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方寸之間雕刻傳奇 小小印章書寫華夏文明

大眾網曲阜9月26日訊“印者,信也。 ”在古代, 印章用作取信之物, 時至今日, 印章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一直在延續, 這門“老手藝”也傳承了下來。

在儒家文化發源地曲阜魯城街道林前社區, 在一個叫做孔府印閣的老作坊裡,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雕篆精緻的“印章”從師傅們的手中誕生, 走向全國, 甚至遠銷海外。 有著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印章手藝在這個小村子裡星火傳承。

中國印(篆刻), 連同書法、繪畫、詩歌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藝術。 但關於中國印的起源, 幾千年來沒人能說得清楚。 最早的中國印是印璽, 始于夏商周時期。 直到西周, 印璽躋身于符節行列, 有了憑信的作用。 所以印章自古就是信義的象徵, 放在當下不僅可以為私人所用, 刻一方印章贈與友人更是可以禮信雙全。

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印章,在古時是一種誠信的憑證,雖然現在已不常用,但其所承載的文化含義卻一直在延續,印章成為一種藝術品被收藏。

1987年出生的張凱從老閣主父親手中接過這門手藝的薪火,成為篆刻印章的“守藝人”。 如今,孔府印閣的印章在網上有了更廣的銷售管道,年銷售可達400多萬枚。

今天, 第十一屆中國網路媒體濟寧行採訪團來到了這個全國最大的篆刻印石集散地——孔府印閣。 在孔府印閣的展示廳看到, 各種各樣的印章精緻玲瓏,根據原石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印閣的能工巧匠將其打磨得更加精美, 不少記者駐足停留拍照, 並向工作人員瞭解印章的製作流程。

做成一件印章成品,要經過切割、拋光、上蠟、印底篆刻等多道工序。 印閣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使是工藝最簡單的印章也要經過十多道工序的打磨,稍複雜的幾十道工序不止,而這麼多道工序,只有一道切割原石一道工序是由機器完成,其他工序都是依靠手工。

印章在當下已經不僅是一種憑信和符節這麼簡單了, 首先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 一代又一代的印人孜孜不倦地默默傳承, 使之經久不衰, 延續千年。 對於個人而言, 姓名印可以代替簽名成為一個人的代言。 閒章可以作為收藏品, 同時也是書畫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閣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拋開個人使用, 稍加留意也不難發現, 許多公司集團以及各種團體都會選擇使用印章作為自己的logo, 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就是一枚中國印, 足見印章在當代的影響力和作用。

”在不少中國人眼中, 印章代表著傳統文化, 在外國人眼中, 印章蘊含著神秘的東方氣息。

“雖然我們現在將印章的銷售拓展到了網上, 但傳統手藝的產業化並不等同於商品化,不能粗製濫造,而要精雕細琢,只有接續好傳統文化的薪火,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才能更好地保護傳統手藝。 ”孔府印閣的相關負責人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