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家樂福武漢要添新成員,它到底想做大還是做小

“家樂福落地湖北快20年了。 頭一個10年, 我認為可以打90分, 因為各項業務發展得比較快, 大賣場模式還引領了武漢商業;另一個10年, 因各種原因發展得慢了些, 可以打85分吧。 我期望, 隨著我們不斷加大改革力度, 未來家樂福的得分會更高一些。 ”

《支點》記者 何輝

9月8日, 家樂福宣佈, 將啟動華中物流中心擴建工程。

該物流中心位於武漢, 於2015年建成使用, 是家樂福在中國的六大物流中心之一, 輻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江西等中部五省。

僅隔兩年, 家樂福決定擴建華中物流中心, 顯示了家樂福正在加快轉型的步伐。 因為擴建物流中心, 並非僅僅為了提升家樂福目前在上述五省32家門店的配送效率, 還在為未來便利店和電商業務做準備。

家樂福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外資零售商。 近年來, 中國實體經濟面臨較大壓力, 以實體零售業為主的家樂福, 其業績也出現了下滑。

家樂福2016年財報顯示, 集團實現淨利潤7.46億歐元, 較上年大跌24%。 儘管一次性的稅務調整是造成利潤大跌的主要原因, 但除去這一因素, 家樂福淨利潤跌幅仍達7.4%。 其中, 家樂福2016年在亞洲虧損約5800萬歐元。

就此, 家樂福湖北區總經理郭耐安也坦言:“近幾年, 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 但家樂福的發展沒能完全跟上消費者的步伐, 轉型的確慢了些。 ”

與此同時, 幾乎所有的實體零售都在尋求變革, 以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家樂福也不例外。 郭耐安對《支點》記者表示, 從2015年起, 家樂福中國已加大了改革力度, 也加快了轉型步伐,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湖北的消費者能看到面貌一新、業態與以前不一樣的家樂福。

曾經火爆的大賣場

成立於1959年的家樂福, 是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 是歐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國際化零售連鎖集團。

1995年, 家樂福將大賣場業態引入中國。 1998年, 家樂福在武漢的第一家店開業, 引發轟動。 因為當時的武漢零售業, 除了大商場就是小商店, 家樂福這種平價、可自由選擇、還帶生鮮食品的大型超市, 對市民來說是個新鮮事物。

“我清楚地記得, 家樂福在武漢開業的那陣子, 店裡的付款處總是排著很長的隊。 幾乎每個第一次去家樂福的人, 都會拿一條法式長棍麵包出來。 ”說起近20年前的場景, 在武漢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的張若琳至今仍記憶猶新, “就連大學裡教市場行銷課的老師, 都忍不住給我們講解了家樂福的行銷模式。

之後, 家樂福在湖北繼續擴張, 接連在武漢開出9家大賣場, 2015年在襄陽市也開設了門店。 截至目前, 家樂福在湖北擁有10家門店, 全都是大賣場業態。

早年, 大賣場的持續火爆, 引得眾多商家投身其中。 在武漢, 本土的中百、武商相繼推出了中百倉儲、武商量販等大賣場業態, 憑藉地利優勢迅速在武漢跑馬圈地, 再加之沃爾瑪、大潤發、易初蓮花、新一佳等公司入駐, 一時間大賣場在武漢遍地開花。

市場競爭總是殘酷的。 近年來, 不少外地品牌大賣場在武漢生存得越來越困難, 要麼接連關店, 要麼勉強堅守, 甚至撤出武漢市場, 就連中百倉儲、武商量販等本土巨頭, 其業績也出現下滑。 比如, 中百集團財報顯示, 2015年擁有中百倉儲門店245家,

2016年為184家。

家樂福湖北區總經理郭耐安。

“大賣場還將繼續開下去”

有人認為, 曾引領全球零售市場的大賣場模式正在被淘汰。

家樂福顯然不認可這種觀點。

“家樂福還將繼續推行大賣場模式, 開店計畫不會因市場環境改變而改變, 還將繼續開下去。 ”郭耐安很嚴肅地向《支點》記者表示。 不過, 他同時也強調, 家樂福在湖北開新店的前提, 是要找到合適的位置, 特別是要有穩定的顧客群。

在這一點上, 同樣以大賣場為主營業務的沃爾瑪也表述了同樣的觀點。 沃爾瑪湖北相關負責人對《支點》記者表示, 到目前為止, 公司發展的重心仍是大賣場。

儘管沃爾瑪表示看好大賣場模式, 但在8月初, 沃爾瑪在武漢推出了全國第一家緊湊型大賣場——租賃面積與商品品類都只有原來的一半左右。 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表示,緊湊型大賣場將成為未來沃爾瑪在中國佈局的一個重要業態。

把“大”做“小”,似乎成為一種趨勢。2016年,武漢中百集團與日本羅森公司合作的中百羅森便利店,正在武漢快速擴張——便利店有望成為中百集團新的增長引擎。

家樂福也在做“小”。2014年,家樂福在中國推出了自己的便利店——“Easy家樂福”,但形態有些特別,面積介於普通便利店與緊湊型大賣場之間。

家樂福將“Easy家樂福”定位為“商品數遠超普通便利店的便利超市”,門店經營面積標準是250平方米左右,相當於3個普通便利店的大小,提供的商品品類在4000-5000種,主營食品和部分生活必需品,包括生鮮果蔬、米麵油、日化用品等,同時兼具普通便利店功能,提供微信照片列印、現磨咖啡飲品、吧臺式桌椅以及充電電源等服務。

2014年11月,“Easy家樂福”的首家門店在上海閔行龍柏新村開業,截至目前在上海已開出32家門店。今年6月,“Easy家樂福”首次走出上海,在無錫開了一家新店。

“目前,家樂福湖北已將便利店納入未來的計畫,可能不久後就會與顧客見面。”郭耐安透露,武漢將會是“Easy家樂福”下一批進駐的城市。

儘管這值得期待,但在便利店業態的拓展上,家樂福依舊延續了它一貫的風格——慢。

約3年時間開出30家店的速度,與當前正在快速擴張的各品牌便利店相比,顯得慢了好幾拍。比如,2014年進駐武漢的Today今天,截至今年4月底,在武漢已開了190多家店;2016年5月26日在武漢開第一家店的中百羅森,到今年6月底已擁有116家店。

新業態easy家樂福。

既做“小”也做“大”

在轉型的道路上,家樂福的探索不僅僅在於做“小”,他們還在想辦法把“大”做得“更大”。

這種策略稱之為“超級大賣場計畫”。郭耐安表示,近年來,武漢新建了多家大型商業綜合體,深受消費者喜歡,“如果有合適的位置及商業環境,家樂福也會推出超級大賣場,賣場內會配備電影院、餐館等設施,即自持物業的購物中心。”

2015年11月,家樂福在中國的第一家購物中心在北京望京地區開業。與以往門店不同,這家店的建築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引入了優衣庫、鹿港小鎮、迪卡儂等80餘家餐飲、服裝、母嬰等方面的商鋪。家樂福大賣場是購物中心的主力店。

購物中心會是家樂福未來的主營業態嗎?郭耐安沒有正面回應,但他表示,對家樂福而言,無論是繼續保持大賣場的業態,還是拓展便利店或轉型為超級大賣場,主要取決於如何更好地服務顧客。

除了在實體業態抓“大”做“小”之外,在互聯網時代,家樂福也沒有放棄線上管道。

2015年,也就是在進入中國20周年之際,家樂福開始在中國推出網上商城——顧客在商城下單後,由家樂福根據使用者位址選擇最近的門店配送。

打開家樂福網上商城,首頁上“法國之光”“紅酒莊園”的標籤非常明顯——這裡主要銷售來自法國的產品。

不過,儘管家樂福開通了網上商城,但短期內電商仍不是家樂福的業務重心。

“從趨勢來看,電商肯定是新的潮流。但實際上,電商業務應是賣場服務的延伸與拓展,為顧客提供更多便利。”郭耐安多次強調,家樂福非常重視實體經營,特別是食品與生鮮,這能帶給顧客更好的體驗及愉悅感。“試想一下,在賣場裡捧著香醇的咖啡與朋友閒聊的感覺,是線上無法提供的。哪怕是店員一句簡短的問候,也與線上叫‘親’的感覺完全不同。我相信,時間長了,零售依舊會回歸到實體業務上來,因為實體能提供各種感觀體驗上的服務。”

“事實上,家樂福會推出哪種業態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消費者喜歡家樂福的品牌。”郭耐安說,每種業態都有它的發展和生存空間,從來沒有哪一種業態會永遠占主導地位或者完全消失。只要消費者愛上了這個品牌,不論是大賣場、便利店,還是超級大賣場、電商,都會擁有無數粉絲,“但對商家來說,無論哪種業態,都必須不斷創新,用更好的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016年,全國首家24小時家樂福在上海開業。

“快”與“慢”之爭

然而,“創新”也是家樂福最受爭議的地方。

不論是便利店還是網上商城,或是購物中心,家樂福在中國的變革基本上是從2015年左右才開始發力的。在此之前,家樂福並無太大動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在中國的業績。

2010年,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佈的“中國連鎖百強榜”中,家樂福位列第7;到2013年,位次下滑到第10名;2014年-2016年,家樂福退出十強,一直維持在第11名的位置。

對於家樂福的轉型之路,業內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一種評價認為轉型太晚,很多業態已是紅海市場;另一種評價則認為,有了先發探路者的經驗與教訓,後發未必不是好事。

“我們必須承認,近年來家樂福在湖北的發展確實慢了些,這和湖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趨於飽和的大賣場業態有很大關係。”郭耐安說,作為一家大型跨國公司,在作出一項重大決策時,不可能像一些小公司那樣不斷試錯,“我們必須考慮到發展的可持續性”。

好在,家樂福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正在加大轉型的力度。在回答《支點》記者提出的“給家樂福湖北的表現打多少分”的問題時,郭耐安想了好一會兒,才說:“家樂福落地湖北快20年了。頭一個10年,我認為可以打90分,因為各項業務發展得比較快,大賣場模式還引領了武漢商業;另一個10年,因各種原因發展得慢了些,可以打85分吧。我期望,隨著我們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未來家樂福的得分會更高一些。”

在郭耐安辦公桌背後的牆上,掛著一幅特製的武漢地圖,上面標滿了各個商家在武漢的分佈圖,既包括大賣場,也包括商業綜合體。在這幅地圖中,家樂福“圈佔”的市場不算太大。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看到記者注意到這幅地圖,郭耐安笑著解釋。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下家樂福更應該將“知己”作為重點——多從自己身上尋求突破。

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表示,緊湊型大賣場將成為未來沃爾瑪在中國佈局的一個重要業態。

把“大”做“小”,似乎成為一種趨勢。2016年,武漢中百集團與日本羅森公司合作的中百羅森便利店,正在武漢快速擴張——便利店有望成為中百集團新的增長引擎。

家樂福也在做“小”。2014年,家樂福在中國推出了自己的便利店——“Easy家樂福”,但形態有些特別,面積介於普通便利店與緊湊型大賣場之間。

家樂福將“Easy家樂福”定位為“商品數遠超普通便利店的便利超市”,門店經營面積標準是250平方米左右,相當於3個普通便利店的大小,提供的商品品類在4000-5000種,主營食品和部分生活必需品,包括生鮮果蔬、米麵油、日化用品等,同時兼具普通便利店功能,提供微信照片列印、現磨咖啡飲品、吧臺式桌椅以及充電電源等服務。

2014年11月,“Easy家樂福”的首家門店在上海閔行龍柏新村開業,截至目前在上海已開出32家門店。今年6月,“Easy家樂福”首次走出上海,在無錫開了一家新店。

“目前,家樂福湖北已將便利店納入未來的計畫,可能不久後就會與顧客見面。”郭耐安透露,武漢將會是“Easy家樂福”下一批進駐的城市。

儘管這值得期待,但在便利店業態的拓展上,家樂福依舊延續了它一貫的風格——慢。

約3年時間開出30家店的速度,與當前正在快速擴張的各品牌便利店相比,顯得慢了好幾拍。比如,2014年進駐武漢的Today今天,截至今年4月底,在武漢已開了190多家店;2016年5月26日在武漢開第一家店的中百羅森,到今年6月底已擁有116家店。

新業態easy家樂福。

既做“小”也做“大”

在轉型的道路上,家樂福的探索不僅僅在於做“小”,他們還在想辦法把“大”做得“更大”。

這種策略稱之為“超級大賣場計畫”。郭耐安表示,近年來,武漢新建了多家大型商業綜合體,深受消費者喜歡,“如果有合適的位置及商業環境,家樂福也會推出超級大賣場,賣場內會配備電影院、餐館等設施,即自持物業的購物中心。”

2015年11月,家樂福在中國的第一家購物中心在北京望京地區開業。與以往門店不同,這家店的建築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引入了優衣庫、鹿港小鎮、迪卡儂等80餘家餐飲、服裝、母嬰等方面的商鋪。家樂福大賣場是購物中心的主力店。

購物中心會是家樂福未來的主營業態嗎?郭耐安沒有正面回應,但他表示,對家樂福而言,無論是繼續保持大賣場的業態,還是拓展便利店或轉型為超級大賣場,主要取決於如何更好地服務顧客。

除了在實體業態抓“大”做“小”之外,在互聯網時代,家樂福也沒有放棄線上管道。

2015年,也就是在進入中國20周年之際,家樂福開始在中國推出網上商城——顧客在商城下單後,由家樂福根據使用者位址選擇最近的門店配送。

打開家樂福網上商城,首頁上“法國之光”“紅酒莊園”的標籤非常明顯——這裡主要銷售來自法國的產品。

不過,儘管家樂福開通了網上商城,但短期內電商仍不是家樂福的業務重心。

“從趨勢來看,電商肯定是新的潮流。但實際上,電商業務應是賣場服務的延伸與拓展,為顧客提供更多便利。”郭耐安多次強調,家樂福非常重視實體經營,特別是食品與生鮮,這能帶給顧客更好的體驗及愉悅感。“試想一下,在賣場裡捧著香醇的咖啡與朋友閒聊的感覺,是線上無法提供的。哪怕是店員一句簡短的問候,也與線上叫‘親’的感覺完全不同。我相信,時間長了,零售依舊會回歸到實體業務上來,因為實體能提供各種感觀體驗上的服務。”

“事實上,家樂福會推出哪種業態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消費者喜歡家樂福的品牌。”郭耐安說,每種業態都有它的發展和生存空間,從來沒有哪一種業態會永遠占主導地位或者完全消失。只要消費者愛上了這個品牌,不論是大賣場、便利店,還是超級大賣場、電商,都會擁有無數粉絲,“但對商家來說,無論哪種業態,都必須不斷創新,用更好的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016年,全國首家24小時家樂福在上海開業。

“快”與“慢”之爭

然而,“創新”也是家樂福最受爭議的地方。

不論是便利店還是網上商城,或是購物中心,家樂福在中國的變革基本上是從2015年左右才開始發力的。在此之前,家樂福並無太大動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在中國的業績。

2010年,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佈的“中國連鎖百強榜”中,家樂福位列第7;到2013年,位次下滑到第10名;2014年-2016年,家樂福退出十強,一直維持在第11名的位置。

對於家樂福的轉型之路,業內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一種評價認為轉型太晚,很多業態已是紅海市場;另一種評價則認為,有了先發探路者的經驗與教訓,後發未必不是好事。

“我們必須承認,近年來家樂福在湖北的發展確實慢了些,這和湖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趨於飽和的大賣場業態有很大關係。”郭耐安說,作為一家大型跨國公司,在作出一項重大決策時,不可能像一些小公司那樣不斷試錯,“我們必須考慮到發展的可持續性”。

好在,家樂福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正在加大轉型的力度。在回答《支點》記者提出的“給家樂福湖北的表現打多少分”的問題時,郭耐安想了好一會兒,才說:“家樂福落地湖北快20年了。頭一個10年,我認為可以打90分,因為各項業務發展得比較快,大賣場模式還引領了武漢商業;另一個10年,因各種原因發展得慢了些,可以打85分吧。我期望,隨著我們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未來家樂福的得分會更高一些。”

在郭耐安辦公桌背後的牆上,掛著一幅特製的武漢地圖,上面標滿了各個商家在武漢的分佈圖,既包括大賣場,也包括商業綜合體。在這幅地圖中,家樂福“圈佔”的市場不算太大。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看到記者注意到這幅地圖,郭耐安笑著解釋。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下家樂福更應該將“知己”作為重點——多從自己身上尋求突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