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漢印作業第103方:說說筆劃的收起筆

今天發佈漢印作業的第103方, 依然是西漢官印, 是這一方:

(漢印“渭成令印”)

渭成令印, 西漢官印, 2.3釐米見方, 老規矩, 臨刻時, 請選擇相應大小的石料,

儘量不要改變印面的大小, 保證盡可能還原。

因為這一方印之前浮水印上石時曾拿出來舉過例子, 今天重新拿出來當作業是因為他有這樣幾個特徵:

1、典型的西漢官印, 如“令”、“印”字末筆的小尾巴, 熟悉這些字法特徵, 對古印章斷代有好處。

2、雖是西漢官印, 在製作上又有方筆的採用(這多見於東漢), 因為具有較為突出的“收筆”筆劃特徵, 因此今天的這方作業要說一說漢印臨摹過程中每一根線條的起收筆。

印章上的文字, 首先是來源於書法, 因此書法篆刻密不可分, 而且有相互關聯的藝術特性, 那麼我們學習書法時, 從基本點畫學起, 為啥到了學習篆刻時, 卻忽略了基本點畫的練習呢。 要學習點畫, 首先就是起筆和收筆。

起筆三種形態:圓起、方起、尖起。

西漢官印的筆劃多是圓起的, 比如以前大量的作業中的筆劃, 任意拿出來一方, 這種圓筆很多, 這種起筆的線條, 視覺效果是飽滿有力, 比如昨天作業102方裡的這些圓起筆:

(漢印裡的圓起筆)

但也有少部分官印是方起的,

比如今天這一方。

(方起筆)

其實這種起筆方式多見於玉印和東漢時期的印章, 這種方式起筆的印章, 起筆如見刀鋒, 棱角分明, 給人清楚堅決的視覺感受。

後期的將軍印裡, 則還有大量的尖起筆印例, 如以前作業裡的這一方:

(尖起筆)

這種尖起筆給人空靈爽快的感覺。

臨印過程中, 仔細觀察原印, 在刻印之前, 某個線條如何起筆, 準備用何種刀法如何完成要有完整的想法, 上一方作業裡講過刀法的實際操作, 圓、方、尖起如何用不同的刀法準確完成, 這很重要。

同樣, 一方漢印的臨摹中, 還要考慮每一根線條的收筆方式,

大概也是這三種, 圓收、方收、尖收, 印例就不舉了。 總之, 要在臨摹動刀之前, 就想清楚了, 這一筆如何起, 如何收, 這兩個地方如何處理。

準確處理好這些起、收筆, 是準確描摹一根線條姿態的重要關節, 而以不同的刀法刻制完成達成相應的效果又是臨印錘煉刀法的一個重要練習點。 比如, 對於起、收筆, 你是選擇駐刀旋鋒的方法, 還是用線端留地補刀的方法, 抑或兩刀直接交匯的方法來完成呢, 達成的圓、方、尖效果完全不一樣, 圓、方自然不用多說, 尖收的直接交匯也要視交匯點不同而塑造不同的線條姿態。 當我們明白吳昌碩說的:“我只曉得用勁刻, 種種刀法方式, 沒有的。 ”這樣的話的原理後, 刀法其實如何完成不重要, 下面的刀法圖也全是廢話。但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這個起、收筆原印是什麼狀態,我們腦子裡要有概念:用什麼刀法可以準確刻畫出來。

(駐刀旋鋒的圓收)

所謂的駐刀旋鋒是在1、2雙刀刻完後刀角固定線上端旋轉刻出第三刀。完成線條末尾的圓轉。這個線條末尾的圓轉可是粗,可以細,全看原印線條的粗細和施刻是1、2兩刀之間的間距。

(線端留地補刀的方書)

所謂的線端留地補刀即在刻完1、2兩刀之後施刻第3刀時,留下駐刀刻第4刀、第5刀的餘地(一直強調,寧使刀不足,勿使刀有餘),再行補刻第4、5刀,第3刀達成的效果就是方收的效果。

(兩刀完成的尖收要看線條的交匯點形成的尖收)

以上這些簡單的示意圖其實完全沒必要再畫出來,如果你已經完成了前100方作業,這些根本就不是問題了。100方漢印下來,應當具備較好的控刀能力,在刀法上,要實現簡單的圓、方、尖,在達成上應當早就不是問題了,今天提出這個問題來,是強調對起、收筆的重視。如果刀法上還不純熟,加強訓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但一定要對線條的收起筆引起重視,即要對不同的線條特質有觀察力、有認知力、有意識的去追求,這是意識和想法的問題,而能不能完全完整地還原,是能力的問題。想法和能力存在的問題都解決了,就是進步,臨印的過程漫長而無趣,每天進步一點,日拱一卒的進步其實很扎實。

(【老李刻常】之209,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下面的刀法圖也全是廢話。但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這個起、收筆原印是什麼狀態,我們腦子裡要有概念:用什麼刀法可以準確刻畫出來。

(駐刀旋鋒的圓收)

所謂的駐刀旋鋒是在1、2雙刀刻完後刀角固定線上端旋轉刻出第三刀。完成線條末尾的圓轉。這個線條末尾的圓轉可是粗,可以細,全看原印線條的粗細和施刻是1、2兩刀之間的間距。

(線端留地補刀的方書)

所謂的線端留地補刀即在刻完1、2兩刀之後施刻第3刀時,留下駐刀刻第4刀、第5刀的餘地(一直強調,寧使刀不足,勿使刀有餘),再行補刻第4、5刀,第3刀達成的效果就是方收的效果。

(兩刀完成的尖收要看線條的交匯點形成的尖收)

以上這些簡單的示意圖其實完全沒必要再畫出來,如果你已經完成了前100方作業,這些根本就不是問題了。100方漢印下來,應當具備較好的控刀能力,在刀法上,要實現簡單的圓、方、尖,在達成上應當早就不是問題了,今天提出這個問題來,是強調對起、收筆的重視。如果刀法上還不純熟,加強訓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但一定要對線條的收起筆引起重視,即要對不同的線條特質有觀察力、有認知力、有意識的去追求,這是意識和想法的問題,而能不能完全完整地還原,是能力的問題。想法和能力存在的問題都解決了,就是進步,臨印的過程漫長而無趣,每天進步一點,日拱一卒的進步其實很扎實。

(【老李刻常】之209,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