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除了金毛獅王謝遜 崆峒高手今何在?

大多熟悉中華武術的人都知道“崆峒派”的名號, 雖然覺得崆峒武術遠不如少林、武當那樣名頭響亮, 但也定是一門武林絕學。

而且, 中國武俠小說中關於崆峒派的記述不多, 金庸大師甚至不為崆峒派掌門人具名, 其筆下的崆峒五老更被江湖人稱“最廢柴”的高手, 為這一門派平添了些許神秘色彩。 崆峒武術究竟是怎樣一個武術流派?其弟子高手今安在?

事實上, 崆峒武術是中國傳統武術五大流派之一, 可謂源遠流長。

從現有的記載看, 崆峒派武術早于少林、峨嵋、武當等。 《莊子》、《爾雅》、《史記》中都有記載:“空同之人武”。 詩仙李白留有“世傳崆峒勇, 氣派金風壯。 ”詩聖杜甫也曾讚歎:“防身一長劍, 將欲依崆峒。 ”真正的崆峒武術不僅歷史悠久, 如今依然傳承有序, 眾多高手如今依舊活躍在江湖。 正如武俠大師金庸先生所說“崆峒武術, 威峙西陲。 ”

奇兵制勝 “天下奇兵出崆峒”, 正是雄奇俊美的崆峒山孕育了崆峒一派。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文武學校校長王鏢介紹, 相傳在唐代, 劍俠飛虹子西遊瓜州(今甘肅敦煌)莫高窟觀飛天壁畫頓生靈感, 歸隱崆峒山而創崆峒派。 武俠小說迷都知道, 崆峒派“七傷拳”名震江湖, 雖然這套“絕技”傷人傷己,

卻完美演繹了“金毛獅王”謝遜的一生, 成了他由人變魔、由魔成佛的象徵。 事實上, 除了拳術、劍術, 崆峒派武術最為人稱道之處就在於“奇兵”——就地取材的兵器, 判官筆、鞭杆、連枷、風火扇、拂塵、煙袋等, 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活、勞動工具, 都可以成為克敵制勝的“奇兵”。

“崆峒派的‘奇兵’正是脫胎于古人的農耕工具, 來自于我們祖先的生產勞動實踐當中。 ”王鏢說, 崆峒派的“奇兵”並不屬於十八般兵器, 其形式各種各樣、小巧玲瓏, 攜帶方便, 不易被對手發現, 交手中也往往能夠出奇制勝。

81歲的岳起中老人是平涼市文化局的一名普通退休職工。 他告訴記者, 從22歲起, 他就開始學習崆峒武術。 “從年輕時習武到如今, 我覺得身體健康、手腳靈活, 記憶力比同齡人好得多, 而且身體形態也好。 ”老人的拿手兵器是一杆長約1米多的大煙袋, 舞起來虎虎生風。

59歲的李娟芳已經練習了6年多崆峒武術, 她說自己原來有偏頭疼、心率慢和肩周炎的毛病, 練武后, “身體素質明顯提高了, 而且越練越有信心。

”她心愛的練武家什, 是一根長笛。

掌派之爭 在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 我們被告知——少林派掌門人叫空聞禪師、武當派掌門人為張三豐、峨嵋派掌門人叫滅絕師太、昆侖派掌門人是何太沖、華山派掌門為鮮於通。

但是, 對於崆峒派掌門人是誰, 則基本就沒人知道了。不是讀者不夠細心,而是金庸壓根就沒提過崆峒派掌門人的大號,讀者不知道也就不足為怪了。

那麼,現實中的崆峒派到底有沒有掌門人呢?如果沒有,是為什麼?如果有,那又是誰呢?崆峒派在對身份地位的稱呼上有別於其他門派。例如,在一個門派,身份權利最高者,少林稱為“住持”。武當、峨眉等大多數都稱為“掌門”,而崆峒派則稱“掌派”或“掌派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崆峒派有飛龍門、神拳門、花架門、玄空門等8個掌門,8個掌門是平級關係,不互相管轄,而比八個掌門身份再高一級的就是掌派了。

據說崆峒派掌派要求必須精練以上8門功夫,學全118種套路,能全部精練者為武學奇才,方能成為掌派人。沒有這樣的奇才,這一時期就沒有掌派人。

無論如何,當地人都希望千年門派崆峒派儘快結束掌派紛爭,繼續弘揚和傳播中華武術和傳統文化。

面向未來 雖有掌派之爭,但是弘揚和傳播崆峒武術,促進崆峒文化發展這項事業,依然得到了當地有力的支持。在2009年,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投資1800多萬元,在崆峒山腳下新建了平涼市崆峒文武學校,讓崆峒武術得以有序傳承。

“全校現有教職員工50人,學生330人,”王鏢介紹,學校目前開設從小學至高中的12個文化課教學班,11個武術培訓班,“孩子們在學校,在和普通學校的學生一樣學習文化課的同時,也學習崆峒武術傳統套路、散打、器械等武術內容。”

據瞭解,這所學校從1999年至今,已參加各級各類武術比賽、表演活動500多場次,榮獲各級各類獎牌380余枚,培養出的學生有的參軍、有的就業、有的繼續進入大學深造,在當地樹立了良好口碑。

12歲的杜佳琪來自甘肅慶陽,是崆峒文武學校六年級的學生,她告訴記者,選擇這所學校就是因為學校口碑好、教學品質高,“我自己也喜歡武術,三年級就過來上學了。將來我想把崆峒武術發揚光大。”

王鏢告訴記者,除了在文武學校傳承崆峒武術外,這群崆峒武術傳人和愛好者還自發組建了崆峒武術文化研究中心,平涼市也為這些武術愛好者提供場地,供他們切磋技藝、共同提高。

則基本就沒人知道了。不是讀者不夠細心,而是金庸壓根就沒提過崆峒派掌門人的大號,讀者不知道也就不足為怪了。

那麼,現實中的崆峒派到底有沒有掌門人呢?如果沒有,是為什麼?如果有,那又是誰呢?崆峒派在對身份地位的稱呼上有別於其他門派。例如,在一個門派,身份權利最高者,少林稱為“住持”。武當、峨眉等大多數都稱為“掌門”,而崆峒派則稱“掌派”或“掌派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崆峒派有飛龍門、神拳門、花架門、玄空門等8個掌門,8個掌門是平級關係,不互相管轄,而比八個掌門身份再高一級的就是掌派了。

據說崆峒派掌派要求必須精練以上8門功夫,學全118種套路,能全部精練者為武學奇才,方能成為掌派人。沒有這樣的奇才,這一時期就沒有掌派人。

無論如何,當地人都希望千年門派崆峒派儘快結束掌派紛爭,繼續弘揚和傳播中華武術和傳統文化。

面向未來 雖有掌派之爭,但是弘揚和傳播崆峒武術,促進崆峒文化發展這項事業,依然得到了當地有力的支持。在2009年,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投資1800多萬元,在崆峒山腳下新建了平涼市崆峒文武學校,讓崆峒武術得以有序傳承。

“全校現有教職員工50人,學生330人,”王鏢介紹,學校目前開設從小學至高中的12個文化課教學班,11個武術培訓班,“孩子們在學校,在和普通學校的學生一樣學習文化課的同時,也學習崆峒武術傳統套路、散打、器械等武術內容。”

據瞭解,這所學校從1999年至今,已參加各級各類武術比賽、表演活動500多場次,榮獲各級各類獎牌380余枚,培養出的學生有的參軍、有的就業、有的繼續進入大學深造,在當地樹立了良好口碑。

12歲的杜佳琪來自甘肅慶陽,是崆峒文武學校六年級的學生,她告訴記者,選擇這所學校就是因為學校口碑好、教學品質高,“我自己也喜歡武術,三年級就過來上學了。將來我想把崆峒武術發揚光大。”

王鏢告訴記者,除了在文武學校傳承崆峒武術外,這群崆峒武術傳人和愛好者還自發組建了崆峒武術文化研究中心,平涼市也為這些武術愛好者提供場地,供他們切磋技藝、共同提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