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些字認出一個國家就獎勵10萬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 甲骨文的通讀能夠讓我們直接瞭解商代的王室、治理、政治、經濟、軍事、交通和科技以及重要事件,

所以研究甲骨文的意義非常重大, 目前比較公認的數字是甲骨文中共有4000-5000個單字, 已經釋讀出來的字大約有1500-2000個左右, 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有接近一半的甲骨文仍然沒有被破解, 2016年10月, 社科院委託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光明日報》上刊發了《關於徵集評選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的獎勵公告》, 並“對破譯未釋讀甲骨文並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 單字獎勵10萬元;對存在爭議甲骨文作出新的r釋讀並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 單個字獎勵5萬元。 ”除此以外, “對破譯未釋讀甲骨文並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 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審核後,
可認定為承擔1項國家社科基金年度專案。 ”

但是, 想拿到這筆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想破解這些剩餘的甲骨文並非易事, 目前未識讀的部分大都是某個國名、族名、地名、人名、動物名、植物名、祭祀名, 它們大多對文意的影響都不是很大, 有的甚至是早已死亡的字。

另外對於一些字的釋義也存在一些爭論, 比如不和弜是前人早已釋讀出來的甲骨文, 而且一般大家認為二者沒有區別, 但甲骨文專家裘錫圭先生從它們出現的場合判斷出“不”在卜辭中表示“不會”, “勿”在卜辭中表示“不要”, 類似這樣的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研究成果, 國家也會給予獎勵。

甲骨文從發現現在已經研究了一百多年了, 比較常用的字都已經釋讀地差不多了, 而且得到了學術界的公認, 剩下的一些都是大家目前還完全不認識或者爭議教大的字。 比如最新的《新甲骨文編(增訂本)》仍然收錄了1224個未釋字作為附錄備查, 有買房缺首付的民間高手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這些字不但要認出並且有合理的解釋, 而且最好還要能夠與金文、簡帛、小篆、隸書等一直貫通下來, 這樣才才有說服力, 當然, 這也就更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