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當E級不再賓士/5系不再寶馬 你可能需要一輛CT6

從凱迪拉克CT6駕駛席下來的一刻, 意味著我完成了對所有這個級別, 主流豪華轎車的測試。 開過了這麼多中大型豪華轎車, CT6給我留下印象不是最深刻的, 但我對它的綜合評價卻不低, 我敢肯定不是因為那全系9萬元起的現金優惠。

有一句“古訓”我從兒時便印在腦海裡——“坐賓士, 開寶馬”。 雖說聽上去只是坊間的口語, 但仔細想想卻不無道理。 在那個年代的賓士、寶馬, W140和E39, 它們呈現的性格就是迥異的。

W140的氣定神閑、閒庭信步, 和E39的血氣方剛、剛柔並濟, 是那個時候國人對賓士和寶馬最初步也最形象的認知。

現時就不一樣了, 汽車變得趨向同質化, 或者說, 你我間都擁有了相似的性格, 現在的賓士也能夠是很運動的, 而寶馬, 它卻不一定很好開。

大家都變得無所不能, 而面面俱到的背後, 很可能是索然無味, 最能夠體現差異化的, 也就只是設計這類比較表像的東西。

稱W212為末代貴族, 其實一點也不言過。 雖說車廂內部並不絢爛並不璀璨, 少了高調的炫技, 卻注重著篤實穩重, 尤其是乘坐起來,

至少還能配得上“坐賓士”一說。

新一代E級, V213, 進入車內猶如置身麗思卡爾頓行政套房中, 坐擁維港的醉人夜色, 但那也是出於視覺效果的華麗, 實際乘坐感受, 竟然比不過老一代的賓士汽車。

凱迪拉克CT6作為這個級別的後來者, 同作為新時代的產物, 它卻沒有弄丟美式豪華傳承下來的那種舒適。 每張座椅都寬大而且厚實, 在表面皮質和內部發泡上, 感受得出來是很典型的老美風格, 不惜成本讓你能懶懶地坐在上頭。

CT6的車長達到5179mm,軸距為3109mm,無論是哪項資料,都比現如今的5系長軸、E級長軸具有不小優勢,所以它無需緊張自己的後排空間。它能把座椅的坐墊做得足夠長,畢竟腿部空間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老美的豪華,所謂講究又不講究,林肯做得稍好,但凱迪拉克確實是很能佐證這點,這和國產不國產並無太大關聯。

CT6捨得用一整塊柔軟細膩的皮革去覆蓋中控台或門板內側,但卻又能夠把座椅調節按鍵、杯架/扶手箱開啟機構什麼的做得有點松垮,急加速下的細微共振或是異響,總是陰魂不散,細節上也許會讓這個級別車型的消費者頗有微詞。

車輛啟動後,等待一段寫意的英文出現,然後等中控CUE開啟,我發現對於一款豪華行政級座駕來說,凱迪拉克CT6的多媒體系統介面有點隨意了,畫面精細度和UI都算不上太好。

不過別揪著細節不放,行走起來的質感,CT6還是能讓人信服。通用系的產品總能把底盤做得很扎實,邁銳寶、君越都是不錯的例子,在凱迪拉克CT6上,底盤穩重的同時又避免了拙劣。

坐在CT6的後排,你能夠穩穩當當地欣賞一部電影,或者是踏踏實實睡上一覺,震動和噪音都不足以成為驚擾你的因素,畢竟有四門雙層隔音玻璃,以及每秒能做出1000次調整的MRC電磁懸架在。

座椅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很“資本主義”的是,在CT6上,前後四張椅子都是帶有加熱、通風、按摩和電動調節的,有點過分了啊......

像前面說的E級換代後性格發生變化,5系又何嘗不是?如履平地的底盤,不再犀利的方向感,以及比賓士還要舒服的座椅,實在是不太能激發我的駕控欲望。

如今買中大型豪華車的,都不大可能請司機了,一個是車子變得便宜了,其次是,司機的薪水比你養車的錢還要貴得多,除非再往上走一個級別車型的消費者吧,例如賓士S或者寶馬7系。

至於CT6,它比較特別,按照尺寸來看,它比較接近大型豪華轎車,但售價上,其實它和E級、5系處在同一區間。我認為無論坐還是開,它都合適,當然了要是自己開的話,它也不會讓你失望。

同樣來自美式的豪華,林肯CONTINENTAL的表現會更典型一些,開車如開船這是最恰當的比喻,不太靈活的操控,以及隨著路面浮浮沉沉的懸架,似乎會更適合有了一定歲數的買家。

CT6不一樣,它車身雖大,但開起來感覺卻不笨重,2.0T發動機以縱置佈局躺在發動機艙中,塔頂旁的兩根加強筋看上去像是在囚禁著這頭“野獸”。

276Ps的最大馬力和400N·m的最大扭矩,似乎無時無刻不在等待我發號施令,只要有求就必應,動力回應基本上做到了隨傳隨到,而且主觀感受上,要比變得更注重舒適的這一代寶馬5系更加帶勁。

兩者明顯差異體現在變速器上,雖說都是8AT,但ZF供貨和寶馬調校這個黃金配合至今還是難以有人超越,總的來說兩者表現都足夠平順,但5系的升擋會完成得更加神不知鬼不覺,積極也更細膩。

除此以外,在路感回饋和轉向質感上,我都是更喜愛這輛CT6的。除了前文提到的MRC電磁懸架,CT6還配備了ARS主動後輪轉向系統,後輪轉向角最大達正負3.5度,原地打輪的情況下也能觀察得出來後輪之變化。這兩樣裝備都是為了在硬體上,讓CT6兼具舒適和操控性。

對於駕駛,CT6已經展現得足夠精彩,只不過一直讓我耿耿於懷的是,如果方向盤能做得跟5系一樣,握感厚實,造型性感,那就再好不過了。

也挺遺憾的,這回測試的是2.0T而非3.0T車型,後者的發動機是通用為CT6量身打造,405Ps最大馬力能夠讓它輕鬆在5秒出頭破百,代號8L90的變速器來自Corvette Stingray與Z06,讓一輛豪華旗艦轎車配上一套“大後超”的動力硬體,挺有意思。

CT6的車長達到5179mm,軸距為3109mm,無論是哪項資料,都比現如今的5系長軸、E級長軸具有不小優勢,所以它無需緊張自己的後排空間。它能把座椅的坐墊做得足夠長,畢竟腿部空間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老美的豪華,所謂講究又不講究,林肯做得稍好,但凱迪拉克確實是很能佐證這點,這和國產不國產並無太大關聯。

CT6捨得用一整塊柔軟細膩的皮革去覆蓋中控台或門板內側,但卻又能夠把座椅調節按鍵、杯架/扶手箱開啟機構什麼的做得有點松垮,急加速下的細微共振或是異響,總是陰魂不散,細節上也許會讓這個級別車型的消費者頗有微詞。

車輛啟動後,等待一段寫意的英文出現,然後等中控CUE開啟,我發現對於一款豪華行政級座駕來說,凱迪拉克CT6的多媒體系統介面有點隨意了,畫面精細度和UI都算不上太好。

不過別揪著細節不放,行走起來的質感,CT6還是能讓人信服。通用系的產品總能把底盤做得很扎實,邁銳寶、君越都是不錯的例子,在凱迪拉克CT6上,底盤穩重的同時又避免了拙劣。

坐在CT6的後排,你能夠穩穩當當地欣賞一部電影,或者是踏踏實實睡上一覺,震動和噪音都不足以成為驚擾你的因素,畢竟有四門雙層隔音玻璃,以及每秒能做出1000次調整的MRC電磁懸架在。

座椅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很“資本主義”的是,在CT6上,前後四張椅子都是帶有加熱、通風、按摩和電動調節的,有點過分了啊......

像前面說的E級換代後性格發生變化,5系又何嘗不是?如履平地的底盤,不再犀利的方向感,以及比賓士還要舒服的座椅,實在是不太能激發我的駕控欲望。

如今買中大型豪華車的,都不大可能請司機了,一個是車子變得便宜了,其次是,司機的薪水比你養車的錢還要貴得多,除非再往上走一個級別車型的消費者吧,例如賓士S或者寶馬7系。

至於CT6,它比較特別,按照尺寸來看,它比較接近大型豪華轎車,但售價上,其實它和E級、5系處在同一區間。我認為無論坐還是開,它都合適,當然了要是自己開的話,它也不會讓你失望。

同樣來自美式的豪華,林肯CONTINENTAL的表現會更典型一些,開車如開船這是最恰當的比喻,不太靈活的操控,以及隨著路面浮浮沉沉的懸架,似乎會更適合有了一定歲數的買家。

CT6不一樣,它車身雖大,但開起來感覺卻不笨重,2.0T發動機以縱置佈局躺在發動機艙中,塔頂旁的兩根加強筋看上去像是在囚禁著這頭“野獸”。

276Ps的最大馬力和400N·m的最大扭矩,似乎無時無刻不在等待我發號施令,只要有求就必應,動力回應基本上做到了隨傳隨到,而且主觀感受上,要比變得更注重舒適的這一代寶馬5系更加帶勁。

兩者明顯差異體現在變速器上,雖說都是8AT,但ZF供貨和寶馬調校這個黃金配合至今還是難以有人超越,總的來說兩者表現都足夠平順,但5系的升擋會完成得更加神不知鬼不覺,積極也更細膩。

除此以外,在路感回饋和轉向質感上,我都是更喜愛這輛CT6的。除了前文提到的MRC電磁懸架,CT6還配備了ARS主動後輪轉向系統,後輪轉向角最大達正負3.5度,原地打輪的情況下也能觀察得出來後輪之變化。這兩樣裝備都是為了在硬體上,讓CT6兼具舒適和操控性。

對於駕駛,CT6已經展現得足夠精彩,只不過一直讓我耿耿於懷的是,如果方向盤能做得跟5系一樣,握感厚實,造型性感,那就再好不過了。

也挺遺憾的,這回測試的是2.0T而非3.0T車型,後者的發動機是通用為CT6量身打造,405Ps最大馬力能夠讓它輕鬆在5秒出頭破百,代號8L90的變速器來自Corvette Stingray與Z06,讓一輛豪華旗艦轎車配上一套“大後超”的動力硬體,挺有意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