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現金貸的資金來源於哪裡?

現金貸由於其增長迅猛, 業務規模比較龐大, 目前多家公司在海外上市, 引發市場關注, 許多人的著眼點還是風險。

現金貸我們定義為小額、短期、無抵押、不依賴於消費場景的貸款。 目前絕大多數的現金貸都是短期的, 三個月以內為最多, 有部分在半年到一年之間, 超過一年的就比較少, 而且往往都是拿平臺的自有資金放貸。

從額度來看, 大多額度都比較低, 比如現金巴士的額度就在1000元以下, 信而富在6000元以下, 用錢寶在5000元以下, 有些最高限額比較高, 比如手機貸是10000元, 有些還超過1萬元的額度, 根據借款者本人的資信情況給予貸款。

要判斷現金貸的風險, 主要看杠杆率。 現金貸的杠杆可以定義為兩類:一類是消費者的杠杆, 也就是消費者同一時間段累計借款跟其收入的對比。

現在市場上公認的現金貸客戶是三四五線城市白領, 進城務工者和工薪族等中低收入人群。 從上述額度來看, 基本是消費者一個月的收入, 或者略高。 如果是在校大學生這樣的無收入者, 現金貸的杠杆率顯然是放得過大, 這也許是監管層叫停校園網路貸款的原因之一。

當然作為消費者的杠杆率, 最危險的是多頭借貸, 以貸還貸, 這是平臺必須通過風控系統杜絕的, 網路借貸平臺和金融機構必須進行客戶信貸資料共用。 即使按照36%的利息計算,

如果還不起貸款, 利滾利, 就會讓一個消費者陷入高利貸深淵。 不過, 這種情況不會引致系統性風險, 但會引發社會事件, 這是現金貸平臺必須要警戒的。

更為重要的是現金貸平臺的杠杆率, 就是其信貸資產跟資本金的比率, 按照目前監管層的精神, 網貸平臺不能吸納存款, 只是一個資訊仲介。

從目前公開信息看, 現金貸資金來源主要是包括自有資金、信貸資產轉移、信託計畫、其他P2P平臺和一些傳統銀行的信貸資金等。 媒體關注的信託計畫, 這部分資金一般來源於大型企業和一些高淨值客戶, 因為有投資人數限制和額度限制, 屬於私募性質, 即使出現違約問題, 也在信託法律框架內解決, 很難影響到社會層面。

儘管銀行手裡有信貸資產, 但是如果這些信貸資產出現違約, 銀行就要承擔風險。 而且ABS的利率也不低, 因為要給律師會計師等仲介費, 年化利率在9%以上。

P2P網貸也是現金貸資金來源的重要方面, 據業內透露, P2P的資金成本大約在12%以上, 這部分資金成本非常高。 P2P的資金如果進入現金貸, 資金沒有直接進入實體經濟, 而是在此經過互金平臺倒手, 相當於徒然放大了資金成本, 類似于最近幾年金融業屢禁不止的頑疾——資金空轉。

另外更值得重視的是傳統銀行的資金進入現金貸, 包括一些中小銀行的授信, 因為這些做法不合乎監管政策, 許多民營銀行、城商行的資金或直接或間接的進入互金平臺, 目前比較盛行的是所謂助貸模式,

表面上看起來風險由互金平臺扛著, 一旦風險發生, 平臺老闆逃之夭夭, 這個窟窿誰來補?已經超過1萬億的龐大規模, 沒有銀行資金的加入是難以想像的。

現金貸本身是一個比較好的金融產品, 未來的監管主基調應該是資訊及時透明, 杜絕銀行資金進入平臺, 壓低綜合利率到合理水準, 降低個人和平臺的杠杆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