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什麼車值得上—0元購極路由B70日常使用體驗&斐訊K2對比

什麼車值得上 — 0元購極路由B70日常使用體驗&斐訊K2對比(含簡單拆機)

隨著商品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消費理念的日漸成熟, 許多曾經閉著眼睛都能數錢的領域現在需要從業者花費更多的巧思才能獲得客流, 街頭巷尾越來越多充滿設計感的飯店酒樓就是明證;而新興產業從藍海到紅海的轉化速度也越來越快, 一窩蜂湧上的商家中, 只有在最短時間內能籠絡住最多客戶的人通常才有資格進行下一輪回合。

用戶基數就是財富, 這點在互聯網產業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所以, 為了盡可能獲取更多用戶,

各色商家的各種促銷手段無不用其極, 而在眾多促銷手段中, 殺傷力最大的無非“免費”二字。 殺軟免費成就了360, 網遊免費成就了巨人, 拋開他們最終為人所知的盈利模式 , 在無論廠商還是消費者都認為應該付費的領域最早喊出免費(雖然有可能僅僅是名義上)口號、琢磨出全新盈利模式的企業總還是有相當膽識和魄力的。

路由器中的斐訊就是一個例子, 國內高中低端網路設備市場早已被國內外巨頭瓜分殆盡, 而斐訊出人意料地憑藉免費的招牌, 2016年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 就將市場佔有率從十名開外暴力拉升到了第四(資料來自iiMedia Research 《

2016年上半年中國智慧路由器市場監測報告》)。

這還只是2016年上半年的資料, 細想它霸佔了某東路由器排行榜銷量榜首將近一年的時間, 全年的最終排行說不定更加恐怖。

一個模式只要有過成功案例, 就永遠不乏跟進者。 所以當擼了K2的我還在焦急等待K3配置曝光的時候, 另一個攪局者——本文的主角, 極路由B70出現了。

一、上車過程(四個坑)

一個張大媽追求者首先是一個羊毛愛好者。

等待下一個免費路由器的我遇到了B70, 簡直是JJ遇到雪碧的體驗。

作為一款“免費”的路由器, 首先要有一個能吸引人上車的配置。

當然, 比起K2相對良心的配置, 需要一個似乎不那麼良心的代價。 購買前我還在思考究竟買哪種車票, 後來遇到的坑證明我真的想多了。

這波活動時間為2017年1月9日-13日, 每天上午10:00開搶。 9號10點整秒空磬沒有搶到, 某米般的購買體驗頗為不爽, 10日很順利的搶到了。 後來每天上午10點欣慰地看著瞬間售罄和論壇裡沒買到的抱怨頗為醉心 。 直到13日也就是活動的最後一天, 我發現直到下午1點都沒有售罄, 突然有種被耍了趕腳(雖然晚上下班回家發現售罄了, 但什麼時候售罄的卻並不清楚)。 所以, 最後一天究竟是放水還是無人買帳, 或許只有極路由的人清楚了。 (當然, 每個人都能買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商品才是最重要的 )

錢轉到安潤金融後無法顯示餘額。無論APP還是電腦網頁端,均無法顯示餘額,由於我是1月13日下午收到的(週五),給安潤客服打電話被系統告知下午6點客服就下班了,週六日客服休息! 本想著禮拜一再試試看,晚上突然又能顯示餘額了,懸著的心剛放下,第二個坑接踵而至:無法購買理財! 無論是餘額還是銀行卡,選定理財產品後均無法購買!眼睜睜看著投標進度逐漸滿額,我的餘額在購買頁面就是不顯示,而且金額框一直無法輸入。一連三天試了無數次,都不成功,客服又聯繫不上,其間的心情大家請自行想像……上網一搜,似乎所有同期購買的人都遇到了這個問題,一時間各種安潤的翻車傳聞在各種版面流傳(第三個坑)。 不知在心裡罵了自己多少次貪小便宜吃大虧,周日(15日)晚上當我又機械地點開一個路由器投標項目後,瞬間購買成功的喜悅還是席捲而來,錢被人家拿走了還感激涕零是種怎樣的體驗?!同時這也是第四個坑:雖然官方宣傳有5000三個月和10000一個月的車票,但從實操來看10000的理財極少,而且在理財能否成功購買還靠運氣的前提下,也根本容不得你選擇。

最終購買成功後會有身價顯示,資金日曆功能還會顯示理財到期時間。需要說明的是,最終只有在 規定時間內購買相應理財產品 並啟動路由器 ,同時當天開始路由器連續線上滿7天(切記不能中斷,切記!)的條件全部滿足後,才可取回全部承諾金額。

三天來我無數次告訴自己,如果翻車了就當自己去中關村買了個假R9000(真R9000也沒這麼貴好麼 ),所幸起碼走到今天還是沒什麼翻車跡象,我也會在後期持續回饋結果。不過也要提示大家:上過的車以前沒翻不代表以後不會翻,沒上過的車因為風險不可知一定要做好翻車的心理準備。收益和風險總是成正比的,不受損失薅到的才是真羊毛。

二、外觀展示

收到包裹就被巨大的包裝盒驚到了。

對比iPhone6S可以看出盒子的大致尺寸。

包裝盒背面有安潤金融的貼紙,標明了定制產品的身份。

包裝內部的收納設計還是很規整的。

包裝內的全部家當。依次為電源,說明書,主機,網線(扁平線身)。

B70相當於在售極路由4增強版的小改款。主要將偽·雙天線(其實還是4天線,兩根塑膠外套)改為了真·四天線。另外,官方宣稱的鋁合金機身其實只有圖中帶LOGO的這塊上面板是鋁合金的,其餘部位均為ABS材質。

上面的整塊鋁板加之兩側相通的巨大散熱隔柵,散熱應該不會成為這款產品的短板,在後期的使用中也證明了我的這個想法。整個側圍雖然看起來和頂板一樣,但確是ABS材質。

底面密佈的散熱孔。看結構應該也能掛裝。

一款“免費”的路由器能帶有2個USB口,其中一個還是3.0標準,客觀來說是比較厚道的。加之3個WAN口和1個LAN口也是全千兆的配置,相信這也是大多數人上車的理由。

LED燈有紅色和白色兩種狀態,根據不同工況顯示效果不同。B70的顏值在一眾路由器裡還是很高的。

電源上同樣有精緻的LOGO,插頭是折疊式的。比起這個,樓主手中兩台K2、兩種電源插頭的情況看起來就不像個正規廠家該有的水準了。

電源是100-240V的寬電壓,輸出為12V,2A。

網線做工不錯,扁平線也能防止纏繞,但包裝中並沒有說明規格。由於沒(bu)辦(she)法(de)將網線拆解,不清楚具體是幾類網線。不過鑒於全千兆網口的配置,一般正常點的廠家也會標配六類網線吧? 感謝老司機哆哆囉的友情出鏡

三、簡單拆機

底殼和機身用4顆螺絲固定,揭起機底的四個腳墊就能看到螺絲。特別之處在於採用的是三角異形螺絲,看來廠家是非常不希望消費者拆機的。當然不管什麼卡口,在組合工具面前都不值一提。

四顆螺絲全部拆除。

揭開底蓋,藍色的PCB板映入眼簾。4根天線走線非常規矩,每根線在主機板上還有兩個線卡。主機板右上貼有MAC地址貼紙,與底蓋和包裝盒上的數字一致。PCB板與上殼同樣用4顆三角卡口螺絲固定。調試介面上的膠印算是減分項。

拆掉PCB板,發現鋁合金上面板和內部的塑膠殼是粘在一起的,塑膠殼中央鏤空露出的一塊鋁合金(圖中白色區域)上還有黏性。

巨大的散熱鰭片。USB3.0的介面有電磁遮罩罩,2.0的卻沒有,這算是節約成本的一種做法吧。網路變壓器採用的是TNK 1618C7 QT48A03,每塊負責兩個網口;運存採用了ESMT的128MB NAND。

散熱片用4個彈簧漲釘固定在主機板上,拆除時需要將張開的卡爪收回,然後頂下來。

說實話,這4個漲釘反而是拆機全過程中最撓頭的地方。卡爪很硬實,主機板上的收口又很小,稍有不小心很容易折斷卡爪。

CPU為MTK的MT7621AT,RAM是南亞的1620 DDR3 256MB。總的來說主機板做工不錯,沒有因為是0元購產品而出現粗製濫造、缺斤短兩的情況,廠家做產品的態度值得肯定。

四、使用體驗4.1 系統介面

極路由的WEB默認管理位址並不是常見的192.168.1.1,而是192.168.199.1,還有一個頗具廣告意味的www.4006024680.com。介面是現在的主流設計風格,簡單明快。幾個管理標籤頁分別對應首頁,互聯網,Wi-Fi,安全上網,路由存儲,智慧外掛程式和系統設置。值得一提的是,當選擇“智慧外掛程式”標籤時流覽器會跳轉到一個專屬視窗,外掛程式功能在極路由生態鏈中的江湖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目前支持的所有外掛程式。外掛程式的豐富程度可以能滿足80%的日常使用需求,部分外掛程式(如迅雷)需要接入外置記憶體後方可安裝和使用。其中也不乏一些付費外掛程式,可供有需求的消費者自行選購付款方式目前支援支付寶和財付通。

4.2 小亮點

只要手機安裝了極路由APP,無論身在何方,都可以隨時查看和管理當前通過路由聯網的設備。同時,當有人試圖通過猜密碼這種可愛方式蹭網的話,APP甚至會有即時的推送通知。圖中這台三星堅持每日打卡,有時甚至一天嘗試連接三十多次,為大哥的毅力點贊!

每當有設備成功連接到wifi時,也同樣會有圖示的提醒和設置頁面。

每週會有看似很詳細很貼心的周信號品質報告,主要功能是為了賣極衛星。

路由器插接U盤、移動硬碟等外置存放裝置後,電腦端可以直接從我的電腦→網路→HiWiFi進入,進行記憶體的檔管理。

4.3 外掛程式

4.4 USB介面性能

USB2.0測試用的是這貨。

先來看看這個U盤直插電腦USB2.0埠的寫入速度。

將U盤插接到路由器的USB2.0埠後進行無線傳輸,上圖是讀取速度,下圖是寫入速度。USB2.0埠下,無線寫入速度比起直插電腦打了五折。

USB3.0測試用的是這貨。

Sandisk直插電腦USB3.0埠的寫入速度簡直可以用酣暢淋漓來形容,不光快,而且穩定。

將U盤插接到路由器的USB3.0埠後進行無線傳輸,上圖是讀取速度,下圖是寫入速度。USB3.0模式下,無線寫入速度比起直插電腦縮水了將近1/3。基本可以確認,B70的USB3.0無線寫入速度的極限大概在14M上下,有點名不副實。

五、極路由B70 vs 斐訊K2

作為目前熱度比較高的兩款“免費”路由器,它們之間的差別又有哪些呢?

5.1 外觀對比

單從配色來看,兩款路由器可謂是黑白雙煞。雖然極路由引以為傲的鋁制面板看起來B格更高,從實物來看斐訊的鏡面烤漆面板也頗有品質感,沒有太過廉價的感覺。斐訊表面印刷的二維碼方便了移動端對路由器的管理,卻讓好不容易提升的檔次感功虧一簣。兩款產品的天線阻尼適中,都可以在任意角度停止。

營造極客范兒的極路由採用了四平八穩的設計風格,而更傾向於大眾市場的斐訊則是一副超薄的居家風。從外觀設計上似乎能一窺廠家的客戶設定。

斐訊的散熱通道全部放在機器底部,而採用更高配置的極路由不但在底面設置了散熱孔,還在側面開了大尺寸的散熱隔柵。豎起天線後,兩台路由器的高度基本一致。

K2的天線上有LOGO,B70沒有。零售的極路由4增強版LOGO並沒有在天線上缺席,B70的這種設定,有種馬馬虎虎拿公模天線裝機的感覺。

5.2 信號強度

先來一張po主家的戶型圖,面積70平米。紅色五角星為路由器的放置位置,藍色的序號為三次測速的位置,①書房,②客廳,③臥室陽臺。網路為中國電信100M光纖,網路測試設備為搭載殺手1525網卡的Alienware 17 4th,作業系統為Win10。

PS:1.圖中紅框框出的問號WIFI為po主家信號(殺手似乎對漢字信號名不太感冒 );

2.除客廳外,所有測試都是關上房門以後進行的。臥室陽臺(③位置)測試時,同時關上了臥室、陽臺兩扇門;

3.兩台路由器的信號發射強度均已調至最高,其中K2已刷入俄羅斯大神的改版華碩ROM,此次所有關於K2的測試均在此ROM上完成,沒有採用原生系統進行測試。

書房的2.4G信號兩家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7以上。

書房的5G信號兩家仍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8以上(5G反而還變強了…… )

客廳的2.4G信號兩家仍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7以上。

客廳的5G信號兩家仍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8以上(5G信號依然更強…… )

陽臺的2.4G信號兩家還是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7以上。2.4G信號穿透力強的優勢有所體現,當然和po主房子小、看不出信號有衰減也有關……

經過兩道門的遮罩,陽臺上5G信號的差別就已經很明顯了,斐訊K2的信號強度大約在77,而極路由還有84。考慮到斐訊的協力廠商ROM解除了信號強度的限制,而極路由仍是原生系統,硬體帶來的先天差別如是可見。

六、評分及總結

外觀:各有千秋,斐訊面板的二維碼顯得很LOW,極路由在宣傳時刻意強調了鋁合金機身,實際只有上面板是鋁合金材質,有誇大宣傳成分,工模天線破壞了整體的品質感。

極路由★★★★ 斐訊★★★

配置:單論機器配置,極路由B70要高出斐訊K2很多,無論是信號強度、網口數量、網口性能、CPU、RAM & ROM、K2缺失的USB,都註定了兩款產品不是同一級別的產品。

極路由★★★★ 斐訊★

穩定性:斐訊K2使用了半年多,極路由使用了將近2個月。就平時上網和晚高峰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即便斐訊刷了號稱更加穩定的改版華碩系統後,平均8天左右偶爾會在高峰時段出現瞬間連不上網的情況,幾秒鐘後又會恢復正常;極路由B70目前尚無瞬間斷網情況。

極路由★★★★ 斐訊★

拓展性:斐訊K2現已可通刷包括潘朵拉、ddwrt、openwrt和各類改版ROM,瓶頸在於本身較低的硬體設定;極路由B70目前breed不能,也沒有任何可用協力廠商固件,雖然有官方的各類外掛程式加持,可對“極客”們來說顯然還遠遠不夠。

極路由★★ 斐訊★★★★

性價比:雖然兩台設備最終都是0元獲得(不翻車情況下),但使用者獲取的成本主要在於前期理財投入的多寡。斐訊K2首台399元、30天后返還的政策,對比極路由B70 5000元/三個月或者10000元/1個月的投入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們將金錢投入轉換為餘額寶(按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3.80%計算)的收益做個對比:斐訊399一個月的收益為1.27元;極路由B70 5000三個月的成本為47.72元,10000一個月的成本為31.72元。這就是不量化計入風險成本(翻車)的情況下,我們購買一台設備時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可能這時候有人要說,我們購買的理財到期後除了得到路由器,還得到了一些比餘額寶高的理財收益,算下來非但沒有上面說的這些金錢成本,反而還多賺了。注意,這是在你安全下車、忽略了風險成本後才能得出的最終成本;我所說的是購買時、不確定錢最終能否安全取回情況下所需要花費的成本。另外,如果把翻車的風險也用金錢量化後計入到購買成本中,無論購買它們中的哪個,我們付出的遠遠要比上面的那幾十塊錢更多。當然假使翻車了,門檻越高的路由器損失也就越大。

購買這類路由器,實質上是我們使用現金、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個人資訊作為貨幣 購買理財產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收益作為路由器折現了。

(我不是托我不是托我不是托!!!!!)

鑒於聯壁金融相比安潤金融經過更多人的檢驗,相對更加安全,以及較少的前期理財投入,性價比上斐訊是高於極路由的。不過這裡還要提示大家:上過的車以前沒翻不代表以後不會翻,沒上過的車因為風險不可知一定要做好翻車的心理準備!!

極路由★ 斐訊★★★★

最終得分: 極路由B70——15★

斐訊K2——13★

(以上評分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和立場)

看到這裡,到底哪輛車更值得上,相信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市場競爭的結果是消費者得到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我們期待的不光是更多更好更便宜的路由器,還有更舒適、更快樂、更美好的生活。就像每個張大媽剁友追求的一樣,“值得”二字本身就融涵了對美好生活的欣然嚮往和為之付出的點滴實踐。

錢轉到安潤金融後無法顯示餘額。無論APP還是電腦網頁端,均無法顯示餘額,由於我是1月13日下午收到的(週五),給安潤客服打電話被系統告知下午6點客服就下班了,週六日客服休息! 本想著禮拜一再試試看,晚上突然又能顯示餘額了,懸著的心剛放下,第二個坑接踵而至:無法購買理財! 無論是餘額還是銀行卡,選定理財產品後均無法購買!眼睜睜看著投標進度逐漸滿額,我的餘額在購買頁面就是不顯示,而且金額框一直無法輸入。一連三天試了無數次,都不成功,客服又聯繫不上,其間的心情大家請自行想像……上網一搜,似乎所有同期購買的人都遇到了這個問題,一時間各種安潤的翻車傳聞在各種版面流傳(第三個坑)。 不知在心裡罵了自己多少次貪小便宜吃大虧,周日(15日)晚上當我又機械地點開一個路由器投標項目後,瞬間購買成功的喜悅還是席捲而來,錢被人家拿走了還感激涕零是種怎樣的體驗?!同時這也是第四個坑:雖然官方宣傳有5000三個月和10000一個月的車票,但從實操來看10000的理財極少,而且在理財能否成功購買還靠運氣的前提下,也根本容不得你選擇。

最終購買成功後會有身價顯示,資金日曆功能還會顯示理財到期時間。需要說明的是,最終只有在 規定時間內購買相應理財產品 並啟動路由器 ,同時當天開始路由器連續線上滿7天(切記不能中斷,切記!)的條件全部滿足後,才可取回全部承諾金額。

三天來我無數次告訴自己,如果翻車了就當自己去中關村買了個假R9000(真R9000也沒這麼貴好麼 ),所幸起碼走到今天還是沒什麼翻車跡象,我也會在後期持續回饋結果。不過也要提示大家:上過的車以前沒翻不代表以後不會翻,沒上過的車因為風險不可知一定要做好翻車的心理準備。收益和風險總是成正比的,不受損失薅到的才是真羊毛。

二、外觀展示

收到包裹就被巨大的包裝盒驚到了。

對比iPhone6S可以看出盒子的大致尺寸。

包裝盒背面有安潤金融的貼紙,標明了定制產品的身份。

包裝內部的收納設計還是很規整的。

包裝內的全部家當。依次為電源,說明書,主機,網線(扁平線身)。

B70相當於在售極路由4增強版的小改款。主要將偽·雙天線(其實還是4天線,兩根塑膠外套)改為了真·四天線。另外,官方宣稱的鋁合金機身其實只有圖中帶LOGO的這塊上面板是鋁合金的,其餘部位均為ABS材質。

上面的整塊鋁板加之兩側相通的巨大散熱隔柵,散熱應該不會成為這款產品的短板,在後期的使用中也證明了我的這個想法。整個側圍雖然看起來和頂板一樣,但確是ABS材質。

底面密佈的散熱孔。看結構應該也能掛裝。

一款“免費”的路由器能帶有2個USB口,其中一個還是3.0標準,客觀來說是比較厚道的。加之3個WAN口和1個LAN口也是全千兆的配置,相信這也是大多數人上車的理由。

LED燈有紅色和白色兩種狀態,根據不同工況顯示效果不同。B70的顏值在一眾路由器裡還是很高的。

電源上同樣有精緻的LOGO,插頭是折疊式的。比起這個,樓主手中兩台K2、兩種電源插頭的情況看起來就不像個正規廠家該有的水準了。

電源是100-240V的寬電壓,輸出為12V,2A。

網線做工不錯,扁平線也能防止纏繞,但包裝中並沒有說明規格。由於沒(bu)辦(she)法(de)將網線拆解,不清楚具體是幾類網線。不過鑒於全千兆網口的配置,一般正常點的廠家也會標配六類網線吧? 感謝老司機哆哆囉的友情出鏡

三、簡單拆機

底殼和機身用4顆螺絲固定,揭起機底的四個腳墊就能看到螺絲。特別之處在於採用的是三角異形螺絲,看來廠家是非常不希望消費者拆機的。當然不管什麼卡口,在組合工具面前都不值一提。

四顆螺絲全部拆除。

揭開底蓋,藍色的PCB板映入眼簾。4根天線走線非常規矩,每根線在主機板上還有兩個線卡。主機板右上貼有MAC地址貼紙,與底蓋和包裝盒上的數字一致。PCB板與上殼同樣用4顆三角卡口螺絲固定。調試介面上的膠印算是減分項。

拆掉PCB板,發現鋁合金上面板和內部的塑膠殼是粘在一起的,塑膠殼中央鏤空露出的一塊鋁合金(圖中白色區域)上還有黏性。

巨大的散熱鰭片。USB3.0的介面有電磁遮罩罩,2.0的卻沒有,這算是節約成本的一種做法吧。網路變壓器採用的是TNK 1618C7 QT48A03,每塊負責兩個網口;運存採用了ESMT的128MB NAND。

散熱片用4個彈簧漲釘固定在主機板上,拆除時需要將張開的卡爪收回,然後頂下來。

說實話,這4個漲釘反而是拆機全過程中最撓頭的地方。卡爪很硬實,主機板上的收口又很小,稍有不小心很容易折斷卡爪。

CPU為MTK的MT7621AT,RAM是南亞的1620 DDR3 256MB。總的來說主機板做工不錯,沒有因為是0元購產品而出現粗製濫造、缺斤短兩的情況,廠家做產品的態度值得肯定。

四、使用體驗4.1 系統介面

極路由的WEB默認管理位址並不是常見的192.168.1.1,而是192.168.199.1,還有一個頗具廣告意味的www.4006024680.com。介面是現在的主流設計風格,簡單明快。幾個管理標籤頁分別對應首頁,互聯網,Wi-Fi,安全上網,路由存儲,智慧外掛程式和系統設置。值得一提的是,當選擇“智慧外掛程式”標籤時流覽器會跳轉到一個專屬視窗,外掛程式功能在極路由生態鏈中的江湖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目前支持的所有外掛程式。外掛程式的豐富程度可以能滿足80%的日常使用需求,部分外掛程式(如迅雷)需要接入外置記憶體後方可安裝和使用。其中也不乏一些付費外掛程式,可供有需求的消費者自行選購付款方式目前支援支付寶和財付通。

4.2 小亮點

只要手機安裝了極路由APP,無論身在何方,都可以隨時查看和管理當前通過路由聯網的設備。同時,當有人試圖通過猜密碼這種可愛方式蹭網的話,APP甚至會有即時的推送通知。圖中這台三星堅持每日打卡,有時甚至一天嘗試連接三十多次,為大哥的毅力點贊!

每當有設備成功連接到wifi時,也同樣會有圖示的提醒和設置頁面。

每週會有看似很詳細很貼心的周信號品質報告,主要功能是為了賣極衛星。

路由器插接U盤、移動硬碟等外置存放裝置後,電腦端可以直接從我的電腦→網路→HiWiFi進入,進行記憶體的檔管理。

4.3 外掛程式

4.4 USB介面性能

USB2.0測試用的是這貨。

先來看看這個U盤直插電腦USB2.0埠的寫入速度。

將U盤插接到路由器的USB2.0埠後進行無線傳輸,上圖是讀取速度,下圖是寫入速度。USB2.0埠下,無線寫入速度比起直插電腦打了五折。

USB3.0測試用的是這貨。

Sandisk直插電腦USB3.0埠的寫入速度簡直可以用酣暢淋漓來形容,不光快,而且穩定。

將U盤插接到路由器的USB3.0埠後進行無線傳輸,上圖是讀取速度,下圖是寫入速度。USB3.0模式下,無線寫入速度比起直插電腦縮水了將近1/3。基本可以確認,B70的USB3.0無線寫入速度的極限大概在14M上下,有點名不副實。

五、極路由B70 vs 斐訊K2

作為目前熱度比較高的兩款“免費”路由器,它們之間的差別又有哪些呢?

5.1 外觀對比

單從配色來看,兩款路由器可謂是黑白雙煞。雖然極路由引以為傲的鋁制面板看起來B格更高,從實物來看斐訊的鏡面烤漆面板也頗有品質感,沒有太過廉價的感覺。斐訊表面印刷的二維碼方便了移動端對路由器的管理,卻讓好不容易提升的檔次感功虧一簣。兩款產品的天線阻尼適中,都可以在任意角度停止。

營造極客范兒的極路由採用了四平八穩的設計風格,而更傾向於大眾市場的斐訊則是一副超薄的居家風。從外觀設計上似乎能一窺廠家的客戶設定。

斐訊的散熱通道全部放在機器底部,而採用更高配置的極路由不但在底面設置了散熱孔,還在側面開了大尺寸的散熱隔柵。豎起天線後,兩台路由器的高度基本一致。

K2的天線上有LOGO,B70沒有。零售的極路由4增強版LOGO並沒有在天線上缺席,B70的這種設定,有種馬馬虎虎拿公模天線裝機的感覺。

5.2 信號強度

先來一張po主家的戶型圖,面積70平米。紅色五角星為路由器的放置位置,藍色的序號為三次測速的位置,①書房,②客廳,③臥室陽臺。網路為中國電信100M光纖,網路測試設備為搭載殺手1525網卡的Alienware 17 4th,作業系統為Win10。

PS:1.圖中紅框框出的問號WIFI為po主家信號(殺手似乎對漢字信號名不太感冒 );

2.除客廳外,所有測試都是關上房門以後進行的。臥室陽臺(③位置)測試時,同時關上了臥室、陽臺兩扇門;

3.兩台路由器的信號發射強度均已調至最高,其中K2已刷入俄羅斯大神的改版華碩ROM,此次所有關於K2的測試均在此ROM上完成,沒有採用原生系統進行測試。

書房的2.4G信號兩家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7以上。

書房的5G信號兩家仍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8以上(5G反而還變強了…… )

客廳的2.4G信號兩家仍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7以上。

客廳的5G信號兩家仍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8以上(5G信號依然更強…… )

陽臺的2.4G信號兩家還是沒有明顯差別,強度均在97以上。2.4G信號穿透力強的優勢有所體現,當然和po主房子小、看不出信號有衰減也有關……

經過兩道門的遮罩,陽臺上5G信號的差別就已經很明顯了,斐訊K2的信號強度大約在77,而極路由還有84。考慮到斐訊的協力廠商ROM解除了信號強度的限制,而極路由仍是原生系統,硬體帶來的先天差別如是可見。

六、評分及總結

外觀:各有千秋,斐訊面板的二維碼顯得很LOW,極路由在宣傳時刻意強調了鋁合金機身,實際只有上面板是鋁合金材質,有誇大宣傳成分,工模天線破壞了整體的品質感。

極路由★★★★ 斐訊★★★

配置:單論機器配置,極路由B70要高出斐訊K2很多,無論是信號強度、網口數量、網口性能、CPU、RAM & ROM、K2缺失的USB,都註定了兩款產品不是同一級別的產品。

極路由★★★★ 斐訊★

穩定性:斐訊K2使用了半年多,極路由使用了將近2個月。就平時上網和晚高峰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即便斐訊刷了號稱更加穩定的改版華碩系統後,平均8天左右偶爾會在高峰時段出現瞬間連不上網的情況,幾秒鐘後又會恢復正常;極路由B70目前尚無瞬間斷網情況。

極路由★★★★ 斐訊★

拓展性:斐訊K2現已可通刷包括潘朵拉、ddwrt、openwrt和各類改版ROM,瓶頸在於本身較低的硬體設定;極路由B70目前breed不能,也沒有任何可用協力廠商固件,雖然有官方的各類外掛程式加持,可對“極客”們來說顯然還遠遠不夠。

極路由★★ 斐訊★★★★

性價比:雖然兩台設備最終都是0元獲得(不翻車情況下),但使用者獲取的成本主要在於前期理財投入的多寡。斐訊K2首台399元、30天后返還的政策,對比極路由B70 5000元/三個月或者10000元/1個月的投入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們將金錢投入轉換為餘額寶(按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3.80%計算)的收益做個對比:斐訊399一個月的收益為1.27元;極路由B70 5000三個月的成本為47.72元,10000一個月的成本為31.72元。這就是不量化計入風險成本(翻車)的情況下,我們購買一台設備時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可能這時候有人要說,我們購買的理財到期後除了得到路由器,還得到了一些比餘額寶高的理財收益,算下來非但沒有上面說的這些金錢成本,反而還多賺了。注意,這是在你安全下車、忽略了風險成本後才能得出的最終成本;我所說的是購買時、不確定錢最終能否安全取回情況下所需要花費的成本。另外,如果把翻車的風險也用金錢量化後計入到購買成本中,無論購買它們中的哪個,我們付出的遠遠要比上面的那幾十塊錢更多。當然假使翻車了,門檻越高的路由器損失也就越大。

購買這類路由器,實質上是我們使用現金、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個人資訊作為貨幣 購買理財產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收益作為路由器折現了。

(我不是托我不是托我不是托!!!!!)

鑒於聯壁金融相比安潤金融經過更多人的檢驗,相對更加安全,以及較少的前期理財投入,性價比上斐訊是高於極路由的。不過這裡還要提示大家:上過的車以前沒翻不代表以後不會翻,沒上過的車因為風險不可知一定要做好翻車的心理準備!!

極路由★ 斐訊★★★★

最終得分: 極路由B70——15★

斐訊K2——13★

(以上評分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和立場)

看到這裡,到底哪輛車更值得上,相信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市場競爭的結果是消費者得到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我們期待的不光是更多更好更便宜的路由器,還有更舒適、更快樂、更美好的生活。就像每個張大媽剁友追求的一樣,“值得”二字本身就融涵了對美好生活的欣然嚮往和為之付出的點滴實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