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餐企死因詳盡解析,想活下來要革自己的命

餐飲業是最熱門的創業門類, 但對大多數創業的餐營者來說卻是“夢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國家統計局去年發佈的資料顯示:飲業的月倒閉率高達10%, 年複合倒閉率超100%。

目前餐飲業正常淘汰率超70%接近80%, 創業餐營者絕大部分在一年內陣亡——餐飲業已成為所有創業中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行業了。 商院羅列餐企死因並做詳解, 即便不能成為餐營者們的活命寶典, 也能為大家多些思考和警示。

小餐企死因詳解

死因一:餐飲創業潮讓市場供大於求

為何選擇餐飲創業, 答案無外乎如下三點:1、餐飲現在比較火, 且屬於剛需民生行業, 消費需求大;2、我是個吃貨所以熱愛餐飲;3、餐飲入行資本金不大, 十幾萬或者幾十萬似乎都可以。 因為大家都這麼想, 便造成了過剩。

死因二:最聰明的人進入餐飲業, 競爭加劇

在商院採訪過的知名創業餐營者中, 絕大部分都有優異的背景:比如,

Primo 1和Top Chef的老闆薛哲君, 在日本學習工作多年的資深大廚;Scarpetta的老闆John, 美國長大、出身投行, 原是在雷曼兄弟工作的金融界小開;共和京品的老闆Berry, 美國長大, 很早開始折騰創業專案, 曾任米其林三星餐廳Jean-Georges行政副廚;La Fantasia的老闆葉衛, 世廚聯國際裁判、甜品世界排名第六, 曾任多家五星級酒店甜品主廚。

越來越多的三高人群加入餐飲創業, 高智商, 審時度勢、懂商業模式設計;高情商, 懂消費心理、懂管理;高審美, 懂時尚、有情懷。 想要和以上那些打不贏的物種競爭, 沒兩把刷子死很慘。

死因三:餐飲業涉及環節多, 步步驚心

隨便數數, 餐飲業就涉及商業地產(選址)、市場(品牌調性、客群精准定位)、設計(店鋪環境、網站、功能表等設計)、行銷(廣告、話題度)、供應鏈(關於食材品質與安全的炸彈)、後廚(研發新品)、前廳(服務品質)……

死因四:房租和人工成本高居不下, 同質化導致低價競爭

中國飯店協會發佈的《2016年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指出:餐飲成本中, 物業租金、人力、原材料仍是持續增加的態勢,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貴”字。

有外婆家、綠茶這類高比格低客單價的強勢品牌, 宜家、MUJI這種從其他行業殺過來的程咬金, 大眾點評、美團、餓了麼等擠壓餐企利潤, 若餐飲本身無甚特色, 同質化必伴隨價格戰。

死因五:現在的顧客越來越難討好啦

時代在進步, 顧客在成長, 尤其是千禧一代(8090後)特別難對付。

他們出生在中國經濟繁榮的時代, 從小不缺吃少穿;受教育程度高, 很多都有海外留學、工作、旅行的經歷,

見多識廣;和互聯網一起成長, 看多了美劇英劇日劇韓劇裡精緻優雅的生活方式……這些特點造就了他們極其重視顏值和情懷, 眼界很高、不易打動, 沒點特質他們根本不鳥。

想要活下來, 怎麼破~

《白夜行》裡的亮司和雪穗為什麼活得那麼堅強?東野圭吾大師說了:因為他們沒有別的生存道路, 不會迷茫。 各位餐營者請學學亮司和雪穗這樣決絕的勁頭。

最重要的就是客群定位

“大而全”已是昨日黃花, “精准行銷”才是當下必須, 這就是時代你反抗不了, 如同智慧手機取代磚頭諾基亞, 數碼相機取代膠片相機一樣。

餐營者們問下自己:我的餐廳開給誰?我的顧客是一群怎樣的人?為Ta們的年齡、收入、個性特質、興趣愛好、生活方式……貼上關鍵字,

總結出清晰描述。 這在心理學上叫“側寫”, 反復說了太多次, 自己都覺得祥林嫂囧RZ。

舉個栗子, 家居業的Harbor House。 其風格就是典型的美國西海岸鄉村風格, 大氣、優雅、沉穩、極具品質感, 受眾群就是熱愛生活、崇尚自然、講究品味, 不喜歡追潮流但特別愛經典的7080後年輕中產階級。去HH的店鋪逛一下就會發現,店鋪BGM是爵士樂,為什麼不是交響不是R&M?因為HH的忠實粉絲基本也都是爵士樂粉絲,這就是內在關聯性。

客群定位精准其餘的因素——選址、設計、菜品等等才是延伸。

顏值啊啊啊啊啊!

又一個老調重彈N遍的問題,反復強調心太累。王爾德都說了:只有淺薄之輩才不會以貌取人呢。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美可以吸引目光、產生好感、突出重圍;美也可以讓吃飯必拍照曬的千禧一代主動在社交網路分享推廣。

創新才能避免掉進同質化的大坑

中國很多女演員都去做了網紅套餐:壽星公額頭、葡萄眼、錐子下巴,再加上發麵饅頭一樣的腫脹感,最後都變成了蔡明老師。還有王思聰的前女友們,照片排在一起可以玩連連看。同質化和網紅臉是近義詞。

餐飲的同質化簡單理解為“超強可替代性”:店鋪調性、裝修設計、菜品口味、服務、體驗等等軟硬體與別家餐廳沒啥不同,選你家和別家沒什麼區別。

想要有特質不掉進同質化的大坑,就要有自己的審美和想法,不盲目跟風不斷創新求變風。美國華裔大廚蔡明昊的藍姜餐廳餐單經常更新,平均每隔10天餐單就換一次,除了保留餐廳的幾道招牌菜外總能不斷添加新菜,從不讓餐單重複。

餐飲業抄起來很快,某個單品紅了立馬鋪天蓋地都是。跟著人家後面走永遠都是被動的照虎畫貓,不斷研發新品、推陳出新,別人愛抄不抄咯~

服務細節化

服務向日本人學習:日本商業尺度唯一的標準是人——對人的尊重和關注,站在顧客角度為之考慮,細心、周到、溫暖、熱情但充滿界限感。

保持微笑,耐心解答諮詢不住點頭聆聽,每個環節服務人員都保持高度的專業感,但也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會有打擾或不適。若客人有抱怨都會真誠地道歉,並且耐心地幫客人處理問題,絕不甩鍋踢皮球。提供手機充電器、邦迪、大冬天在前臺放暖寶寶讓客人自取,這些細節都超加分的。

數位化時代的ERP趨勢

“熊貓速食”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中式速食,已開遍美國47個州,每年營收超過20億美元,不斷在美國“開疆拓土”。

熊貓速食的創始人程正昌將很難標準化的中式菜肴標準化。菜品原料預先加工再由配送公司送到各個分店,所有調料都按配方事先備好。

當熊貓的門店越開越多,程正昌的太太老闆娘蔣佩琪身為電子工程學博士,便預見到熊貓需要一個系統,讓點餐更方便、讓熊貓更好地瞭解顧客喜歡什麼。蔣佩琪親手了設計這個強大的ERP,除了讓點餐變得簡單、門店間還可以互相分享資訊,大資料可以分析出顧客喜歡的菜品,預估銷售和匹配訂貨需求,還能算出當天的浪費量。憑藉這一系統,隨便一個實習生,2個月就能獨自打理門店。ERP對熊貓餐廳的運營、財務、供應鏈來了180度的技術提升。

昨天票圈被招行廣告刷了屏,我們的重點比較歪:長這麼大自理能力基本為零,燒個番茄炒蛋不會用下廚房APP、度娘,就這樣的學習能力留個毛線的學啊,還好意思半夜吵醒爹媽???(黑人問號臉.jpg)

餐營者們別學那廣告裡的熊孩子,多多瞭解商業地產、市場、設計這些事關餐飲的相關業態,關注下時裝周、最新美劇日劇啟發靈感、與時俱進,多看多想多思考。

世道確實是越來越險惡了,加上餐飲本來就是個勤行,倦怠不得,像廣告裡那熊孩子就等著陣亡吧。

不喜歡追潮流但特別愛經典的7080後年輕中產階級。去HH的店鋪逛一下就會發現,店鋪BGM是爵士樂,為什麼不是交響不是R&M?因為HH的忠實粉絲基本也都是爵士樂粉絲,這就是內在關聯性。

客群定位精准其餘的因素——選址、設計、菜品等等才是延伸。

顏值啊啊啊啊啊!

又一個老調重彈N遍的問題,反復強調心太累。王爾德都說了:只有淺薄之輩才不會以貌取人呢。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美可以吸引目光、產生好感、突出重圍;美也可以讓吃飯必拍照曬的千禧一代主動在社交網路分享推廣。

創新才能避免掉進同質化的大坑

中國很多女演員都去做了網紅套餐:壽星公額頭、葡萄眼、錐子下巴,再加上發麵饅頭一樣的腫脹感,最後都變成了蔡明老師。還有王思聰的前女友們,照片排在一起可以玩連連看。同質化和網紅臉是近義詞。

餐飲的同質化簡單理解為“超強可替代性”:店鋪調性、裝修設計、菜品口味、服務、體驗等等軟硬體與別家餐廳沒啥不同,選你家和別家沒什麼區別。

想要有特質不掉進同質化的大坑,就要有自己的審美和想法,不盲目跟風不斷創新求變風。美國華裔大廚蔡明昊的藍姜餐廳餐單經常更新,平均每隔10天餐單就換一次,除了保留餐廳的幾道招牌菜外總能不斷添加新菜,從不讓餐單重複。

餐飲業抄起來很快,某個單品紅了立馬鋪天蓋地都是。跟著人家後面走永遠都是被動的照虎畫貓,不斷研發新品、推陳出新,別人愛抄不抄咯~

服務細節化

服務向日本人學習:日本商業尺度唯一的標準是人——對人的尊重和關注,站在顧客角度為之考慮,細心、周到、溫暖、熱情但充滿界限感。

保持微笑,耐心解答諮詢不住點頭聆聽,每個環節服務人員都保持高度的專業感,但也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會有打擾或不適。若客人有抱怨都會真誠地道歉,並且耐心地幫客人處理問題,絕不甩鍋踢皮球。提供手機充電器、邦迪、大冬天在前臺放暖寶寶讓客人自取,這些細節都超加分的。

數位化時代的ERP趨勢

“熊貓速食”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中式速食,已開遍美國47個州,每年營收超過20億美元,不斷在美國“開疆拓土”。

熊貓速食的創始人程正昌將很難標準化的中式菜肴標準化。菜品原料預先加工再由配送公司送到各個分店,所有調料都按配方事先備好。

當熊貓的門店越開越多,程正昌的太太老闆娘蔣佩琪身為電子工程學博士,便預見到熊貓需要一個系統,讓點餐更方便、讓熊貓更好地瞭解顧客喜歡什麼。蔣佩琪親手了設計這個強大的ERP,除了讓點餐變得簡單、門店間還可以互相分享資訊,大資料可以分析出顧客喜歡的菜品,預估銷售和匹配訂貨需求,還能算出當天的浪費量。憑藉這一系統,隨便一個實習生,2個月就能獨自打理門店。ERP對熊貓餐廳的運營、財務、供應鏈來了180度的技術提升。

昨天票圈被招行廣告刷了屏,我們的重點比較歪:長這麼大自理能力基本為零,燒個番茄炒蛋不會用下廚房APP、度娘,就這樣的學習能力留個毛線的學啊,還好意思半夜吵醒爹媽???(黑人問號臉.jpg)

餐營者們別學那廣告裡的熊孩子,多多瞭解商業地產、市場、設計這些事關餐飲的相關業態,關注下時裝周、最新美劇日劇啟發靈感、與時俱進,多看多想多思考。

世道確實是越來越險惡了,加上餐飲本來就是個勤行,倦怠不得,像廣告裡那熊孩子就等著陣亡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