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地產融資再念“緊箍咒” 資產證券化悄然興起

壹圖 供圖

時代週報記者 胡天祥 發自廣州

當銀行貸款、公司債。 據悉, 該產品由博時資本管理, 基礎資產則源自世茂集團的物業費收入。

自“博時資本-世茂天成物業資產支持專項計畫”成功發行後, 這一融資模式被廣泛複製。

截至2016年9月末, 市場上一共發行了17單物業費資產證券化產品, 累計發行金額達到176.2億元。 從已發行的情況來看, 不僅融資金額高, 尤其是遠高於物業公司自身資產規模;而且發行期限長, 一般發行期限在5-10年, 遠高於物業公司傳統融資期限。

在部分企業看來, 物業費資產證券化不僅可以顯著降低融資成本, 同時也能盤活物業管理的存量資產, 提高物業服務企業的資產流動性。

中信建投證券也同時指出, 目前地產資產證券化依然存在資產風險定價不匹配、交易監管市場不統一、二級市場流動性匱乏、多個交易主體重複徵稅、信評體系尚不完善、 缺乏協力廠商資產服務機構等問題。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 除轉載外, 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協議授權, 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 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