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觀點|電動化促進物流行業轉型升級

有個形象的說法, 一個卡車就是一個客戶, 賓士的“車龍”就是公路運輸行業, 我國的公路運輸行業從開始發展到現在, 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1958年到1978年, 計劃經濟時代, 那個時候車沒有民用的, 只有公用。

第二階段是1979年到1991年, 經濟轉型時代, 大量的車輛通過各個省、市、地區的公司進行銷售。

第四個階段是2003年到現在, 是完善市場經濟時代, 在這個階段出現了大量的物流公司, 這個時候就是朵拉、快跑、降低運營成本。

物流行業效率化的提升, 是以物流為主線, 以車輛為載體, 眾多產業鏈服務介入,

行業生態更加節約化、多元化。

目前, 物流行業競爭加劇, 物流人以更開放的心態追求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物流解決方案, 主要體現在資料化、智慧化以及更加開放的姿態, 比如現在的區域型網路, 順豐、德邦就是全國網路型的物流企業。

基於互聯網趨勢, 車企型物流和貨主型物流成新的物流生態, 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對於車企來講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目前, 物流行業面臨的挑戰, 第一是車企必須要由以前通用化需求, 轉向私人定制化需求, 從車輛解決方案向物流解決方案轉變。 第二是資料化顯示客戶價值, 提升客戶運輸效率, 降低運營成本。 第三是車企需要承擔社會節能環保責任。

面對這些特點, 作為車企要用“五化”來應對。

多維度立體管道全面理解行業變革, 精准的對客戶進行定義, 分行業、分區域、分體系進行定義。 面對物流行業結構的越來越複雜, 貨運公司、石油供應鏈, 車企必須要嚴格細分。

我們把“五化”總結為定制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用化。

目前, 物流行業訴求有六個部分, 第一是生產效率或者出行率, 第二是經濟性, 第三是完好率, 第四是安全性, 第五是駕駛員效率, 第六是維修成本。 針對這六個方面各個廠家都要有所應對。

第一是定制化後市場, 如果要想物流行業的司機專心開車, 所有維修就要由企業來制訂完整的售後服務方案。 通過定制化管理量化過程指標, 為車隊改善提供依據, 為物流行業提供一些參數,

通過看匯流排, 描述車輛的平均油耗, 這樣就可以對司機駕駛習慣進行培訓。

第二是電動化, 主要是清潔能源。 商用車領域卡車以及輕卡純電動的新能源已經廣泛應用, 但是中重卡車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投入市場沒有量產化。 因為就長途運輸來講, 物流行業平均一個月一台車跑三萬公里, 一年接近四十萬公里, 最高已經跑到一個月五萬多公里。

假設車輛增加一百公斤, 一年按照四十萬公里算, 一噸公里算五毛錢, 這樣一百公斤的增量為客戶帶來負面價值是兩萬塊錢。 假設裝三百多度電, 不計算續航里程, 僅僅電池的重量超過兩噸, 甚至超過三噸, 這樣在物流行業裡的應用將大打折扣, 這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但並不是新能源在中重卡車就沒有應用的空間, 可以嘗試發展天然氣。 因為國家的能源結構, 天然氣比重越來越大。 也可通過發展燃料電池來解決, 不過這一切還有待於探討。

不過, 最重要的是要產品的綠色環保, 保證製造過程、設計過程、車輛使用過程, 都要做到環保。

第三是無人駕駛智能化。 智慧化在卡車裡面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是半自動駕駛階段, 主要是一些預警技術、影像技術和干預技術;第二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第三是達到最高階段, 就是人可以不干預, 包括編組、車輛輔助、主動行人保護等。

物流行業對於自動駕駛有很高的期待, 因為物流公司必須要配兩到三個司機, 假設以中等規模物流公司, 司機的雇請超過一萬人,

司機的駕照必須是A照的, 一個人的人工成本一年超過10萬元, 按照這個規模來算, 中等物流公司一年成本超過10個億, 所以中等物流公司期待把無人駕駛或者少人駕駛技術發展出來, 能夠減少人員的使用。 不過, 自動駕駛要得到國家的法律法規支持, 目前, 還在實驗過程當中。

第四個是網聯化。 主要是人、車、物流的環節, 三個環節要打通, 以車載移動終端為基礎, 通過三者的互聯, 為物流公司提供一些增值服務, 車載移動互聯網主要解決車與人的關係, 車內網主要解決設備廠家的聯繫, 包括司機行為的監控培訓等, 還有車與車、車與倉、車與貨, 這些連接都是物流公司現在急需的東西。 目前, 頂端的物流公司已經把三個環節打通了, 車企已經成為一個附屬。

最後是共用化。共用的高效率應用,有助於推動商用車降本增效。

總之,促進物流行業營運能力提升,使物流行業更高效、更便捷,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從而讓社會資源效率更高,提升社會綠色環保!

本文根據楊青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演講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車企已經成為一個附屬。

最後是共用化。共用的高效率應用,有助於推動商用車降本增效。

總之,促進物流行業營運能力提升,使物流行業更高效、更便捷,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從而讓社會資源效率更高,提升社會綠色環保!

本文根據楊青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演講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