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記者觀察:長期價值投資逐漸主導定增市場

再融資新政、減持新規的出臺已有數月, 定增市場的生態環境正在悄然重塑。 在市場逐步消化前期政策的影響之後, 定增市場近期顯現出逐步回暖的態勢。 諸多市場人士的共識在於, 定增市場的整體規模“下臺階”的同時, “擠出”的將是質地不佳的上市公司, 以及此前以簡單套利為主要盈利模式的資金。 基本面優質的上市公司和價值挖掘型投資者將受益于市場環境的變化。

近幾個月定增市場的回暖, 主要體現在大體量定增項目頻頻現身, 過會和拿到批文的定增項目數量穩步提升, 資金參與意願升溫,

養老金等長期資金涉足部分專案。 種種跡象顯示, 在引導資金脫虛入實、鼓勵產業整合與升級的政策大環境下, 定增市場正由陣痛期進入平穩期, 並向著更為理性的方向“進化”。

一方面, 以往定增專案品質參差不齊的狀況有所改善, 一些存在瑕疵的項目遭到市場“淘汰”, 而優質企業的融資需求並未受新規太大影響。 隨著定增市場投資文化趨於理性, 諸多機構投資者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了投資策略, 加強了標的甄選工作, 市場對於上市公司的“篩選機制”正在顯現越來越大的作用。 這直接表現在, 優質公司能夠順利完成定增, 但同時也有一些公司被迫終止定增。 近期, 在定增市場整體回暖的態勢下,

亦不乏這樣的案例, 有公司是因為沒有收到有效的申購報價而被迫終止, 更多公司則是主動“知難而退”, 表態由於再融資監管政策、資本市場環境和融資時機等因素發生了較大變化, 綜合考慮內外部各種因素主動選擇終止。

另一方面, 參與定增的資金性質正趨於長期化, 這類偏長期屬性的資金更為注重價值投資。 從投資者的視角來看, 發行期首日定價限定了定增折價率的上限空間, 減持新規下定增項目鎖定期實際上變長, 這意味著不能追逐短期熱點, 只有堅持價值投資, 挖掘真正的優質項目, 才有可能創造出超額收益。 換個角度看, 目前折價率對於定增收益率的貢獻趨於穩定, 定增資產對折價套利資金的吸引力減弱,

最終參與的資金越來越有長期化的趨勢, 投資者結構正在自然更新。 長期化的資金更多立足於挖掘公司長期價值, 也反過來推動了市場向更理性的方向發展。

從當前的定增投資策略來看, 由於高折價帶來高安全墊的套利時代不復存在, 定增收益來源中α和β收益重要性提升, 目前投資者的思路基本轉向在整體市場估值合理的區域, 佈局具備增長潛力的標的, 通過深度挖掘個股阿爾法和一定的擇時來增加定增投資的收益, 並以此抵禦市場的風險。 而其中最為重要的無疑是精選長期價值標的來獲取阿爾法。 可以預期的是, 在未來一段時間裡, 這將成為定增投資的主流策略。 投資者將更加依託於公司基本面與內生增長能力,

更注重企業中長期競爭格局與核心競爭力優勢, 來篩選具有超額收益潛質的優質項目。

總體而言, 隨著定增市場趨於平穩, 中短期來看, 定增市場規模仍可能呈收縮態勢, 很難恢復到2016年那樣的盛況。 長期來看, 有望加速資本市場再融資主體的優勝劣汰, 基本面優質的上市公司和具備主動管理能力的機構投資者將深度受益。 未來的定增市場將成為長期價值投資者的主場。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