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解碼菜鳥速度:新零售的進擊與全球化的野望

在11月2日公佈今年第二財季報告前夕, 阿裡的股價已經連續三周飆升, 其間一度超過亞馬遜, 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電商企業。 美國財經網站Investopedia直言, 對於阿裡巴巴的股票, “任何時候買入都不晚。 ”

業績和市值節節上升, “天貓速度”應記一功。 作為核心電商業務, 天貓的交易額在體量巨大的基礎上仍保持著驚人的增長速度, 物流上則需要歸功於菜鳥網路的突破。 從早年的“江浙滬包郵”, 進化到如今最快30分鐘送達, 菜鳥成為天貓提速的支點, 甚至朝著“全國任何地方24小時達”的目標邁進。

今年天貓雙11是阿裡提出“五新”後第一個雙11,

是新商業力量的大檢閱和全球化的大協同—海內外超100萬商家、52大核心商圈、近10萬智慧門店、60萬家零售小店、5萬家金牌小店、4000家天貓小店以及3萬村淘點全部納入到雙11中, 從運營、支付到物流, 所有的合作夥伴在這一天自發形成共振。

按照往年規律, 天貓雙11的峰值都將在未來幾年內成為社會常態, 同樣, 雙11也是對快遞服務的又一次重要檢驗, 每年中國快遞行業都在考驗中完成升級。

在新零售時代, 通過智慧物流, 菜鳥引領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物流大提速革新—依靠科技力量和互聯網, 賦能傳統物流;重視平臺開放性, 通過社會大協作;建立智慧物流網路, 讓中西部、全球和東部一樣快。

新零售是“人、貨、場”的重構,

新物流也將通過智慧供應鏈、大資料演算法和自動化技術, 為人們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屆時, 全球消費者將見證一個嶄新的時代:經過大資料和商業鏈條的深度結合後, “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商品將以最快的速度送達每一位元用戶的手中。

大象奔跑

隨著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 中國的快遞業務量已經連續三年穩坐世界第一。 根據國家郵政局預計, 今年雙11期間郵政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將超過15億件, 比去年同期增長35%;最高日處理量可能達到3.4億件, 是日常處理量的3倍。

對於年交易額超過3萬億元的天貓而言, 在應對日均數千萬個包裹的同時還要考慮如何為配送提速, 畢竟如今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單純的價格戰,

而是包括物流快遞在內的用戶體驗。

這也是天貓近年來一直思考的重點:如何在成本和速度之間實現平衡?從組建成本來看, 如此龐大的體量需要承載的物流體系遠超可控範圍, 自建物流的管理和組織成本巨大, 不利於電商平臺的良性發展。 更重要的是, 與其繼續盲目重複建設, 倒不如盤活存量資源, 通過行業協同實現效率最大化。

這正是菜鳥網路誕生的重要原因。 成立之初, 菜鳥網路希望建立一張物流網路, 讓通過這個網路的任何商品實現全國24小時可達。 在馬雲的設想中, “菜鳥網路不能去做一個物流公司, 應該堅持做平臺, 做別人想做而做不了的事。 要始終記得是一個資料公司、一個互聯網公司。

”一個完整的智慧型網路, 既包括資料網路, 還要有一張物理的網路。 因為商家和合作夥伴沒有能力提前在全國分倉拿地, 也沒有能力運營, 阿裡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菜鳥就要讓商家在物流上不煩惱。

現在, 這張網路由看不見的大資料演算法和看得見的機器人組成。 借助大資料和智慧演算法, 天貓平臺上的大量商品可以首先根據消費趨勢, 提前在全國各地分倉布貨, 方便消費者的訂單可以從距離最近的倉庫發出。 這是前所未有的速度感知和提速方式:用戶還沒下單, 貨就到了身邊。

此外, 大資料還能感知到不同地區消費者的不同喜好, 以至於跨倉調貨的比例下降到10%以下, 庫存周轉天數下降了30%,

運輸成本下降了40%, 整條供應鏈模式被資料和演算法重塑。

另一方面, 隨著全球最大的超級機器人倉群今年在上海、天津、廣東、浙江等重點城市和物流樞紐的投入使用, 天貓物流的無人化程度將更進一步。 通過智慧演算法、自動化流水線、AGV機器人等黑科技, 機器人倉的的效率將得到質的躍升—過去一個揀貨員一天走六七萬步只能揀貨1000多件, 但在機器人的幫助下, 一個揀貨員一天只需要走兩三千步, 揀貨數量卻是原來的三倍多。

據菜鳥網路技術專家介紹楊開封介紹, 菜鳥的演算法將基於商品銷售的歷史資料, 把關聯商品存儲在一起, 在今年天貓雙11大促期間, 機器人也將基於演算法預測來工作, 商品會根據暢銷程度由機器人優先處理。

領跑生鮮電商

作為電商市場裡的最後一片藍海,生鮮長期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近年來眾多的創業公司闖入這一片開闊地,但大多鎩羽而歸。究其原因,是生鮮電商存在著巨大的挑戰性—從生鮮的採購、倉庫下沉到產地、冷鏈運輸、全國分倉,以及質檢、品控等增值服務,業內至今尚未探索出一套可行的專業的生鮮物流方案。

於是菜鳥主動擔起這個重任,將生鮮作為必須攻克的目標。具體到執行環節上,各個合作夥伴有著各自的定位和方向,但彼此間相互配合,形成天貓生鮮的全方位佈局。

作為物流配送的大腦中樞,菜鳥統領天貓所有的物流大資料。基於海量資料的統計和分析,菜鳥與合作夥伴實現協同合作,通過整合和調動冷鏈資源,把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在正確的時間放在正確的地方。

以易果生鮮為例,已是天貓實現“朝發夕食”的“隱形冠軍”。今年8月,易果生鮮獲得阿裡3億美元的D輪融資,正式被納入到天貓生態圈的戰略版圖中,旗下安鮮達的冷鏈物流能力是其獲得阿裡青睞的主要原因。目前安鮮達在全國11地有12個冷鏈物流基地,其全國訂單處理能力目前已達20萬單/日,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冷鏈宅配平臺。

得益于冷鏈建設的優勢,天貓甚至在生鮮物流已經實現“朝發夕食”的目標。以陽澄湖大閘蟹為例,為了在“次日達”的基礎上提升至“當日達”,安鮮達聯手EMS選址陽澄湖共建大閘蟹產地倉,通過每天多批次的即時攬收和分撥流轉,部分區域的消費者最快在下單的6小時內就可以收到當天從陽澄湖打撈起來的大閘蟹,真正實現“朝發夕食”。

盒馬鮮生是另一個廣被看好的新零售項目,它在城市即時物流方面,更新了消費者的極速體驗。這個以“30分鐘送到家”為目標的“新物種,”通過線下門店向線上引流方式完成逆向擴張,門店坪效達到同類店鋪的3-5倍。

這一成績背後,是線上線下實現真正融合和協同。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盒馬鮮生的後倉通過線上訂單的分散式演算法,能夠實現3分鐘揀選、3分鐘流轉、3分鐘包裝,大大縮短了運輸配送流程,從而實現從下單開始最快30分鐘內送到消費者家中的極致速度體驗。

新物流推動力

即使未來實現日均10億件快遞的配送,但也不代表物流已經走向終局。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如何打通線上線下一盤棋是菜鳥、物流快遞公司和品牌商的共同利益所在。

對於品牌商而言,為什麼要選擇將倉配運營交給菜鳥?事實上在菜鳥出現前,品牌商只能採取單倉或者多個區域分倉進行發貨,不過前者無法提高運輸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後者則需要品牌商在全國各地尋找代理商,難以實現動態的補給調動。

因此,菜鳥以自建和合作等形式,建起了一張覆蓋全國的智慧倉儲網路,並且是統一作業標準、統一的作業系統、自動化、高效率的倉儲,這樣自然能夠得到品牌商的青睞。今年5月,雀巢就宣佈在未來將品牌旗艦店、天貓超市、農村淘寶、零售通等四大平臺的貨物整體打通、庫存共用,這意味著雀巢在阿裡系線上管道的貨物都將在菜鳥上實現統一佈局。

雀巢電商總監王雷表示,隨著資料打通,管道貨品會隨時根據市場需求統一調配。“我們希望通過全管道一盤貨的整合,構建新型的智慧供應鏈,這將成為雀巢打造未來新零售的基礎,雀巢的線上生意也會得到更大的推動力。”

他透露, 得益於全國的分倉體系,雀巢目前的大部分貨物均由本地倉或附近的中心倉發出,跨區域送出的商品不到10%,這使雀巢的運輸成本直接下降了40%。

除了線上線下貨源統一外,品牌商也希望聯合天貓,通過門店自提的方式,利用線下門店解決電商庫存不足的問題。目前包括優衣庫、馬克華菲等服裝品牌都加入到“線上下單、線下門店發貨”的新模式中,有商家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將自身訂單系統與菜鳥系統打通後,其天貓旗艦店可以將訂單發給距離最近的門店,再由菜鳥負責配送,最快可以實現3小時“極速達”,大大縮短了配送時間。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領跑生鮮電商

作為電商市場裡的最後一片藍海,生鮮長期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近年來眾多的創業公司闖入這一片開闊地,但大多鎩羽而歸。究其原因,是生鮮電商存在著巨大的挑戰性—從生鮮的採購、倉庫下沉到產地、冷鏈運輸、全國分倉,以及質檢、品控等增值服務,業內至今尚未探索出一套可行的專業的生鮮物流方案。

於是菜鳥主動擔起這個重任,將生鮮作為必須攻克的目標。具體到執行環節上,各個合作夥伴有著各自的定位和方向,但彼此間相互配合,形成天貓生鮮的全方位佈局。

作為物流配送的大腦中樞,菜鳥統領天貓所有的物流大資料。基於海量資料的統計和分析,菜鳥與合作夥伴實現協同合作,通過整合和調動冷鏈資源,把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在正確的時間放在正確的地方。

以易果生鮮為例,已是天貓實現“朝發夕食”的“隱形冠軍”。今年8月,易果生鮮獲得阿裡3億美元的D輪融資,正式被納入到天貓生態圈的戰略版圖中,旗下安鮮達的冷鏈物流能力是其獲得阿裡青睞的主要原因。目前安鮮達在全國11地有12個冷鏈物流基地,其全國訂單處理能力目前已達20萬單/日,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冷鏈宅配平臺。

得益于冷鏈建設的優勢,天貓甚至在生鮮物流已經實現“朝發夕食”的目標。以陽澄湖大閘蟹為例,為了在“次日達”的基礎上提升至“當日達”,安鮮達聯手EMS選址陽澄湖共建大閘蟹產地倉,通過每天多批次的即時攬收和分撥流轉,部分區域的消費者最快在下單的6小時內就可以收到當天從陽澄湖打撈起來的大閘蟹,真正實現“朝發夕食”。

盒馬鮮生是另一個廣被看好的新零售項目,它在城市即時物流方面,更新了消費者的極速體驗。這個以“30分鐘送到家”為目標的“新物種,”通過線下門店向線上引流方式完成逆向擴張,門店坪效達到同類店鋪的3-5倍。

這一成績背後,是線上線下實現真正融合和協同。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盒馬鮮生的後倉通過線上訂單的分散式演算法,能夠實現3分鐘揀選、3分鐘流轉、3分鐘包裝,大大縮短了運輸配送流程,從而實現從下單開始最快30分鐘內送到消費者家中的極致速度體驗。

新物流推動力

即使未來實現日均10億件快遞的配送,但也不代表物流已經走向終局。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如何打通線上線下一盤棋是菜鳥、物流快遞公司和品牌商的共同利益所在。

對於品牌商而言,為什麼要選擇將倉配運營交給菜鳥?事實上在菜鳥出現前,品牌商只能採取單倉或者多個區域分倉進行發貨,不過前者無法提高運輸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後者則需要品牌商在全國各地尋找代理商,難以實現動態的補給調動。

因此,菜鳥以自建和合作等形式,建起了一張覆蓋全國的智慧倉儲網路,並且是統一作業標準、統一的作業系統、自動化、高效率的倉儲,這樣自然能夠得到品牌商的青睞。今年5月,雀巢就宣佈在未來將品牌旗艦店、天貓超市、農村淘寶、零售通等四大平臺的貨物整體打通、庫存共用,這意味著雀巢在阿裡系線上管道的貨物都將在菜鳥上實現統一佈局。

雀巢電商總監王雷表示,隨著資料打通,管道貨品會隨時根據市場需求統一調配。“我們希望通過全管道一盤貨的整合,構建新型的智慧供應鏈,這將成為雀巢打造未來新零售的基礎,雀巢的線上生意也會得到更大的推動力。”

他透露, 得益於全國的分倉體系,雀巢目前的大部分貨物均由本地倉或附近的中心倉發出,跨區域送出的商品不到10%,這使雀巢的運輸成本直接下降了40%。

除了線上線下貨源統一外,品牌商也希望聯合天貓,通過門店自提的方式,利用線下門店解決電商庫存不足的問題。目前包括優衣庫、馬克華菲等服裝品牌都加入到“線上下單、線下門店發貨”的新模式中,有商家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將自身訂單系統與菜鳥系統打通後,其天貓旗艦店可以將訂單發給距離最近的門店,再由菜鳥負責配送,最快可以實現3小時“極速達”,大大縮短了配送時間。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