各100克,蒜子25克,蠔油30克,東古一品鮮15克,青、紅美人椒各10克。

製作:

1.新鮮帶皮黑山羊肉,剁成塊(不新鮮,注水羊,公羊,太老都不能使用)。

2.鍋內入菜子油,燒至四成熱,下羊肉煸炒出油脂、出香味,下薑片、郫縣豆瓣醬、幹黃椒炒香,加水沒過羊肉,下當歸,大火燒開,小火煨1.5小時。

3.走菜時取羊肉400克、原湯100克加熱,加蒜子、蠔油、一品鮮調味,將湯汁收濃,撒青、紅美人椒,出鍋倒入砂鍋內即可。

關鍵點:羊肉不洗,不過水,這個非常關鍵,所以羊肉一定要乾淨。

泥鰍燜荷包蛋

泥鰍做成的流行菜品並不是很多,湘菜的泥鰍燜荷包蛋算一道非常經典的湘菜,但最近幾年這道菜在很多餐廳出現的幾率並不高。不知道是新一代廚師已經不知道做了,還是顧客不愛吃了。

但在我們的衡陽某餐廳,這道菜點擊率非常高,其實泥鰍、荷包蛋都是比較鮮美的原料,將兩者結合,做成湘菜風味,鹹鮮下飯。

原料:泥鰍200克,雞蛋4個。

調料:沙拉油500克(約耗30克),菜子油30克。

A料(薑片、蒜蓉、小米辣各5克,剁辣椒10克),骨湯450克。

B料(鹽、米醋各2克,味精、雞精各3克),蔥段3克,紅椒圈5克。

製作:

1.泥鰍洗淨,入燒至五成熱的沙拉油中滑油,撈出冷卻,用牙籤挑出泥鰍內臟。

2.雞蛋入鍋內煎成荷包蛋,切小塊。

3.鍋內入菜子油,燒至四成熱,下A料炒香,下泥鰍翻炒均勻,加骨湯燒開,下荷包蛋,加B料調味,小火燒3分鐘,起鍋用蔥段、紅椒圈點綴即可。

特別提示:泥鰍要先過油再去內臟,因為活泥鰍比較滑,宰殺不方便且比較費人力,先滑油再去內臟不僅省人力,還能保持比較完好的外形。

加積血鴨

初加工

1.將海南加積鴨750克宰殺制淨,開膛去內臟,斬成小丁,用水沖洗2分鐘,用蔥姜水10克醃制5分鐘;鴨血加陳醋拌勻。

2.鍋燒熱,將醃制好的鴨丁控幹水分,打幹鍋,加入毛菜油30克煸香,加大片生薑30克、幹黃椒15克炒香,加鹽、味精各10克,烹入陳醋15克、西渡湖之酒10克,撒海南白胡椒粉15克,再加水燜15分鐘,收汁。

3.將茄子50克切丁,過油。

熟處理

起鍋放毛菜油20克,放入拍蒜20克、海南青紅小米椒圈25克炒香,下備好的鴨丁及原湯、仔薑片30克、茄子丁、蠔油5克,燜制收汁,加入A料(調好的鴨血,海天紅燒醬油10克,生粉3克,陳醋8克)炒勻,下紅椒圈30克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可。

四大關鍵點

1.就地取材

我們用的是海南當地的特色食材—加積鴨,俗稱“番鴨”,在瓊海有著150年以上飼養歷史的加積鴨,一直以其傳統的籠養及人工填鴨的餵養方式,養出的鴨皮薄肉嫩,骨頭脆,肉味香,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選用此鴨,不僅能體現本地特色,還降低了去湖南採購食材的成本。

2.打幹鍋炒出水分

製作此菜最關鍵的一點,在炒鴨之前,一定要打幹鍋,也就是將鴨塊放入鍋內幹炒,將鴨肉中的水分煸炒出來,炒至鴨肉出油,將多餘的油脂撇出。煸炒將鴨中多餘水分炒幹,能大大降低鴨的異味,做出來的鴨肉緊實香味足,還能解除油膩感。

3.多種調料祛異味

鴨肉異味比較重,為此需要提前用蔥姜水醃制,炒鴨的時候用了仔薑、生薑,突出薑的味道,調味烹陳醋、西渡湖之酒,加海南白胡椒粉,這些都有很好的祛異增香作用。

4.鴨血加陳醋防凝固

鴨子宰殺後,取得的鴨血放置一會就會凝固,這樣會影響出品,為此可以在鴨血中加入陳醋,比例為鴨血500克、陳醋20克,拌勻即可。

鐵鏟墨魚排骨

鐵鏟墨魚排骨這道菜墨魚口感爽脆,豬排骨軟爛,兩者結合口感形成對比,墨魚增加排骨的鮮美。

特別說明下,鐵鏟墨魚排骨適合有風格的湘菜館推出,不適合那些中規中矩的餐廳。因為鐵鏟做器皿很特別也很土,不適合酒店或者做宴會的餐廳。

原料:

小墨魚8個,豬排骨5千克(提前預製多份),水發黑木耳適量。

調料:

A料(薑片150克,蒜子100克,八角3個,桂皮6克,黃幹椒30克)

B料(柱侯醬20克,花生醬、米醋各10克,蠔油50克,生抽200克)

C料(味精20克,雞精30克,白胡椒粉、十三香各10克)

菜子油220克,紅椒圈10克,蒜米、薑末、小米辣各5克。

製作:

1.小墨魚制淨,焯水。排骨剁成3釐米長的塊。

2.鍋內入菜子油200克,燒至四成熱,下A料炒香,下排骨,加B料翻炒均勻,加水沒過排骨,加C料調味,倒入高壓鍋內,上氣後改小火壓8分鐘。

3.鍋內入菜子油20克,燒至三成熱,下蒜米、薑末、紅椒圈、小米辣炒香,下煨好的排骨200克、墨魚、黑木耳,略燒入味,試味後根據需要調味,出鍋。

紙上烤魚

製作:

1、把魚宰殺治淨,並劃上一字刀口。

2、加鹽和姜米抹勻醃味。

3、送入蒸箱蒸制至八九分熟時,取出待用。

4、往專用的白紙(網上有售賣)上舀一點香辣油。

5、再把蒸好的魚放上去。

6、依次撒入雞精、香料粉。

7、舀入事先已炒好的醬料。

8、撒入蔥花和香菜末,再把紙的四個角對折卷起來,順手將兩頭紮緊便兩手提著上桌。

9、在桌子中間放置可調節火力的電烤盤,先在盤裡刷一點沙拉油,再把紙包魚放上去,電烤盤升溫比較快,很快紙包裡的湯汁就會咕嘟咕嘟地冒泡了,再烤六七分鐘後,還需要將魚身翻面,否則會烤焦。

10、換另一面續烤三四分鐘,便可以打開紙包吃烤魚了。在紙被打開的瞬間,香味飄逸出來,裡面魚身表面被烤得焦黃,看著就誘人食欲大增。

豆花烤魚

製作:

1、把草魚(或江團)對剖開(不斬斷)並治淨,放入加有薑片、洋蔥片、芹菜節、大蔥段、花椒粒、鹽和料酒的水盆裡,浸泡醃漬約6分鐘便撈出來,瀝水後放到烤魚架上面。

2、往魚身兩側均勻地刷上紅醬油,以增添烤魚的鮮味(圖2)。

3、用夾子把魚夾起來後,送入溫度已燒至280℃的烤箱,關上烤箱門,再用中火烤七八分鐘(其間需要開爐翻面,烤制時間不可過長),烤至魚肉熟時取出來。

4、往烤魚盆裡放入已經在開水鍋裡焯斷生的洋蔥片、豆皮塊和芹菜節,隨後把烤好的魚放上面,撒上孜然粉。

5、往淨鍋裡倒入自製紅油燒熱後,下豆瓣醬、自製烤魚料和糍粑海椒炒香,邊炒邊調入味精、雞精、白糖、香油和鹽。待放入泹水豆花煮入味以後,將豆花逐塊舀在烤魚盆的四個角。

6、見鍋裡的汁水已經收濃時,起鍋澆在盤中烤魚上(圖9、圖10)。

7、淨鍋裡倒入沙拉油燒熱,待投入幹青花椒和幹海椒節熗香後,起鍋澆在盆中烤魚上,另外撒些芝麻和蔥花。

8、把烤魚盆置燒烤架子上(下邊放入點燃的木炭),上桌加熱食用。

自製紅油:

往鍋裡倒入菜油和豬油(兩者比例為3:1)燒熱,投入八角、桂皮等香料,再下豆瓣醬、糍粑海椒等,炒香後打去料渣,即成。

自製烤魚料:

往鍋裡倒入菜油、豬油和雞油(三者比例為3:1:1)燒熱,待投入薑片和蔥結炸香後,加入自製香料粉、海椒面、幹花椒、糍粑海椒,小火炒香出味後,便得到烤魚料。

自製香料粉:

八角、桂皮、白蔻、香葉先在鍋裡炒香,再用機器打成粉末。

賣點 :鱔魚香嫩,尖椒爽口香辣,家常味濃郁。

原料:

湖南青尖椒300克,湖南土鱔魚片200克。

調料 :

A料(鹽、味精、蠔油各5克,胡椒1克,醬油3克),瀏陽豆豉6克,湖南小米椒、薑片、蒜丁、鮮紫蘇末各3克,沙拉油60克。

製作:

1.鍋內放入沙拉油2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薑片爆香,入鱔片爆炒1分鐘,待鱔片表面起皮時出鍋。

2.鍋內放入沙拉油20克,放入青尖椒炒香,取出擂至青椒變軟。

3.鍋內放入剩餘的沙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切碎的小米椒、蒜丁、豆豉,小火煸炒,放入擂好的青尖椒及爆香的鱔魚,用A料調味,中火翻炒1分鐘,撒紫蘇翻勻出鍋。

關鍵:豆豉一定要小火慢炒,否則香味不能散發出來。

紫蘇:唇形科植物紫蘇的葉和莖枝,葉稱紫蘇葉,莖枝稱紫蘇梗。

沙鍋魚雜

魚雜這種食材,算是湘菜食材中常見的一種原材料。湘菜廚師都知道魚雜的鮮美滋味,但很多湘菜餐廳都沒有這個菜。為什麼這麼廉價又不稀缺的食材,用得卻不多是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做不好,很多廚師在做魚雜時,做複雜了、做老了、做碎了,其實很簡單,而且簡單的做法,味道也是最好的。下面為大家介紹下。

沙鍋魚雜很適合秋冬季推出,口味重、氛圍好。我們的大廚將廚房做魚菜剩下的附屬品用來做菜,毛利非常高。

原料:

魚子400克,魚泡100克,魚白、千張、老壇酸菜各50克。

調料:

白醋20克,A料(薑片、蒜片各5克,郫縣豆瓣醬20克,野山椒20克,剁辣椒30克),骨湯600克,B料(鹽、味精各5克,生抽15克),熟豬油30克,紫蘇末、香芹末、青椒圈各10克,蔥花4克。

製作:

1.鍋內入水,將魚子、魚泡(切成2塊)、魚白冷水下鍋,小火慢慢燒開,倒入白醋10克,保持小火,待魚子定形成坨,倒出瀝幹水分,將魚子改刀成小塊。

2.千張焯水,入鍋內墊底;酸菜切末。

3.鍋內入熟豬油燒熱,下A料炒香,加骨湯,加B料、老壇酸菜調味,燒開下魚子、魚泡、魚白,加白醋10克,小火慢慢收汁,下香芹、紫蘇、青椒圈略煮入味,起鍋倒在千張上,撒蔥花即可。

關鍵點:

操作時關鍵在於要小火將魚子加熱至定形,大火容易將其沖散。

老火煸黑山羊

砂鍋黑山羊已經是一道很老的湘菜了,在湘菜館的秋冬季節羊肉應該是必上菜品。羊肉品種有許多,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在湖南最好的羊肉食材是黑山羊。

今天我們為什麼說這道黑山羊是新菜,因為我們大廚將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製作這道菜品,化繁為簡,將黑山羊應有的鮮味完全釋放出來。

製作此菜把握三點,黑山羊食材,煸出羊油,輕調味。

原料:

黑山羊肉15千克。

調料:

菜子油400克,薑片15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幹黃椒、當歸各100克,蒜子25克,蠔油30克,東古一品鮮15克,青、紅美人椒各10克。

製作:

1.新鮮帶皮黑山羊肉,剁成塊(不新鮮,注水羊,公羊,太老都不能使用)。

2.鍋內入菜子油,燒至四成熱,下羊肉煸炒出油脂、出香味,下薑片、郫縣豆瓣醬、幹黃椒炒香,加水沒過羊肉,下當歸,大火燒開,小火煨1.5小時。

3.走菜時取羊肉400克、原湯100克加熱,加蒜子、蠔油、一品鮮調味,將湯汁收濃,撒青、紅美人椒,出鍋倒入砂鍋內即可。

關鍵點:羊肉不洗,不過水,這個非常關鍵,所以羊肉一定要乾淨。

泥鰍燜荷包蛋

泥鰍做成的流行菜品並不是很多,湘菜的泥鰍燜荷包蛋算一道非常經典的湘菜,但最近幾年這道菜在很多餐廳出現的幾率並不高。不知道是新一代廚師已經不知道做了,還是顧客不愛吃了。

但在我們的衡陽某餐廳,這道菜點擊率非常高,其實泥鰍、荷包蛋都是比較鮮美的原料,將兩者結合,做成湘菜風味,鹹鮮下飯。

原料:泥鰍200克,雞蛋4個。

調料:沙拉油500克(約耗30克),菜子油30克。

A料(薑片、蒜蓉、小米辣各5克,剁辣椒10克),骨湯450克。

B料(鹽、米醋各2克,味精、雞精各3克),蔥段3克,紅椒圈5克。

製作:

1.泥鰍洗淨,入燒至五成熱的沙拉油中滑油,撈出冷卻,用牙籤挑出泥鰍內臟。

2.雞蛋入鍋內煎成荷包蛋,切小塊。

3.鍋內入菜子油,燒至四成熱,下A料炒香,下泥鰍翻炒均勻,加骨湯燒開,下荷包蛋,加B料調味,小火燒3分鐘,起鍋用蔥段、紅椒圈點綴即可。

特別提示:泥鰍要先過油再去內臟,因為活泥鰍比較滑,宰殺不方便且比較費人力,先滑油再去內臟不僅省人力,還能保持比較完好的外形。

加積血鴨

初加工

1.將海南加積鴨750克宰殺制淨,開膛去內臟,斬成小丁,用水沖洗2分鐘,用蔥姜水10克醃制5分鐘;鴨血加陳醋拌勻。

2.鍋燒熱,將醃制好的鴨丁控幹水分,打幹鍋,加入毛菜油30克煸香,加大片生薑30克、幹黃椒15克炒香,加鹽、味精各10克,烹入陳醋15克、西渡湖之酒10克,撒海南白胡椒粉15克,再加水燜15分鐘,收汁。

3.將茄子50克切丁,過油。

熟處理

起鍋放毛菜油20克,放入拍蒜20克、海南青紅小米椒圈25克炒香,下備好的鴨丁及原湯、仔薑片30克、茄子丁、蠔油5克,燜制收汁,加入A料(調好的鴨血,海天紅燒醬油10克,生粉3克,陳醋8克)炒勻,下紅椒圈30克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可。

四大關鍵點

1.就地取材

我們用的是海南當地的特色食材—加積鴨,俗稱“番鴨”,在瓊海有著150年以上飼養歷史的加積鴨,一直以其傳統的籠養及人工填鴨的餵養方式,養出的鴨皮薄肉嫩,骨頭脆,肉味香,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選用此鴨,不僅能體現本地特色,還降低了去湖南採購食材的成本。

2.打幹鍋炒出水分

製作此菜最關鍵的一點,在炒鴨之前,一定要打幹鍋,也就是將鴨塊放入鍋內幹炒,將鴨肉中的水分煸炒出來,炒至鴨肉出油,將多餘的油脂撇出。煸炒將鴨中多餘水分炒幹,能大大降低鴨的異味,做出來的鴨肉緊實香味足,還能解除油膩感。

3.多種調料祛異味

鴨肉異味比較重,為此需要提前用蔥姜水醃制,炒鴨的時候用了仔薑、生薑,突出薑的味道,調味烹陳醋、西渡湖之酒,加海南白胡椒粉,這些都有很好的祛異增香作用。

4.鴨血加陳醋防凝固

鴨子宰殺後,取得的鴨血放置一會就會凝固,這樣會影響出品,為此可以在鴨血中加入陳醋,比例為鴨血500克、陳醋20克,拌勻即可。

鐵鏟墨魚排骨

鐵鏟墨魚排骨這道菜墨魚口感爽脆,豬排骨軟爛,兩者結合口感形成對比,墨魚增加排骨的鮮美。

特別說明下,鐵鏟墨魚排骨適合有風格的湘菜館推出,不適合那些中規中矩的餐廳。因為鐵鏟做器皿很特別也很土,不適合酒店或者做宴會的餐廳。

原料:

小墨魚8個,豬排骨5千克(提前預製多份),水發黑木耳適量。

調料:

A料(薑片150克,蒜子100克,八角3個,桂皮6克,黃幹椒30克)

B料(柱侯醬20克,花生醬、米醋各10克,蠔油50克,生抽200克)

C料(味精20克,雞精30克,白胡椒粉、十三香各10克)

菜子油220克,紅椒圈10克,蒜米、薑末、小米辣各5克。

製作:

1.小墨魚制淨,焯水。排骨剁成3釐米長的塊。

2.鍋內入菜子油200克,燒至四成熱,下A料炒香,下排骨,加B料翻炒均勻,加水沒過排骨,加C料調味,倒入高壓鍋內,上氣後改小火壓8分鐘。

3.鍋內入菜子油20克,燒至三成熱,下蒜米、薑末、紅椒圈、小米辣炒香,下煨好的排骨200克、墨魚、黑木耳,略燒入味,試味後根據需要調味,出鍋。

紙上烤魚

製作:

1、把魚宰殺治淨,並劃上一字刀口。

2、加鹽和姜米抹勻醃味。

3、送入蒸箱蒸制至八九分熟時,取出待用。

4、往專用的白紙(網上有售賣)上舀一點香辣油。

5、再把蒸好的魚放上去。

6、依次撒入雞精、香料粉。

7、舀入事先已炒好的醬料。

8、撒入蔥花和香菜末,再把紙的四個角對折卷起來,順手將兩頭紮緊便兩手提著上桌。

9、在桌子中間放置可調節火力的電烤盤,先在盤裡刷一點沙拉油,再把紙包魚放上去,電烤盤升溫比較快,很快紙包裡的湯汁就會咕嘟咕嘟地冒泡了,再烤六七分鐘後,還需要將魚身翻面,否則會烤焦。

10、換另一面續烤三四分鐘,便可以打開紙包吃烤魚了。在紙被打開的瞬間,香味飄逸出來,裡面魚身表面被烤得焦黃,看著就誘人食欲大增。

豆花烤魚

製作:

1、把草魚(或江團)對剖開(不斬斷)並治淨,放入加有薑片、洋蔥片、芹菜節、大蔥段、花椒粒、鹽和料酒的水盆裡,浸泡醃漬約6分鐘便撈出來,瀝水後放到烤魚架上面。

2、往魚身兩側均勻地刷上紅醬油,以增添烤魚的鮮味(圖2)。

3、用夾子把魚夾起來後,送入溫度已燒至280℃的烤箱,關上烤箱門,再用中火烤七八分鐘(其間需要開爐翻面,烤制時間不可過長),烤至魚肉熟時取出來。

4、往烤魚盆裡放入已經在開水鍋裡焯斷生的洋蔥片、豆皮塊和芹菜節,隨後把烤好的魚放上面,撒上孜然粉。

5、往淨鍋裡倒入自製紅油燒熱後,下豆瓣醬、自製烤魚料和糍粑海椒炒香,邊炒邊調入味精、雞精、白糖、香油和鹽。待放入泹水豆花煮入味以後,將豆花逐塊舀在烤魚盆的四個角。

6、見鍋裡的汁水已經收濃時,起鍋澆在盤中烤魚上(圖9、圖10)。

7、淨鍋裡倒入沙拉油燒熱,待投入幹青花椒和幹海椒節熗香後,起鍋澆在盆中烤魚上,另外撒些芝麻和蔥花。

8、把烤魚盆置燒烤架子上(下邊放入點燃的木炭),上桌加熱食用。

自製紅油:

往鍋裡倒入菜油和豬油(兩者比例為3:1)燒熱,投入八角、桂皮等香料,再下豆瓣醬、糍粑海椒等,炒香後打去料渣,即成。

自製烤魚料:

往鍋裡倒入菜油、豬油和雞油(三者比例為3:1:1)燒熱,待投入薑片和蔥結炸香後,加入自製香料粉、海椒面、幹花椒、糍粑海椒,小火炒香出味後,便得到烤魚料。

自製香料粉:

八角、桂皮、白蔻、香葉先在鍋裡炒香,再用機器打成粉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