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普洱茶發燒友怎麼理解 “苦底”和“澀底”

多年的茶山實戰經驗和經歷,

請大家要相信, 好茶葉一定是源於工藝和生態。 ”

——非著名茶人陳曉雷

何為苦澀?

在普洱茶行業有一個概念:“猛海苦,

臨滄澀, 思茅淡“。 不同茶區、地域、品種、季節、時令, 毛茶採摘加工習慣等, 使茶菁特徵, 或風格, 有了不同。 猛海茶的特徵之一, "略帶苦底, 良好的協調性"。 猛海茶, 苦澀味的協調性是好的, 滋味濃, 苦澀具佳, 但苦味稍占上風, 在口腔裡的餘味是苦為主, 即通俗說的猛海茶是"苦底茶"。 猛海茶又以布朗山的茶葉苦底更重一些, 老曼娥、曼興龍、老班章和吉良等都是以苦底著稱的茶葉。

苦底茶和澀底茶的轉化能力

老茶友會發現, 苦底茶在長年存放之後, 茶葉的苦感會慢慢降低, 回甜的速度和甜感越來越強。 但澀底茶葉的澀感退的比較慢, 存放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茶葉任然較澀, 在品飲時收斂性依然很強, 兩頰會很不舒服。 所以一般認為苦底茶比澀底茶更具有後期轉化的潛力。

為什麼我的茶葉越放越苦, 越放越澀?

很多茶友說我的茶葉在放置了幾年之後苦感反而更重了, 澀感也越來越重了, 這是為什麼?這極可能是由於的茶葉工藝上出了問題。 如果普洱茶是按照滇青的工藝製作的, 全程低溫制程, 那麼這樣的茶葉在初期品飲時苦澀感比滇綠要稍重一些, 但是後期轉化能力是很好的, 通過存放之後, 苦澀感會慢慢減弱, 口感變得越來越醇和好喝。

而滇綠最初的口感是又香又甜, 苦澀感較低, 為很多人所接受, 也有很多不良商家將滇綠壓制成餅, 滇綠不屬於普洱茶範疇。 這種茶葉因為茶葉中的活性物質如酵素酶等被完全殺死, 不具備後期轉化越陳越香的特性, 就會存在長期存放後的苦感、澀感變重的狀況, 所以滇綠和滇青在初期品飲和存放後品飲的口感恰好相反。

這也就是為什麼茶葉越放越苦, 越放越澀的原因了。

雲南普洱茶人陳曉雷推薦——茶藝師董董個人號:sxc39999

更多專業的普洱茶沖泡和品鑒方法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