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成拳名家王鐵成先生談推手的來龍去脈

中國傳統武術, 以明清兩朝最為鼎盛。 當時民間練拳習武者眾多, 流行稱之為"摟身短打或貼身靠"的武藝。

明末清初年間, 朝廷為了抗擊倭寇騷擾邊民,

訓練士兵上陣殺敵。 但訓練中, 在沒有護具的情況下又極易造成士兵互相之間的傷害。 因此, 為了達到既要提高士兵的武藝, 又要避免士兵傷害的效果。 於是, 推手這一訓練方法就產生了。

因此, 所謂推手,可以說是雙方在不帶護具的情況下, 訓練實搏的一種功法。

推手, 這一訓練項目, 幾乎各門各派, 各個拳種都有。 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如叫推手、搭手、盤手或叫聽勁的都有。

在推手的實操訓練中, 通常都是先搭手, 粘上點。 這是雙方較技的禮節。 而後雙方各用其所長以設法控對方。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形意拳、詠春拳都是先搭上手, 而後用技法攻擊對方, 但是先要粘上點, 在點上做文章, 不可以脫點或中斷點, 這屬於半搭半斷, 這是禮貌上的技藝切磋。

如果雙方完全離開點, 就稱之為斷手。 就屬於真正的實戰較量, 斷手無需搭手, 雙方一照面, 便可用所長進行攻擊。

簡言之, 推手是近距離的搏擊, 不可以中斷點。 而斷手則是斷開接觸點的遠距離的推手。

作者:王鐵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