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汽車人」新董事長張寶林的長安使命

“一代代長安人付諸努力將長安帶到了今天, 當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上時, 我們只能拿著接力棒拼命地奔跑。 ”張寶林說。 站在歷史與未來交匯的時刻,

對長安有著特殊的情感的張寶林再一次感受到肩上的擔子分量。 長安汽車進入“張寶林時代”, 這必定是一個進取的時代, 承擔著中國汽車人的責任、使命和夢想的時代。

◎ 《汽車人》記者 張敏

擁有155年歷史底蘊的長安汽車, 正在踏入創新和未來。

當這艘戰艦駛入“張寶林時代”, 她的新掌舵人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今年8月,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與中國一汽高層調整, 原長安汽車董事長徐留平北上一汽。 9月21日, 在中國兵裝系統工作近三十年的“老將”張寶林接棒長安汽車, 任董事長。

作為長安汽車負責人, 張寶林要統籌長安汽車研發、製造、行銷等各方面的發展, 為長安汽車未來發展方向做戰略抉擇, 推動長安汽車的產業變革。

如何帶領長安繼續奔跑, 是業界對這位新董事長的最大關注。 這也為他增添更多的責任與使命。 對於這個自己即將承擔重大責任的企業, 張寶林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是張寶林相當熟悉的工作。 2014年12月15日, 他從長安汽車總裁升任中國長安集團總裁, 在北京度過了三年時光。 在此之前的將近14年時間, 他在重慶長安汽車的生活“節奏快得像打武術, 一年要開600多個會, 最多的一天要開6個”。

汽車人傳媒社長兼總編輯李苗苗

專訪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

“一代代長安人付諸努力將長安帶到了今天, 當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上時, 我們只能拿著接力棒拼命地奔跑。 ”張寶林說。 10月17日下午, 北京市海澱區車道溝十號院的中國兵裝大廈, 張寶林接受了《汽車人》的獨家專訪, 這也是他履新後首次面對媒體。

深藍色西服, 金邊眼鏡, 同色系領帶, 歲月刻痕在張寶林身上並不明顯。

他面色紅潤, 只有思考時, 眉宇間或稍有皺紋。 而今, 站在歷史與未來交匯的時刻, 對長安有著特殊的情感的張寶林再一次感受到肩上的擔子分量。

長安汽車正處發展的關鍵時刻。 作為第一家中國品牌乘用車年產銷量突破百萬輛的企業, 長安汽車刷新了中國汽車業的發展記錄。 這不僅是長安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也堪稱中國汽車自主產業新的里程碑。

自主事業發展的巔峰, 意味更多挑戰。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競爭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長安汽車出現整體增速放緩, 甚至出現銷量下滑局面。 今年1-9月, 長安汽車累計銷售2058204輛, 同比下滑6.3%;其中長安品牌汽車銷量1211687輛, 同比下滑2.3%。 這源于長安汽車優化產品結構、致力品牌升級, 實現從低端向中高端轉型的陣痛期。

強烈的憂患意識,讓張寶林對於長安汽車未來有著敏銳的思考。品牌力不夠、體系能力不強,綜合統籌各項資源的能力還欠缺,他知道長安的優勢,也知道軟肋在哪裡。這正是長安著力補強的地方。

“我們不僅僅是要看銷量增長,還要看增長的品質,隨著我們全新產品上市以及核心產品更新換代完成,長安汽車會質、量齊飛。”張寶林對於長安汽車發展保持樂觀。

天下武功,惟快不破,這句互聯網公司的金句,同樣適合長安汽車。事實上,一場醞釀已久的全面改革調整正在進行中,這就是長安汽車已經拉開的第三次創業。

作為大型汽車央企,長安汽車應該發揮怎樣的擔當?張寶林有自己的思考。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國有企業要做承擔新歷史使命的先鋒隊, 成為“做強、做優、做大”新征程的踐行者,爭做世界一流企業新任務的領跑者。

“我們要堅定戰略目標不動搖,實現2025發展目標,堅定不移地不動搖,要把長安汽車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堅持創業創新,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我們有信心把握住發展的脈絡,去贏得未來的發展。”張寶林連著用兩個“不動搖”來向《汽車人》表達自己的決心。

這意味著,長安汽車進入“張寶林時代”,這必定是一個進取的時代,承擔著中國汽車人的責任、使命和夢想的時代。“在我的任職內,要有明確的要求,通過目標把大家凝聚起來。”張寶林一再強調。

水到渠成

張寶林對長安有著特殊的感情。

他是“老長安”的後代,爺爺、父親都是“長安人”,參與了長安汽車的創業和發展。而張寶林本人在正式進入長安汽車工作前,所任職的西南兵工局、重慶長風機器廠、成都萬友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也隸屬中國兵器裝備集團。

2001年3月,張寶林調任長安汽車任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彼時,恰逢植樹節,當時的中國兵器裝備領導說:“把張寶林這個小苗,植入到重慶長安這塊沃土中,看什麼時間長成材。”

張寶林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負責集團銷售工作時,張寶林每週一在單位開完總裁報告會後,週二至週五去全國各個區域跑市場,週六與周日上午在銷售公司開會做盤點,僅有的休息日就是在星期天下午。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多年。

2006開始,多年雄踞微車市場的長安汽車,把戰略目光投向了自主轎車領域,希望實現從單一的微車製造商向綜合性大型汽車集團的轉型。

2006年11月,《中國商報》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首屆中國汽車高峰論壇”,由時任《中國商報》副社長李苗苗主持。一汽集團董事長竺延風、長安汽車董事長尹家緒、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等嘉賓現場闡述了對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未來發展的觀點。

論壇下半場,當主持人李苗苗社長向長安汽車副總裁張寶林提問:“長安汽車如何由微車向轎車順利轉型”時,張寶林底氣十足:“長安汽車現在還很弱小,但我們一定會發展壯大,相信不久的將來,長安汽車一定會進入第一陣營!”

張寶林不是技術出身,但對於技術格外重視。他認為,技術是一個企業成長的根基。一個企業從長遠的發展看,根基應該在自己手中。負責企業日常運營時,他並不急切地追求短期業績,而以“十年樹木”的心態穩紮穩打構建長安汽車戰略產品結構。

擔任長安汽車總裁期間,張寶林帶領經營團隊堅定不移走正向研發道路,創建了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建立了長安汽車產品開發流程【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實現從低端向中高端轉型的陣痛期。

強烈的憂患意識,讓張寶林對於長安汽車未來有著敏銳的思考。品牌力不夠、體系能力不強,綜合統籌各項資源的能力還欠缺,他知道長安的優勢,也知道軟肋在哪裡。這正是長安著力補強的地方。

“我們不僅僅是要看銷量增長,還要看增長的品質,隨著我們全新產品上市以及核心產品更新換代完成,長安汽車會質、量齊飛。”張寶林對於長安汽車發展保持樂觀。

天下武功,惟快不破,這句互聯網公司的金句,同樣適合長安汽車。事實上,一場醞釀已久的全面改革調整正在進行中,這就是長安汽車已經拉開的第三次創業。

作為大型汽車央企,長安汽車應該發揮怎樣的擔當?張寶林有自己的思考。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國有企業要做承擔新歷史使命的先鋒隊, 成為“做強、做優、做大”新征程的踐行者,爭做世界一流企業新任務的領跑者。

“我們要堅定戰略目標不動搖,實現2025發展目標,堅定不移地不動搖,要把長安汽車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堅持創業創新,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我們有信心把握住發展的脈絡,去贏得未來的發展。”張寶林連著用兩個“不動搖”來向《汽車人》表達自己的決心。

這意味著,長安汽車進入“張寶林時代”,這必定是一個進取的時代,承擔著中國汽車人的責任、使命和夢想的時代。“在我的任職內,要有明確的要求,通過目標把大家凝聚起來。”張寶林一再強調。

水到渠成

張寶林對長安有著特殊的感情。

他是“老長安”的後代,爺爺、父親都是“長安人”,參與了長安汽車的創業和發展。而張寶林本人在正式進入長安汽車工作前,所任職的西南兵工局、重慶長風機器廠、成都萬友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也隸屬中國兵器裝備集團。

2001年3月,張寶林調任長安汽車任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彼時,恰逢植樹節,當時的中國兵器裝備領導說:“把張寶林這個小苗,植入到重慶長安這塊沃土中,看什麼時間長成材。”

張寶林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負責集團銷售工作時,張寶林每週一在單位開完總裁報告會後,週二至週五去全國各個區域跑市場,週六與周日上午在銷售公司開會做盤點,僅有的休息日就是在星期天下午。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多年。

2006開始,多年雄踞微車市場的長安汽車,把戰略目光投向了自主轎車領域,希望實現從單一的微車製造商向綜合性大型汽車集團的轉型。

2006年11月,《中國商報》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首屆中國汽車高峰論壇”,由時任《中國商報》副社長李苗苗主持。一汽集團董事長竺延風、長安汽車董事長尹家緒、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等嘉賓現場闡述了對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未來發展的觀點。

論壇下半場,當主持人李苗苗社長向長安汽車副總裁張寶林提問:“長安汽車如何由微車向轎車順利轉型”時,張寶林底氣十足:“長安汽車現在還很弱小,但我們一定會發展壯大,相信不久的將來,長安汽車一定會進入第一陣營!”

張寶林不是技術出身,但對於技術格外重視。他認為,技術是一個企業成長的根基。一個企業從長遠的發展看,根基應該在自己手中。負責企業日常運營時,他並不急切地追求短期業績,而以“十年樹木”的心態穩紮穩打構建長安汽車戰略產品結構。

擔任長安汽車總裁期間,張寶林帶領經營團隊堅定不移走正向研發道路,創建了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建立了長安汽車產品開發流程【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