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各大細分業務誰是券業霸主?上市券商“長板業務”最新排行榜出爐

“你需要補的是你的長板, 而不是短板”, 這句話如今放在券商身上, 同樣適用。

從經紀、投行、自營、資管等傳統業務, 再到一些創新型業務,

龍頭券商往往各項業務都能遙遙領先, 但對於大部分券商來說, 則是部分業務處於優勢地位, 或是相較其他業務更為出眾, 也即長板業務。 短板決定了木桶能夠裝下多少水, 長板卻更能增大自身優勢。

券商中國記者根據A股上市券商已披露的三季報數據, 找一找各券商的長板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 單個或多個“長板”優勢凸顯的上市券商逐漸增多, 且在該業務領域走入“強者恒強”。

中信證券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自營業務共計492.39億元, 而去年前三季度這個資料是615.47億元, 同比減少約20%。

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申萬宏源證券位元列前三位。 中信證券以今年前三季度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62.71億元位居榜首。 股基交易量市場份額位元列行業第一的華泰證券,

今年前三季度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合計32.41億元, 排名第七。

安信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趙湘懷認為, 中信證券深耕機構客戶, 能提供高費率的綜合財富管理業務, 並向其他產業鏈條延伸, 可支撐領先的傭金率水準。

中信證券在激烈的競爭中具備規模和利差的雙重優勢。

除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華泰證券, 還有中國銀河證券、國信證券、廣發證券和招商證券今年前三季度經紀業務收入手續費淨收入也超過了30億元。

29家上市券商較去年同期經紀業務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前三季度券商經紀業務傭金率約為萬分之3.4, 較今年上半年的萬分之3.6略有下降。 上市券商中, 華泰證券和第一創業證券的傭金率最低, 均低於萬三。 華泰證券前三季度經紀業務傭金率約萬分之2.443, 股基交易量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

經紀業務收入最高的中信證券, 前三季度平均傭金率約萬分之6.361, 處於上市券商傭金率第二高的水準;西部證券前三季度經紀業務傭金率最高, 達萬分之一6.611;傭金率高於萬分之六的還有方正證券。

趙湘懷認為, 未來經紀業務的傭金率下降空間有限:

首先, 傭金率已經接近邊際成本共計550.69億元, 同比增長19%。

證券投資收益排名前三位的券商收入均超過60億元,

管理規模和能力相對突出。 7家上市券商自營收入同比增長均超一倍, 分別是山西證券、第一創業、華安證券、東方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海證券和光大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 共有11家A股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季度自營業務收入占營收比重超過三成, 分別是東方證券、西南證券、國海證券、東興證券、廣發證券、財通證券、興業證券、東吳證券、西部證券、海通證券和國元證券,投資能力有所提升。東方證券前三季度自營收益46.96億元,占其營業收入比重66.53%,位居行業首位。

信用業務:國泰君安位列榜首

信用業務方面,共有24家A股上市券商利息淨收入為正值。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和中國銀河證券位居前四,利息淨收入均超過20億元。東興證券、東北證券、國海證券、東吳證券和東方證券該項業務前三季度收入為負值。

三季報顯示,東方證券今年1-9月的利息淨收入虧損13.23億元,主要是融資利息支出增加。

其他業務收入:山西證券占比最高

29家A股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季度其他業務收入144.23億元,較去年前三季度的99.88億元增長了44%。山西證券“其他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49.79%,占比最高。

多家券商因“下屬子公司大宗商品貿易銷售收入、子公司期貨業務收入”迅猛增長,錄得其他業務收入增幅明顯。例如:

山西證券今年前三季度“其他業務收入”16.93億元,排名位列第三,同比增長903.93%。主要原因是山西證券前三季度倉單業務收入增加。與此同時,山西證券其他業務成本增長至16.78億元,其倉單業務成本增加所致;

中信證券的“其他業務收入”57.11億元,位居行業第一,主要原因是中信證券下屬子公司大宗商品貿易銷售收入增加;

中原證券其他業務收入2.49億元,同比增長近300倍,主要為子公司業務銷售收入增加;

興業證券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3.17%,主要系自有房產租金收入增加,與此同時,興業證券其他業務成本同比增長233.99%,主要系自有房產轉投資性房地產後折舊金額增加。

上市券商三季度業績大排行

今年前三季度,29家上市券商營收合計1946.17億元,其中中信證券以284.99億元居首,緊隨其後的是海通證券,以192.55億元位列行業第二;國泰君安證券、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分列上市券商第3-5位,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也均超過100億元。這五家券商中,僅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2家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得益於今年前三季度期貨業務及自營業務的大幅增長,山西證券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13.72%,增幅超一倍;東方證券營收同比增幅第二,增長48.05%,前三季度東方證券自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66.53%,其主動管理優勢、投資能力突顯。

西南證券、方正證券、國海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西部證券和太平洋證券這6家券商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均超出一成。

要看賺錢能力,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廣發證券實力位居前三。中信證券以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27億元保持龍頭地位,國泰君安以70.35億元排名第二,廣發證券以63.67億元位列第三。海通證券以61.45億元位列第四。

今年前三季度僅有9家A股上市券商合計淨利潤超過30億元,除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還有華泰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和國信證券。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淨利潤差距也進一步拉大,14家不及10億元,其中四家低於5億元,太平洋證券淨利潤排名墊底,不足1億元。

僅東方證券、華安證券、山西證券、招商證券和廣發證券這五家券商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東方證券增幅最高,達34.47%。而多數券商業績普遍下降,太平洋證券、方正證券、東北證券、西南證券和國海證券淨利潤同比下滑超四成。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分別是東方證券、西南證券、國海證券、東興證券、廣發證券、財通證券、興業證券、東吳證券、西部證券、海通證券和國元證券,投資能力有所提升。東方證券前三季度自營收益46.96億元,占其營業收入比重66.53%,位居行業首位。

信用業務:國泰君安位列榜首

信用業務方面,共有24家A股上市券商利息淨收入為正值。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和中國銀河證券位居前四,利息淨收入均超過20億元。東興證券、東北證券、國海證券、東吳證券和東方證券該項業務前三季度收入為負值。

三季報顯示,東方證券今年1-9月的利息淨收入虧損13.23億元,主要是融資利息支出增加。

其他業務收入:山西證券占比最高

29家A股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季度其他業務收入144.23億元,較去年前三季度的99.88億元增長了44%。山西證券“其他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49.79%,占比最高。

多家券商因“下屬子公司大宗商品貿易銷售收入、子公司期貨業務收入”迅猛增長,錄得其他業務收入增幅明顯。例如:

山西證券今年前三季度“其他業務收入”16.93億元,排名位列第三,同比增長903.93%。主要原因是山西證券前三季度倉單業務收入增加。與此同時,山西證券其他業務成本增長至16.78億元,其倉單業務成本增加所致;

中信證券的“其他業務收入”57.11億元,位居行業第一,主要原因是中信證券下屬子公司大宗商品貿易銷售收入增加;

中原證券其他業務收入2.49億元,同比增長近300倍,主要為子公司業務銷售收入增加;

興業證券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3.17%,主要系自有房產租金收入增加,與此同時,興業證券其他業務成本同比增長233.99%,主要系自有房產轉投資性房地產後折舊金額增加。

上市券商三季度業績大排行

今年前三季度,29家上市券商營收合計1946.17億元,其中中信證券以284.99億元居首,緊隨其後的是海通證券,以192.55億元位列行業第二;國泰君安證券、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分列上市券商第3-5位,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也均超過100億元。這五家券商中,僅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2家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得益於今年前三季度期貨業務及自營業務的大幅增長,山西證券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13.72%,增幅超一倍;東方證券營收同比增幅第二,增長48.05%,前三季度東方證券自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66.53%,其主動管理優勢、投資能力突顯。

西南證券、方正證券、國海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西部證券和太平洋證券這6家券商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均超出一成。

要看賺錢能力,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廣發證券實力位居前三。中信證券以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27億元保持龍頭地位,國泰君安以70.35億元排名第二,廣發證券以63.67億元位列第三。海通證券以61.45億元位列第四。

今年前三季度僅有9家A股上市券商合計淨利潤超過30億元,除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還有華泰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和國信證券。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淨利潤差距也進一步拉大,14家不及10億元,其中四家低於5億元,太平洋證券淨利潤排名墊底,不足1億元。

僅東方證券、華安證券、山西證券、招商證券和廣發證券這五家券商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東方證券增幅最高,達34.47%。而多數券商業績普遍下降,太平洋證券、方正證券、東北證券、西南證券和國海證券淨利潤同比下滑超四成。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